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6-07─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6-0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6-07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撙節政策在台灣 |
報載,主計處發文各部會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一般經常性支出先砍8%,減幅創歷年之最,引發不少人關注。 最強烈的質疑是,江揆才剛發佈振興景氣方案,政府支出力道應該加強才是,何以自相矛盾,反而走上預算削減之途? 質疑有理,但這個矛盾表象背後,恐怕也凸顯了政府心有餘力不足的困境。 簡單一句話,政府沒錢。阮囊羞澀的政府,本身就是問題,要問題者去解決問題,何其荒謬。 現今,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即稅收佔GDP比例)不及13%。這個數據,全球倒數第七,這是「輕稅」迷思所付出的慘痛代價。 不得不問,輕稅的獲益者是誰?有兩個指標堪可說明。其一,稅收成長與GDP成長原應亦步亦趨,但多年下來早已脫鉤。 稅收跟不上經濟成長的幅度,和稅源有關。進一步追究,薪資應是主力稅源,但問題就出在,台灣的實質薪資成長率也追不上GDP成長,在在顯示一般人的薪資處於停滯,甚至倒退。 更重要的是,除了升斗小民身上拔不到足夠的鵝毛,企業賦稅減免與富人避稅,恐怕才是更大的稅收黑洞。因為財富往後者集中,但後者卻享受「輕稅」特權。 沒有錢,又無法堵住稅收漏洞,甚至無法讓整個稅收體系產生量能課稅的效果,其結果就是:政府只能拚命撙節,避免收不抵支的缺口不斷擴大,而這正是主計處大砍8%的背後癥結。 一個因貧窮而陷入飢餓的人,解決之道應該是讓口袋變得稍微豐厚,而非要他繼續少吃。就此而言,主計處的思考,雖然無奈,但長遠來看,卻非良方,因為少吃只會讓貧病交加的政府,每況愈下。 要解決台灣的財政平衡,「開源節流」是口號,卻是不當口號,因為問題不在節流,而是開源。偏偏,這是政府最無能為力之處,因為它被特定利益團體所綁架,無人馳援。 |
(回目錄) |
左右看:日本的經濟前途 |
左看:死路一條
安倍晉三可說是這20年來日本如過江之鯽的諸多首相中,最有膽識、全套政策格局的首相。 在經濟上,他是出手絕不手軟,如量化寬鬆政策是鐵了心要幹到底;公共投資的投入規模是史無前例,而徹底放鬆生產管制,甚至未來要大幅調整僵化的勞資共生關係,都是他既定的方案。在政治上,他頻頻出招拉美制中、結盟與中國大陸有利益衝突的東亞小國,更揚言日本將重返昔日東亞老大哥地位等,都可見安倍三晉乃是以決戰攤牌的心意來執政。 那麼,這21世紀的日本重返榮耀之世紀決戰,勝算如何? 簡單的說,若此戰略格局不改,安倍首相的慘敗將是指日可待。理由如下: 其一,日本經濟的衰微乃是全球資本主義經濟的客觀規律使然,日本豈有例外之理?安倍晉三的三大政策,哪一個過去沒有被歐美諸國實施過,如今下場又如何? 其二,經濟上沒有真正的突破,而要在東亞政治圈內制中揚日若不是漠視經濟與現實政治之間的密切關係,就是毫無自知之明了。以這半年來,日本與中國大陸對於釣魚台列島的實質掌控權的爭奪過程,難道還看不出此消彼長的趨勢嗎? 安倍經濟學的命運,尚未蓋棺就可論定了。 未來歷史學者在書寫2013年的全球歷史時,應有可能下定論說:這是日本經濟振衰起蔽的一年。原因很簡單: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新經濟政策的三大支柱,所謂三箭政策,已在今年一一出爐;在其政策的完整配套運作下,我們可以合理的想見,這經濟效果將會逐漸發酵出現,而終至於扭轉乾坤。 安倍晉三經濟政策三箭的第一箭,乃是去年就推出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而且於上個月再度決策將持續擴大,將在未來兩年每年至少提供6百億美元的規模來擴張供應。第二箭是:以1千5百億美元的資金來投入公共建設,以擴大投資與就業機會。 前二箭,可說是典型凱恩斯主義的需求面經濟政策,以財政赤字、公共投資來刺激消費,以帶動經濟發展。但這兩日剛公佈的第三箭則是純粹的供應面經濟,即改善經濟體質、提高勞動素質、減少對企業生產的管制、設立經濟特區等。 換言之,安倍晉三的三大政策支柱乃是自由市場的整體經濟政策,融合了需求與供應面的政策考量,兼顧刺激消費與投資生產的基本要素。可想而知,在這畢其功於一役的經濟方案下,日本市場經濟的枯木逢春,將是指日可待。 |
(回目錄) |
咄咄集:貪污除罪 民主已死 |
