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9-10─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9-1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3-09-10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國際環境評論:福島輻射、氣候變異與海洋生態危機 | 本報訊 |
■倪世傑 日本福島核電廠的問題依舊持續。東電明知地下水流入核反應堆廠房地下,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後又排放至大海,卻未採取相應措施,導致每天有300至400噸污水流出。每天300到400公噸的高輻射劑量的核廢水排放會對海洋生態帶來何種影響,我們尚不得而知,總之,最好的狀況就是沒有影響。但在今年3月日本已驗出每公斤高達74萬貝克放射性銫的魚,超過日本食品安全標準的7,400倍,成為迄今該地區發現的魚類體內放射性銫濃度的最高值。因此,「沒有影響」的可能性已經被剔除出去了。依照輻射能與基因發生變異的高度相關性,可以預期在未來將會在太平洋中發現更多「奇特的」生物,至於奇特的範圍,根據過往的經驗,範圍可從台灣北海岸核二廠出現的「秘雕魚」,甚至出現到科幻作品中的「原子恐龍—哥吉拉」,都不要太意外。 台灣區鮪魚公會與魷魚公會提出當前鮪魚、秋刀魚等魚獲檢驗都未超標,也只是當下的情況,可說是為言過早。棲息在阿拉斯加的海豹與海象在福島核災發生半年後的2011年10月即發生疑似輻射能感染的症狀,主要是感染的動物出現大腦生長異常及淋巴結縮小的現象。輻射物質在海洋的的累積量逐日增加,並會隨著洋流開始往遠離福島的海域散布,北印度洋、南太平洋檢測到不正常的輻射值相信只是遲早的事;更何況,除橫向移動的洋流系統外,會造成海洋食物鏈的垂直影響。海面上的浮游生物吸收輻射物質之後排泄的物質,會沉降到更深的海域,最後污染了整個海洋生態。 ▲有鑑於日本福島核電廠輻射污水大量流入海中,南韓政府決定全面禁止進口日本8個縣的漁產品,圖為首爾一位員工以蓋格計數器測量當地漁產是否遭輻射污染,圖攝於2013年9月6日。(圖/路透) 千萬別以為不吃漁產就遠離了問題來源。自2005年以來,台灣颳起一陣「海洋深層水」風潮。雖說當時媒體揭露市面上許多標榜海洋深層水的商品並非取自海平面下200公尺的深層水,不是進口自濃縮日本海洋深層水加上純水的「還原水」,就是取材自海平面下20公尺左右的淺海海洋水。現在這些商品都安全嗎?先別說取材自20公尺的海洋水安全性大打折扣,就是200公尺下的深層水,其所標榜的安定性也必須接受嚴格的檢驗。 此外,如將時間拉長,全球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影響更不容人所忽視。人類工業活動超過200年的時間,向大氣所排出的溫室氣體絕大部分是被海洋所吸收,這也是當前海洋出現酸化問題的根源。德國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研究院(Alfred Wegener Institute)惠特曼博士(Astrid C. Wittmann)與皮悠特納教授(Hans Poertner)的研究顯示(註1),平常呈現微鹼性的海水,吸收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之後將轉變為酸性,重點在於現在的轉化速度可能是過去的10倍快。像是在暖水地帶的珊瑚礁傾倒問題,就是氣候暖化與酸性侵蝕所導致的現象。海星等棘皮動物,烏賊、軟絲、海蝸牛等軟體動物,蝦蟹等甲殼亞門動物,在「代表濃度過程」(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RCP),也就是RCP 8.5(註2)的模型環境下,會對這些生物產生較大的影響,進而在一個世紀以內改變海洋的生態體系。代表溫室氣體不同程度增加的結果。 對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來說,近海漁業本身構成居民主要蛋白質以及家計收入的主要來源,一旦海洋生態因為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洋酸化而改變,這些國家的民眾將直接面對糧食與經濟危機的雙重打擊。根據國際海洋保育組織Oceana的研究(註3),將遭受最嚴重打擊前5名國家包括在印度洋的科摩洛島、位於西非面對幾內亞灣的多哥、南太平洋的庫克群島、中太平洋的吉里巴斯,以及東北非面對紅海的厄利垂亞。東南亞的泰國、印尼與菲律賓分居第10、23與34名,東北亞的朝鮮與中國分居25及35名。 佔地表面積70%的海洋已經受到人類活動高度的威脅。地球暖化所引起的酸化效應以加快的速度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福島核電廢水也不斷地加深海洋物種突變的生態災難。護漁的觀念已經不再僅限於特定時間禁止撈捕,根源在於地表上的人類慣常性的活動以及突發性的核災難對海洋生態體系的威脅,而這一切很快的又會反映到地表環境與生命。地球人是否已經進入體系性生態系統危機的不歸路,答案似乎已經揭曉……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註1:Astrid C. Wittmann and Hans Poertner. "Sensitivities of extant animal taxa to ocean acidification", Nature Climate Change, Aug. 2013. 註2:RCP8.5為在世紀末溫室氣體長波輻射達到8.5W/m2的暖化情境,根據此情境來評估模擬2100年的際變異能力。另外,還有其他3種預測模式,分別為RCP2.6、RCP4.5、與RCP6,分別代表2.6、4.5與6.0W/m2。W/m2為地傾斜面平均瞬時日射量。 註3:Oceana "Ocean-Based Food Security Threatened in a High CO2 World" 2012.http://goo.gl/qF4dk |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