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目擊者電子報
報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創刊日期:2009-07-07
發報頻率:雙週刊
訂閱人數:40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目擊者電子報報
目擊者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目擊者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02-11 16:00:00 / 報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公益聯播]人才招募
【傳媒聚焦】輕薄記者會 談何大事?
【傳媒聚焦】輕薄記者會 談何大事?
總統馬英九於2月9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記協提供)

編按:外界對ECFA疑慮,總統馬英九日前親上火線對社會大眾釋疑,只是本該是最好的宣傳機會,記者會中卻指定發言媒體,甚至於排除國外媒體,這樣的記者會,究竟達到什麼宣傳效果?


 
文/孫叔敖(新聞工作者)
 
 總統馬英九於2月9日舉行首次「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記者會,傳出只開放聯合報、工商時報、台視、民視及飛碟電台5家媒體進行提問,並且事先未告知外國媒體,經「台灣外國記者聯誼會」抗議後,最後僅讓他們在場外看視訊轉播。
 
 這場名為「總統報告:兩岸經濟協議」的記者會,原預定進行30分鐘,實際進行約45分鐘,扣去總統起先報告時間,僅留有20分鐘左右供記者提問。
 
 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對外界表示,總統首場ECFA記者會原就設定是向民眾報告,因此在安排上力求單純化,不是對外媒有差別待遇。王郁琦並說,總統未來將定期召開記者會說明ECFA;3、4月間將安排一場馬總統與外媒的ECFA記者會。
 
 府方如此安排應對,在記者同業眼中實在算不上高明之舉,會後私下抱怨。這麼重大的議題,記者會卻只設定30分鐘,一看就覺得時間太短。總統發表說話即用去大半時間。協調5家媒體提問,最後還不是要延長時間?所以一開始設計根本就有問題。
 
 另外,這場預先打出「總統報告」的記者會,談論的是影響台灣政經發展甚鉅的政策議題,「總統首度公開報告國內重大政策議題」,光這樣的描述就夠新聞性了。對於多數身在台灣的外國記者,台灣的政經事件無非是他們的重要報導,府方要他們在這時候別進來在外頭乾瞪眼,怎麼可能不被抗議?
 
 說真的,把一件原本就要「向人民報告」的事情,分成國內、外場次的效能到底何在?在台灣的外國記者難不成會聽不懂國語?記者會應該是「公開對話」的場合,而不僅是「政令宣傳」而已。府方若過份小心,「力求單純化」而缺乏常識判斷,忽視記者會本來應有的功能,恐怕只會適得其反。

 
【新聞倫理】新聞影像合成爭議大 專業團體催生自律原則
 
【新聞倫理】新聞影像合成爭議大 專業團體催生自律原則
新聞專業團體2月7日召開記者會公佈「新聞圖像使用規範」,由右至左依序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記協會長莊豐嘉、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理事鄭超文、監事黃子明。圖中發生在中國的「華南虎事件」照片,其實是攝影者將老虎圖片安置於草叢後再翻攝,引發爭議(記者宋小海攝)


文/李由伯(苦勞網特約記者)

 去年11月30日,國內媒體登出一張馬英九總統車隊在高速公路與民爭道的合成畫面,引起極大的爭議,認為這是對新聞圖像真實性極大的侵害。


 事實上,類似變造新聞圖像的手法,在數位影像發達的今日,在國內新聞媒體中早已不是新鮮事。包括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等數個新聞專業團體為了維護新聞圖像的真實性,2月7日召開記者會公佈「新聞圖像使用規範」,並呼籲媒體機構共同支持建立規範,以維護新聞圖像的真實性,並讓新聞從業人員在使用圖像時能夠有所依據。


 在國內媒體專業分工不對等的情形下,新聞圖片的最終處理往往落在編輯與美編人員的身上,但是國內的編輯通常缺乏新聞圖像的專業素養,使得誤用、濫用新聞圖像的情形時常發生。例如媒體編輯曾經為了符合「建仔五十勝」的標題,竟然在王建民的手套上畫上五十條縫線。



【新聞倫理】新聞影像合成爭議大 專業團體催生自律原則
美編在王建明手套劃上五十條縫線。(李由伯翻攝)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認為,真實是新聞中無可替代的原則,一張好的新聞圖像,也是建立在它的真實性上才能夠成立。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理事鄭超文也表示,「新聞圖像使用規範」所依據的原則,就是「真實性」,在實際新聞操作上,如果編輯台有必要以合成圖像、設計畫面或安排畫面的方式來表達,也應該明確地讓讀者了解新聞圖像生產的過程,不可讓讀者產生誤解,進而傷害新聞圖像的真實性。


