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者電子報-NO.6(動新聞爭議大體檢)─目擊者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October 08,2012【封面故事】政院將整合內政、交通、NCC處理動新聞爭議
記者顧美芬/綜合報導
動新聞爭議愈演愈烈,媒觀、記協等數十餘個民間社團蘊釀赴壹傳媒大樓抗議。內政部長江宜樺25日表示,行政院將在近期整合內政、交通,以及通傳會(NCC)等跨部會合作平台,處理相關事宜。
近日在蘋果日報網站上試播一周的動新聞,以動畫詳細描述犯罪情節,恐違反兒童少年福利法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江宜樺表示,有關新聞傳播內容問題,主管機關是NCC;但內容情節涉及兒少分級,又與內政部兒童局相關,所使用的傳播媒介又與交通部和中華電信有關,事涉跨部會業務,行政院將在最快時間內提出一個跨部會合作平台因應處理。
江宜樺說,由這兩天各方反應來看,這種新聞形態影響的不只侷限於兒童少年而已,很多一般成年人看了也覺得不妥,這部份已超出兒少法規範範圍。因此,等行政院界定此事的主管機關,涉及內政部部份,一定全力配合。
【特別報導】媒改不能光靠自律 還要結合公民力量參與
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表示,未來將積極反對NC
記者紀麗君/採訪報導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成立十年,回顧媒體改革之路,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莊豐嘉感嘆,媒體作「假新聞」已成王道,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成立十年,「維護新聞自由、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賀德芬表示,
在「媒體勞動者之自律與他律」討論中,
記協會長莊豐嘉表示,過去的記者有自主觀察空間,
【特別報導】下一個十年 媒體改革仍存在大考驗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10周年,回顧過往,
記者紀麗君/採訪報導
自解嚴後台灣媒體從黨政軍箝制到百花齊放,到跨國資本自由主義,
衛星電視公會自律委員會主委陳依玫表示,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成立10年,意味媒體改革也將邁入堂堂第
管中祥說,媒觀不是救世主,任何公民組織都不是,
政大新聞所召集人,目前也是「傳播學生鬥陣」成員的簡旭玲表示,
【傳播學界】「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參與筆記
編按:政治大學新聞系於11月15、16日邀請三位普立茲新聞獎得主來台,於開設工作坊「第三代記者再思考」(Journalism3.0:Rethinking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ism),與台灣傳媒工作者共論新聞事業的未來可能。第二天閉幕前論壇,議程安排三位新聞獎得主與國內六所傳播科系學生分享如何「從菜鳥記者到展翅騰飛」,《目擊者》電子報邀請其中與談學生,撰文分享這次工作坊的學習心得。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於15、16兩日在台北市政治大學舉行,照片由左至右分別為Hank Klibanoff(2007普立茲歷史獎得主)、Julie Cart(2009普立茲解釋性報導獎得主)、Damon Winter(2009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得主)。(記者宋小海攝)
文/ 李昀臻(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與談代表)
Hank Klibanoff的普立茲2007年歷史獎得獎著作《The Race Beat: The Press, the Civil Rights Struggle, and the Awakening of a Nation》,以調查報導的方式,
因為種族隔離政策,美國媒體長期合理地忽視黑人,
Klibanoff生長在種族問題最嚴重的南方,
在參與座談之前,我讀著他的著作,
而Julie Cart獲得2009普立茲獎的作品,
談到災難新聞的報導,
在短短兩天的座談中,我在兩位資深前輩的身上,
【封面故事】7成動新聞詳述犯罪 公民媒改聯盟26日率眾抗議
蘋果日報網站上動新聞,過多的比例報導社會犯罪新聞,引起媒改團體高度關注和不滿,周四公民媒改聯盟成員將赴壹傳媒大樓抗議。(擷取自蘋果日報網站)
