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6-12─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6-1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6-12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資本家意外發言所戳破的假象 |
知名餐飲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在中興大學畢業典禮上的一席話,連日引發熱烈討論,但是,外界評論的焦點都集中在當事人的發言細節,例如月薪未達5萬的差額要如何補足、社會新鮮人要如何加強自身的競爭力、社會新鮮人的首要目標是不是理財等。至於,言談的主要核心,也就是「受雇者、勞工要強化自身競爭力」的概念,幾乎在不受批判的狀況下成為共識。 戴勝益發言當中的類似論點不時都會出現在媒體上,並不算是特別突出。但是此次之所以受到矚目,最主要是他提到「理財專家都錯了」的一席話,徹底地將金融業與民生消費業之間的矛盾暴露出來。這部分堪稱是這一波「戴式談話」最有啟發意義的發言,讓所有人都看到資本主義並不是鐵板一塊,特別是,金融、銀行業的利益,跟食品業的利益之間,是存在矛盾的,而金融業者不斷強調理財的重要性,所產生的消費緊縮,反而會傷害餐飲、服務業的生存。 至於戴式談話中,用生動的表演風格所想要傳達的,從人脈培養的觀點談「職場新鮮人求生術」。才是最值得批判的部分。 首先,戴勝益所談到人脈培養的重要性,只是台式服務業、本地行銷領域對於個人職場競爭力的想像,這個觀點是片面、而且帶有很強的本地侷限性,不適用於所有的產業領域。以美國目前相當流行的知識創新領域,例如程式設計、金融服務、巨量資料(big data)分析等領域,它們對於專業能力的重視,就遠勝於人脈的培養。 本地往往只看到社交網路、社交媒體在美國大興,就誤以為世間的服務業都是以人際關係、生張熟魏的萍水接觸為「王道」,並沒有注意到,服務業並不只有銷售、行銷這種需要密切人際往來的產業。知識服務業等領域對於專業性的重視更甚於人際關係。因此,本地業者普遍對於「社交意願」有高度的焦慮,「社交意願低」往往被貼上「宅」的標籤,而不是另一種專業的可能性。這一方面反應了目前台灣的產業趨勢從過於重視製造業的極端,快速的向消費性服務業擺盪過程中,對於資本家所造成的壓力與焦慮,也反映了本地服務業在發展上的侷限性。 至於「培養職場競爭力」的觀念,則是中小企業資本家對於白手起家的虛構想像,它的背景在於企業完全不負擔受雇者在專業能力上的培養,而只是要求社會新鮮人要「自我求生」、「好自為之」。這是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把原本應該擔負的教育、培訓責任轉嫁到受雇者個人身上。而且,更嚴重的是,目前各行業的勞動條件極度惡化,大部分人的工作時間不斷延長,勞動強度也很高,以至於所謂的下班時間大概只勉強能讓體力、精神稍作休息。一般的受雇者就算有意願,又哪裡有辦法在「休閒時間」去培養專業能力、人脈? 只要稍稍比較戴勝益同輩資本家描述自身創業故事的內容,就可以看到上一個世代的工餘時間要比這個世代長,工作的壓力也較容易舒緩,而讓「自我成長」成為可能。但是已經站穩根基的資本家卻完全沒有考慮到世代差異,只是刻板的將「不夠努力」的帽子套在年輕世代身上。主流的論述都說創業有成的人士,是在積極、隨時準備好的狀態下,經過努力而成功的,卻完全不提被掩蓋掉的現實:台灣的受雇者已經被工作壓到喘不過氣。 一場在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意外致詞,可以讓我們看到華麗言詞背後所刻意不提,而掩蓋掉的真相。 |
(回目錄) |
左右看:土耳其與台灣城市社會運動 |
左看:誰的公共?誰的利益?
單純以躍上版面的事件切片來看,土耳其伊斯坦堡塔克辛廣場哲吉公園護樹擋商場開發案,與華光社區迫遷案、士林王家強拆案等事件並無直接關聯。但若耙梳其歷史脈絡則可得知,當今暴動其來有自。其發展模式之高度相似,可從下列材料裡略知一二: 「他們做都市更新根本不是為了抵抗天災,誰都看得出來,他們只不過是為了得到這些高經濟收益的城市土地罷了。」這句話是歐亞網採訪塔爾拉巴舍(Tarlabaşı)都市再生案當地居民得到的評論。原理如出一轍:城市經濟改革與保持穩定成長的手段,單純到只剩下土地榨出的可觀利潤。 而,為了維持城市經濟成長與確保市場繼續擴張,其手法很簡單:粗糙不符正當法律程序的民眾「告知」(最低階的民眾參與),以及不予保障的居住權;其說詞亦大同小異:以塔爾拉巴舍林蔭大道都更案為例,原先連排的廉價旅舍、假髮店與小生意,改造的藍圖範本為法國香榭里舍大道。一如台北市無數處大型開發案打算遍地複製六本木。 在塔爾拉巴舍這一系列都市再生案中,2007年即獲得2萬平方公尺(約6千多坪)都更重建工程的,是土耳其總理艾爾段的女婿所擁有的公司GAP營造。面對各界質疑,當地市政府的回答也相當俗套:都市更新是妝點窳陋塔爾拉巴西的門面,一切是為了公共利益。 