 【新聞倫理】新聞影像合成爭議大 專業團體催生自律原則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每年評選優秀的新聞攝影作品,董事長陳世敏在記者會中亦再三強調攝影專業的重要(記者宋小海攝)


 陳世敏也批評,國內許多媒體對於新聞照片沒有適當的重視,常常使用了太多重覆的照片,「一張好的照片勝過千言萬語;但是一萬張垃圾照片就什麼也不是」,攝影作為新聞專業的一部分,和文字一樣重要。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莊豐嘉則認為,國內的媒體高層主管普遍缺乏新聞圖像的專業素養,大部分主管以為照片可以任意使用,未來不排除逐一拜會各媒體總編輯,尋求各主管支持「新聞攝影使用規範」;他也期待有一天,各媒體的高層主管能夠由攝影記者出身的記者擔任,相信對於圖片的處理方式,必定與現在相當不同。


【新聞倫理】新聞影像合成爭議大 專業團體催生自律原則
這是國內新聞採訪時常出現的情況,被攝者依照記者的要求擺出姿勢供拍照,此時記者應於圖說中註明被攝者是依記者要求做出姿勢。(李由伯翻攝)


【連署聲明】新聞圖像的真實性、可信度是永恆不變的原則
 
【連署聲明】新聞圖像的真實性、可信度是永恆不變的原則
國內媒體以不同時地的兩張照片合成,說明馬英九總統車隊與民爭道的情形,雖然媒體以圖說註明此為合成照片,但仍讓讀者產生誤解,認為這是一張「真實」的照片。(李由伯翻攝)




發起團體: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依筆劃順序)


  近來發生多起關於媒體使用數位影像與合成照片,造成民眾對新聞資訊產生混淆與社會紛爭事件。早在數位化影像尚未普及時,新聞媒體以美術加工新聞照片的情況便時有所見;身為新聞專業組織,我們主張閱聽大眾有權要求新聞媒體提供真實訊息,而不是具有誤導性、避重就輕、虛假含糊的新聞訊息。為此,幾個國內新聞專業組織特此提出自律規範,並期望各界共同對台灣媒體機構提出呼籲,支持由新聞專業組織所發起的 自律公約連署。

 2004年美聯社記者造假西安暴雨照片、2006年路透社駐以色列攝影記者發佈經軟體竄改的照片、以及日前國內報紙以合成照片示意總統座車於高速公路與民爭道之狀況因而引起各界討論。在影像數位化、科技進步普及的今日,合成影像是輕而易舉之事。然而做為新聞媒體,新聞影像乃是具有公信力之訊息來源之一,新聞媒體若利用合成照片之高度擬真性,使讀者無法明確快速辨識出影像何處為合成,極可能導致讀者誤認其為真實影像。我們認為,此舉不僅扭曲新聞攝影的專業與倫理,也輕忽攝影記者的專業與養成機制;致使新聞影像的傳播失真,損害新聞影像的公信力與閱聽人 之權益。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等專業組織在事件發生不久後即發表聲明,呼籲媒體機構改善機構內專業分工不對等之權力關係,在新聞產製過程中能重視圖片編輯、攝影部門及美編之意見及專業養成訓練,讓台灣的新聞攝影朝向良性的路途發展。