記者顧美芬/報導
蘋果日報動新聞日前在網路試播一周以來,備受爭議的是,高達7成
即使動新聞經過記者實地深入採訪,了解犯罪過程,是否能夠透過動畫如實還原新聞真相?台灣新聞記協會長莊豐嘉認為,利用動畫模擬犯罪過程,根本就是將新聞卡通化。他深感憂心,未來記者恐怕只是淪為寫劇本的角色,而記者的專業也將受到嚴峻挑戰。
對於動新聞的呈現,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頗不以為然。他認為,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也強烈抨擊, NCC一天到晚高喊「數位匯流」,「數位匯流」
根據兒童福利法規定,舉凡色情暴力等情節,
外界擔心,動新聞詳述的色情暴力,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學習模仿,
【新聞圈】卓新獎揭曉 環境資訊中心榮獲社會公器獎
第八屆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於20日舉行,兩年一度頒發的社會公器獎則由「環境資訊中心」獲得。圖中由左而右依序為,頒獎者富邦金控總經理龔天行、受獎者環資中心主編彭瑞祥、專案執行藍郁華,以及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第八屆卓越新聞獎今年首度與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基金會合辦,最後定於本月20日於台北誠品信義旗艦店六樓展演廳正式揭曉。除各平面、廣播、電視新聞項目獎落各家,兩年一度頒發的社會公器獎則由「環境資訊中心」獲得。
首度與卓新獎合併辦理之「曾虛白新聞學術著作獎」,由頒給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林照真,在今年甫出版之《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一書;「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則由公共電視之「農村生存遊戲」系列報導脫穎而出,由李慧宜、陳添寶、葉鎮中三人共同獲獎。
置入?贊助?製作資金來源再成話題
當頒獎典禮進行「電視類」組,三立主播李天怡代表〈消失的國界』:台商拼第一〉團隊上台領取「電視類國際新聞報導獎」時,則有感而發地表示,由於去年金融風暴以降整體大環境不佳,因此製作節目必須找華航等廠商贊助。她也強調,儘管如此,〈消失的國界〉極力避免贊助商的相關資訊直接出現在新聞節目中,把守新聞專業。
接著擔任「專題新聞獎」頒獎人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彭芸,上台致辭沒多久,便簡要陳述NCC禁止新聞置入性行銷的立場;新聞局長蘇俊賓頒發「每日新聞節目獎」時自嘲說,明年新聞局就要裁併,大部分業務將轉交給NCC辦理,所以頒獎致辭儘量簡短。在典禮中,受獎人與頒獎人的致辭發言,隱約可看出目前台灣當前傳媒政策的爭議點。
推動土地信託 環資中心貼近社會得公器獎
在典禮最後頒發的社會公器獎,乃每兩年頒發一次;前兩屆分別由「山城週刊」、「苦勞網」獲獎。今年被推薦共有19個新聞媒體或新聞工作者;從卓新官網之評審實錄,可看出「環境資訊中心」與「台灣立報」兩者受評審討論最為熱烈。
最後確定獲獎的環境資訊中心,正式成立自2000年,明年4月將邁入第十週年。現在該組織的架構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經營主體,協調旗下「環境資訊中心」與「環境信託中心」兩大工作部門。
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指出,協會自成立以來,發送「環境資訊電子報」,並為台灣環境工作團隊與台灣民眾提供正確資訊,提倡環境意識,即為協會的核心工作;據網站資料顯示,協會之環資中心亦展開台灣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整理工作,嘗試規劃各類的環境資料庫。
環境資訊中心除了傳播環境新聞之外,更對協會之信託中心的「環境信託」、「工作假期」等環境參與工作有推廣宣傳之效。所謂環境信託,在卓新獎評審眼中,更有引領環境生態教育的作用:「它已經做到要去印尼買一萬公頃雨林,更呼籲要大家一起來買,這種沒有人要作的事情,可是它就是在作,這值得鼓勵。」
第8屆卓越新聞獎得獎名單:
社會公器獎:「環境資訊中心」。
曾虛白新聞學術著作獎: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林照真
《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