■羅德水 延續歷屆國會揮之不去的惡名,立法院上週五深夜再度上演夜襲秀,竟然在會期結束前的最後20分鐘,密室摸黑通過爭議極大的會計法修正案,據說,貪污是台灣的「歷史共業」,而將貪污除罪化不僅深獲府院認可,也是朝野的高度共識。 依府院、朝野四黨團的算計,原本貪污除罪化的對象,除村里長事務補助費、各級民代(包括立法委員自己)的研究費、公費助理費與加班費、業務費、出國考察費;大專院校教授、學術機構研究人員支用政府補助之研究計畫費,報支經辦核銷支用,亦不追究行政及民、刑事責任,詎料,立法院最終通過的條文竟漏掉「教」字,引發教授能否除罪化的爭議,讓原本皆大歡喜的劇本平添波折。 誠然,此次會計法除罪化有兩個指標人物:已經因特別費案入獄的顏清標,與涉及假發票案遭偵辦的柯文哲,顏、柯兩人無疑也是藍綠黨團一拍即合的關鍵。雖然柯自嘲:「是顏清標要感謝柯文哲?還是柯文哲要感謝顏清標?」但媒體評論明顯批判代表民代的顏,在教授無法除罪化後,多數報導更是一面倒直指「做研究不如喝花酒」,媒體對學界的同情,可見一斑。 平心而論,教授「假發票案」與民代公款喝花酒確實不能一概而論,但似乎也沒有了不起到可以不分青紅皂白的除罪化,應該指出,被司法偵辦、起訴的教授中,其中當然不乏不諳經費核銷流程、堅持公款公用者,讓其人免於官司之苦、牢獄之災,或許尚能贏得社會同情與支持,但如果連拿公款買名牌包與私家用品、壓榨研究助理、收取回扣的學界敗類也一同除罪化,這是什麼立法品質?什麼道德標準? 誠如所見,左支右絀、前後失據的朝野黨團,只能拿歷史共業做為兒戲修法的遮羞布,問題是,何謂「歷史共業」?要真如朝野所言,民代特別費與「教授假發票案」都是歷史共業,何不光明正大的討論?哪裡需要這般掩人耳目、密室協商?足證眾人皆知本案具有高度爭議性,絕非一句「歷史共業」可以交差了事。相較於朝野處心積慮修法自肥,各黨團對年金相關法案、勞工安全衛生法、溼地法等攸關全民利益、勞工安全、溼地保育的重要法案,可曾有過同等關注?再次證明:國會不是人民的國會,律法也不再是全民的律法,行政、立法、司法都只是為統治集團、特權階級服務的工具而已。 立法院歷來光怪離奇的事情不少,但像這樣明目張膽為權貴修法解套的怕也不多,好在這次算是朝野密室合謀,既省去相互指責的戲碼,也提醒健忘的台灣人民,休要再對沆瀣一氣、狼狽為奸的藍綠統治集團抱持幻想。 |
(回目錄) |
貓眼的世界:專業的天堂地獄 |
■黃懷軒 設計工作上總是有開不完的會,工作會、審查會等一大堆嘰嘰喳喳的會,絕大部分都是些「有用的」廢話,或是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尤其是官員很多的那種),人人都顯得重要的不得了;通常這種時候我的思緒都在九霄雲外,想著風、想著雲、想著青草地,或想著我上輩子究竟是造了甚麼孽以致於我現在要坐在這裡? 我們總在不知不覺中變得世故,被生活中的存亡利益絆住,許多的不得不就讓我們限縮在一個只在乎自身利益的框框,遺忘世界、遺忘世人,甚至遺忘自己到底是來幹啥的。腦子裡時常想著這種問題大概有點庸人自擾,但我也總是驚訝真的有人可以完全不想,就這麼認為理所當然的滿口利益,做著一堆損人利己的事,貪婪的盤算著自身的利益並且自顧自的活著。所以我寧願想著與世無爭的風,自由自在的雲,身不由己走不了,但起碼可以靈魂出竅。 執行業務的時候腦子總是不時浮現「專業」兩個字,但所謂的專業有時是很虛浮的,除了科學定律、設計或工程理論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變動的,面對不同的基地、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需求,都該會有所調整;或者說,專業這東西不只服膺於知識或理論基礎,還有人性,但卻無論如何都不該服膺於一種私人利益。於是我忽然明白,專業這種東西其實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有一種價值觀。 我想我算是蠢蛋一枚,很晚才開竅。只是這麼想來,當年讀到王大閎建築師的那段話為何覺得心有戚戚焉也就有道理了,那段話是這麼說的: 「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精神和物質之間。兩者之間的距離越大,我們越不滿足現況。為了追求理想,往往付出極大的代價。 建築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一座橋樑。每一棟住宅,每一所教堂,每一座音樂廳或是辦公室,都在實現我們生活中的一種需要和理想。 我認為,不論是天堂或地獄,都是人自己造成的。」 面對世上的許多事物我時常都無言以對,尤其是牽扯個人、藝術、宗教、情感等一些不該訴諸言語的事物。面對這些應該只存乎一心的東西,多說一個字似乎都是一種褻瀆。我也時常懷疑人和人之間究竟有沒有溝通這件事的存在,絕大部分的所謂溝通常常都只是一堆無謂的語言堆疊,人們永遠不會了解究竟可說的與不可說的界線。但當然,現實面及工作實務上什麼都可以說,而且只要大家有相通的概念就可以溝通,而這概念是單純的貪婪或是其他的價值觀,也造就了我們通往天堂或是地獄的道路。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