 本連署乃是希望各界共同對台灣媒體機構提出呼籲、並支持由新聞專業組織所發起的自律公約,讓媒體機構有所警惕,也讓媒體從業人員有所依歸。
 



《新聞圖像使用原則》


讀者信賴新聞照片乃基於事實的真實呈現,新聞圖像的拍攝、編輯與版面呈現不能背叛此信賴;今天,新聞圖像數位化,但維護新聞的真實性及可信度仍是新聞攝影永遠不變的原則。
  1. 新聞照片:在新聞事件中,拍攝者不指使、引導被攝者至特定位置拍照;影像、圖說(詮釋)以及編輯過程以不違背真實呈現為原則,包括不改變影像之內容、背景、顏色,亦不能以合成、拼接的手法虛構或重建新聞事件。
  2. 擺拍照片:在做人物訪問、圖片專題時,可能會以導演方式(擺拍setup picture)拍攝環境肖像或特寫等照片,但這也是以表達受訪者工作或生活特色、個人特質的真實面向為原則,不能傷害新聞的可信度,因此,擺拍的目的是創造一張具視覺性但絕不會讓讀者誤讀的照片。
  3. 設計性圖像(Photo Illustration):在新聞編輯過程中,可以創造性地使用影像來表達、說明抽象或未發生的議題。但其表現的手法必須以明顯、誇張或足以辨識為「人為產生」為原則,以避免讀者誤認其為真實發生之新聞照片。
    若使用數位影像處理軟體(photoshop)製作設計性圖像(Photo Illustration),必須讓讀者即使在缺乏圖說的情況下也能明顯地感受其虛構性。如果必須使用圖片說明才能讓讀者明白此圖片已經過數位技術處理,那麼這張圖片就不應被採用。
    另外,每張設計性圖像(Photo Illustration)的圖說,一定要說明這是設計性圖像(Photo Illustration),以和新聞照片有所區隔。
  4. 資料照片:應說明拍攝日期、場景與攝影者,以真實地呈現新聞事實,維護新聞的可信度。
  5. 修圖原則:過去,新聞攝影使用傳統暗房技巧的原則,是以維護讀者對新聞照片之信賴度為基石。今天,圖像數位化後亦同,數位影像處理軟體可用於照片的明暗、反差、色溫之調整或因相機鏡頭及感光元件汙損而產生污點的修飾,但調修原則仍應力求忠於事實,不可竄改、増刪照片內容。
  6. 圖片說明:其功用在,提供影像不能提供的基本事實(例如人、事、時、地、物等)、背景資料(例如為什麼或是意義何在…等),以及影像欣賞與解讀的角度,進而凸顯影像的視覺語言。因此圖說不應夾帶攝影者的揣測、想像以及無法驗證之情緒、狀況與對白。例如一張主體面帶微笑的照片,應僅描述被攝者為「微笑」,而非「高興」;一個流淚的母親,應僅描述「流淚」而非「傷心」。憤怒、傷心、高興、愉快...等情緒應以圖片元素表現,由讀者解讀,而非由攝影者或編輯以圖說文字進行主觀詮釋或暗示。
  7. 若是在採訪新聞事件中,因需要而採用擺拍手法時,請在圖說中揭示,以維護新聞照片的可信度。
  8. 新聞圖像的完整性:為避免新聞圖像訊息的漏失,應尊重並堅持新聞圖像的完整性至最後的版面呈現,故標題壓圖片或去背之做法應力求節制,如有必要為之,建議與攝影單位和圖片編輯等視覺相關工作人員共同討論。

 
【傳媒趨勢】華視首創背包記者營 培訓新聞游擊隊
【傳媒趨勢】華視首創背包記者營 培訓新聞游擊隊
華視自去年10月開始著手啟動背包記者計畫,首位背包記者王品棻佩掛由華視總經理陳正然頒發編號0001的背包記者證。(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因應網路數位匯流發展,新聞媒體如何因應新一代的傳播科技與閱讀習慣?華視於今年寒假開辦第一屆「Journalism2.0新聞背包客」研習營,自2月1日至5日,總共五天四夜的行程,期望培訓可以依不同情況,選擇最適宜傳播方式的媒體工作者。

 
本營隊招收對象為大學三年級以上之學生與社會人士,最後錄取參加30名幾乎皆為學生,其中9名則非傳播科系相關。負責營隊活動統籌之華視網路加值服務中心主位位明宇認為,希望透過此方式,讓營隊有別於傳統新聞訓練的思考模式。


 在營隊課程中,除了參觀、學習華視新聞製作流程,營隊導師也陪同一起思考如何應用數位科技推廣、深化議題。師資分別有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專案經理李士傑、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李明哲、政大傳播學院專任助理教授陳聖智,徐銘鍾(知名部落客,部落格「廢業夫妻成長日記」作者)、鄭國威(知名部落客,部落格「龜趣來嘻」作者)。學員們跟著華視記者跑新聞、學習基礎影音新聞操作,後續開始自行選擇題材以製作新聞專題,導師們則對內容製作提出修正建議。

 
 
 透過拍攝影音、多媒體應用、部落格推播等不同數位內容應用,9支小隊在營隊第五天公開作品,評選結果最後以部落格「出賣城市」獲得首獎,製作團隊成員為李幸如(長榮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張永政(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組)、許家嘉(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此新聞專題主要以部落格做為媒介呈現,從時下電影《艋舺》談城市行銷。