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農村生存遊戲」系列報導。(公共電視/李慧宜、陳添寶、葉鎮中)。
平面媒體類即時新聞獎:「煙囪裡的秘密─六輕麥寮高罹癌率大追蹤」(自由時報/劉力仁、林國賢、謝文華、王昶閔)。
平面媒體類專題新聞獎:「迢迢長照路」系列專題報導(聯合報/梁玉芳、鄭朝陽、張耀懋、劉惠敏、魏忻忻、程嘉文)。
平面媒體類國際新聞報導獎:「駛向綠色好生活」(天下雜誌/蕭富元、黃亦筠、江逸之、張漢宜、孫曉萍)。
平面媒體類新聞評論(漫畫)獎:「舉步蹣跚的『二次政黨輪替』一周年」(中國時報/夏珍)。
平面媒體類新聞攝影獎:「太扯了」(聯合報/曾學仁)。
廣播類即時新聞獎:「台灣日偏食特別報導」(警察廣播電台/趙彝民、張子榮、劉碧薇、梁瑄、鐘苑君、余國媛、徐郡秀、張涵、徐梅、宋玲、蕭文欣、傅裕傑、吳恙)。
廣播類專題新聞獎:「該『死』的一群--敲開死囚之門系列」(中央廣播電台/詹婉如)。
電視類即時新聞獎:「油走邊緣」(無線衛星電視(TVBS)/陳怡中、范文欽、古彩彥、楊茜雯、張倍綺、游皓婷、張靖玲、顏睿陞、黃建國、盧宏昌、羅樹明、廖廣賓、班瑪旺嘉、徐崑山、鄭光達)。
電視類專題新聞獎:「中台灣大事紀:濕地?失地?!」(大屯有線電視/林佳佩、林煥文、張政豐)。
電視類國際新聞報導獎:「『消失的國界』:台商拼第一」(巴西篇、捷克斯洛伐克篇)(三立電視/李天怡、劉川城、謝國安、王俊欽)。
電視類每日新聞節目獎:「Formosa News」(民間全民電視/張嘉欣)
參考資料: 第三屆社會公器獎 評審實錄
【更正小啟】
目擊者電子報第5期刊登馬蕭簽署反政治性置入行銷承諾書,為「選後」簽署,誤植為「選前」簽署。特此更正。
【封面故事】 網路動畫新聞怎麼管?
記者顧美芬/報導
受限於廣電相關規範,一般在電視新聞若是播出違反「公序良俗」、
但是近來蘋果日報報導3p、亂倫、凶殺等社會新聞,
業者自律面臨嚴峻挑戰
電視業者也在觀望,看看NCC要怎麼處理?
針對NCC對網路採「低度管理」做法,
跨部會資源整合
對網路「低度管理」的放任做法,形同開放業者走偏門。他建議,N
基於維護網路創作自由,
營運計畫書中載明承諾
儘管壹電視未必等同於動新聞,但有了動新聞的借鏡,
社會新聞從嚴規範
對於動畫新聞,究竟是否能反應新聞事實?
【傳播學界】普立茲工作坊--新聞攝影的挑戰
【圖文故事/記者宋小海報導】
在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第二天(16日)之「新聞攝影的挑戰」座談中,特寫攝影獎得主Damon Winter說明,去年得以製作「歐巴馬歷史性競選總統報導」,是在《紐約時報》的工作團隊計畫下,自己被分配負責跟隨歐巴馬的行程,整個工作時程約六個月。有時就算拍到自認不錯的照片,但在整體報社編排的考量下,也會遭遇無法上稿的情形,與編輯台的溝通默契也就更形重要。對於現階段數位化編採技術的不斷更新,Winter也不否認攝影記者必須學習處理動態影像,以符合媒體編輯的需要。
會議中與Winter對談之與談人,分別有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黃子明,以及聯合報系攝影中心主任林錫銘。黃子明(中)表示,隨著數位科技之進步,新聞版面的呈現可以更為多樣化。然而現今動態影像的普遍應用,以及日益增加的工作量,致使攝影記者能思索單幅新聞照片的時間及空間縮減。如何捍衛傳統新聞攝影的美學,成了會議中相互討論之焦點。
聯合報系攝影中心主任林錫銘(右)在「新聞攝影的挑戰」座談中,暢談新聞攝影觀念與工作實際問題時,不忘在演說投影片中引用普立茲新聞獎特寫攝影獎得主Damon Winter的作品,言談中加入對攝影概念的隱喻幽默,逗得台下聽眾不時哈哈大笑,坐在一旁的Winter因為聽取翻譯,數次在笑聲過後,才慢半拍回頭觀看;其中一次,是發現身後乃自己拍攝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競選過程的得獎作品。
【封面故事】壹電視申照案 NCC將邀學者研議規範
記者顧美芬/報導
蘋果日報網站動新聞引起爭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今年8月,壹傳媒集團旗下的壹電視向NCC申請包括新聞台在內的
由於新聞台定位在普通級,適合全家大小一起收看,外界擔心,
何吉森解釋,NCC委員會在審查壹電視申設案時,
不過對於動畫新聞的呈現,何吉森認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蘋果日報網路上呈現的動新聞,
壹電視動畫新聞若要匯集瀏覽人次,
何吉森認為,現今世界各國對網路的管制,都是採「低度管理」。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也透露,壹電視代表在10月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