就在公園護樹案蔓延至土耳其60個城市接連暴動、2千5百人受傷、超過1千9百人被逮捕之際,這事件引發國際關注,不少評論家更禁不住定調癖,喻之為「土耳其之春」或「土耳其之夏」。 相映當初阿拉伯之春發展至今,可知這些地域的革命之後並未迎來更好的未來,反而是回頭面對長期累積社會動盪的契機,以及政黨輪替後一個樣的未來。土耳其這次暴動源頭是都市更新計畫,其都更發展模式一度甚至引起法國想效擬。土耳其近年來經濟的亮眼表現,亦直接牽涉到土耳其處於歐洲與亞洲大陸間,積極以都市再生與更新手法承接歐盟區域整合計畫。 但從此次事件來看,首先受到挑戰的,除了是人民堂而皇之挑戰國家暴力以外,也真正讓國際金融經濟界看清楚:迅速的經濟發展背後,同時迅速積累龐大且隱藏的社會成本,如處置不當、政治價值朝向單一方向偏廢,一不小心,高潮迭起的投資勢頭,恐怕一夕之間全數覆淹。 此次抗爭聯帶的自主蔓延,傳遞出核心的政治訊息是:人民不再將對執政黨的挫折轉向寄託於在野黨(在土耳其的主要在野黨是歷史最悠久的共和人民黨)。這確實反映了:土耳其眾主要執政黨的智慧、理念與實踐,其實遠落後於民眾的尷尬狀態。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西方和中國在大規模監視上漸趨一同 |
節譯■葉興台 英美兩國所爆發的情報監視醜聞,通常被沒完沒了且不公布的調查所掩蓋,如伊拉克戰爭前的那一次。不久後,情報監視又恢復,情報人員繼續在崗位上盡忠職守。但英國衛報揭露的美國「菱鏡」計畫(PRISM)不可能更清楚了:英國政府通訊總部(QCHQ)是否利用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菱鏡」體系,繞過英國法律,透過Google和臉書等網路巨擘的秘密管道來監視民眾? 英國外相海格、負責監督情報機構的梅伊(Theresa May)和QCHQ部長羅本爵士(Sir Iain Lobban),必須坦白地回答他們對此案知道什麼,去年又是誰授權進行197件情報監視。不容有模糊空間,也不能透過沒完沒了的調查來掩蓋。這樣,英國民眾才知道,對英國情報機構的制衡已經啟動。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下議院情報安全委員會主席瑞夫金德(Malcolm Rifkind)的保證還不夠,特別是他已經暗示,他支持根據通訊資料法來進行大規模監視。順帶一提的是,這件遭衛報揭露的醜聞,凸顯出英國怪異的政治環境。當QCHQ顯然擁有所需的各種管道時,英國內政部和很多國會議員為何還力推通訊資料法?這是他們的藉口,或他們只是想把已行之多年的作法給合法化? 英國民眾不能讓板著一張臉的中年政客和情報人員,用尋常的國家安全回應來掩蓋這件醜聞。網路世代得知道,網路的未來必須不被監視,這是網路巨擘涉入「菱鏡」計畫時,很多網路用戶感到失望,卻不會驚訝的原因。網路巨擘都發布聲明,否認涉入這項計畫,強調不清楚通往他們系統的任何秘密管道,可讓NSA或GCHQ自由地監聽美國和英國民眾的通訊資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美英情報機構難道尋找其他途徑? 由於政府和網路巨擘的說法完全無法信服,英國民眾可能從中發現嚴重的問題。政府和網路公司在取得民眾的通訊資料,以及探測民眾網路行為上,有共同的利益。事實上,他們對彼此的目標全然同情,但不會公開。 現在的重要問題在於,美國和英國民眾如何反應。美國監視體系的違憲本質,以及環繞在外國情報監視法院(FISA)的機密,對於有志維護自由社會的人而言,確實應該加以關注。這與政府透明和免受不合法懷疑有關,不僅是最低標準的保護隱私權。 但很多部落客對「菱鏡」計畫感到憤怒,這也許反應了世代差異。這股反對力量如何進行政治表達?在大西洋兩岸,兩大主要政黨都支持大規模監視。民主黨籍的歐巴馬總統扶植和運用這個源自布希時代的未授權監視系統,民主黨籍的聯邦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芬恩史坦(Dianne Feinstein)上週還說,為了保護國土安全,支持保留電話紀錄,以防民眾未來變成恐怖分子。 在民主黨人一眨眼的時間,大規模監視就變成大規模懷疑。 在英國,自民黨籍的副首相克萊格公開阻擋了通訊資料法,他似乎在一開始就被說服,該法有很嚴重的問題。保守黨和工黨的高層度大規模監視都表態支持。保守黨內只有下議院議員戴維斯(David Davis)反對。 現在很難知道這件醜聞的長期影響。過去20年社會已經改變,寫信等通訊方式曾被認為未受干擾,數位資訊更具流動性,其壽命和所有權也較不確定。上傳至社群網站的照片和影像確實是如此,這類網站對於這類內容擁有所有權,卻無法阻止在未來被NSA用來達成目的,例如,作為臉部辨識技術的資料庫。 在「菱鏡」計畫被揭露後,英美民眾未來很難看到自由派阻止NSA、聯邦調查局(FBI)和GCHQ的大規模監視,不惜犧牲國家安全。西方國家和中國漸趨一同,尤其是在大規模監視方面,這令人感到震驚。但比中國幸運的是,至少在目前,英美民眾仍能阻止這種作法。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