【傳媒趨勢】華視首創背包記者營 培訓新聞游擊隊
學員們歷經5天營隊取得結業證書,未來還必須與華視持續互動合作,才有機會取得「背包記者徽章」。(記者宋小海攝)

 
華視總經理陳正然認為,傳統專業媒體的作法在未來可能是死路一條,而現今在網路上由一般使用產出的內容,但仍不算有品質的公共場域。在媒體2.0的前景,背包記者的概念,即是要透過能廣用不同平台技術報導的新聞游擊隊員。
  

 「這不是一個結束,這只是一個起頭。」陳正然表示,華視未來將不定期邀請營隊學員,持續參與新聞發想、製作,期待學員從測驗中取得認證,進而與華視建立合作關係,甚至在未來成為華視新聞部的一員。營隊結束後,華視在2月8日即對結訓成員發出新聞動員令,第一個主題就是回顧「背包記者營」。


【傳媒趨勢】未來的記者跟現在的媒體攤牌-參與「卯上主流」與「新聞2.0背包記者」營隊

文/鄭國威(「卯上主流」隊輔、「新聞2.0背包記者」導師、部落格「龜趣來嘻」版主」)


......既然來參加這個營隊,就要有『
即使可能失敗或沒法完成也要用新方式跟態度作新聞的氣魄』!」

 上頭這句話,我今年說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冬季卯上主流媒體與文化行動記者營,第二次是在華視主辦的Journalism 2.0 背包記者訓練營,第三次是在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辦的第二屆葡萄藤種子記者研習營。而上述三個記者營隊的活動,竟然都是在學校開始放寒假之後的一個月內舉辦的,在這一個月內擔任了三個營隊的隊輔、導師、或講師,也算是我個人的小紀錄了。

 說來慚愧,我從沒當過一天「專業記者」,不具備許多線上記者擁有的經驗、常識、跟認知,不過也幸好如此,我才能處在一個特別的位置,來看待這些未來極為可能成為記者的年輕學子,並分享我在網路世界的經驗。 


 雖然沒當過專業記者,但是「業餘記者」倒是幹了不少回,
我研究所的論文跟自己部落格裡頭有一大半都是在討論跟釐清這個概念跟分享許多重要案例。說業餘記者大家可能覺得陌生,不如用「公民記者」這個已經被廣為理解的詞吧。但我還是得先說:業餘跟專業的最主要差別其實是「熱情」,而不是其他的。


 我擔任卯上主流媒體與文化記者營的隊輔已經三次,
雖然嘴巴上總是說自己已經老到不能再當「小隊輔」了,但每次被媒觀的蔡小怪邀請時還是硬著頭去了。而每一次的講師陣容跟活動安排也都讓我收穫滿滿,常常覺得自己算是賺到了。 


 「卯上主流」,光聽這個名稱就可以想見這不會是一個「單純的」
營隊。或著我該說,正是因為我們,乃至於記者、媒體工作者平常的生活都太單純,單純到不了解其實很多事情不如表面那麼單純、那麼和諧、可以習以為常,所以這個營隊才有舉辦的意義。 


 這個由管中祥老師(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媒體改革界先鋒)
發起的營隊,邀請來的講師組合包括主流媒體界裡的異數、另類媒體界中的翹楚,還有社會運動界中控訴媒體最力者。第一位講者可能跟你說他在主流媒體裡頭如何「革命」跟「有縫就鑽」,第二位講者可能跟你說他如何從主流媒體轉為另類、獨立、公民媒體工作者,並且分享他轉型的目的,第三位講者可能乾脆跟你說這一切都沒有意義,沒有實力、沒有對抗,甚麼媒體發聲都是假的。然後當你感到渾然不知所措的時候,第四位講者就又用他跑出來的精彩又有力量的深度調查報導把你震醒,告訴你:不是媒體失靈、別怪政商壓力,是你不敢爭取、不願意多想一點、多作一點。


 你可能在參加卯上主流營隊時,
得去採訪跟了解你從來沒想過要去接觸的群體跟議題。你或許看過星光大道,知道很多原住民歌手聲音嘹亮,但你大概沒有跟三鶯、溪州、撒屋瓦知部落的族人一起圍著火,在「抗爭到底」的布條下,在河濱的高架橋下,唱歌,喝酒,了解族人遷移的故事,以及不願再遷移的故事。 


 你可能去過淡水,吃著阿給,騎著腳踏車,踏上漁人碼頭看夕陽,
但你或許不知道在淡水這麼個地方就有淡江大橋、淡北快速道路、淡水老街改建等等好幾個受到社區及環保人士關心的議題,即將永遠改變淡水的風貌,而縣政府根本不願意與當地民眾溝通,當地民眾也好,來觀光遊玩的旅客也好,也多半對這些議題一知半解。


 你可能家裡頭請了印傭、菲傭、越傭...,照顧你家的孩子、
病人、或是年紀大了的長輩。不過你多半無法正確地念出他們名字的發音,也不在乎他們到底得從微薄的薪資再抽出多少付給仲介。如果是菲律賓來的「移工」,當他們假日到中山北路的小馬尼拉區採購家鄉味飲食,在網咖用skype視訊連線給在菲律賓的家人,或是參加聖多福教堂的「拜拜」時,你大概沒有多少興趣知道其實有很多幫傭沒有辦法放假,來台灣幾年都沒有放過一天假。 


 管中祥老師認為,現在我們說記者報導偏頗,錯誤,充滿歧見,
其實記者只是反映一般人的看法而已,記者也都從未進入過這些群體跟議題啊。如果將來要當記者,與其學怎麼下標、怎麼倒金字塔寫作、怎麼過帶剪接,更應該先打破自己原先的框架,才能記下真實,而不是自己的幻想。這便是卯上主流營隊要給這些未來記者的體驗。


 短短兩天半的營隊,在講師跟工作人員的努力下,
可說資訊密度非常高,然而學員能吸收多少,未來付諸多少行動,就難以預估了。此營隊強調技術鍛鍊,重視理念先行的作法或許比較適合已經有點媒體製作能力的學生當作必修學分。而在另一方面,由華視主辦的背包記者研訓營或許可跟卯上主流營隊相互學習。


 新聞2.
0背包記者研訓營是由華視總經理陳正然及剛加入華視團隊的位明宇老師籌劃啟動,今年是第一屆。由於是牌子老、信用好的電視媒體,所以在預算應用跟人力資源上當然都比卯上主流營隊來得寬裕,不過更重要的是這是公廣集團除了公共電視與Peopo以外,集團成員有計劃、大步邁進新媒體及公民新聞範疇的又一嘗試,對於一直認為公共媒體與公民媒體應該更緊密連結的我來說,是挺振奮的消息。 


 位明宇老師先前在網路公司待過不短的時間,也在學校任教,
如今進入華視,這營隊便是她企圖在華視內打造新聞未來的第一個任務。營隊很大手筆地邀請了在大學任教的年輕教授、中研院專案經理、知名部落客擔任導師,在營隊五天期間全程參與,各自帶領一到兩個小組完成各項考驗、並隨時給予新觀念刺激。我也很榮幸成為其中一員。


 華視最豐沛的資源自然就是電視媒體了。
因此背包記者營隊的課程活動中安排了不少前往華視參訪、跟著華視新聞部記者出機採訪,並且能夠使用華視提供的十部專業攝影機,跟配有專業剪輯軟體的電腦。在這個預設的脈絡下,「影音新聞」的處理能力被學員看得很重,但我認為這個預設脈絡其實是個陷阱。 


 既然要「新聞2.0」,如果只把背包記者詮釋為「
能夠獨立作業的新聞記者」的話,那其實線上有太多記者,不管是電子媒體記者或是印刷媒體記者,都早就擁有這樣的技能,所以我才會不斷要求我帶的小組學員,撇開得過TVBS新聞獎的紀錄、撇開在校園廣播電台的經驗,也撇開新聞系教你的一板一眼,打定主意就是要作新的東西,即使失敗也要作,不然這五天就只是浪費了。


 嚴格說起來,背包記者營的理念教學以及技術鍛鍊並重,
是妥善應用五天時間做出的最好安排,不過在理念教學部份,偏重新媒體的影響是造成學員不知道「為何而戰」;學員一方面獲得未來新聞業必須變革,且變革必須提早準備的心態,一方面得到應用與結合新舊媒體技巧的能力,但卻不知道要關心些甚麼。


 這可以從營隊第一天剛開始時,
由團體動力營造專家帶領的認識彼此活動中發現,這批學員的階級同質性太高,而後來第一次選擇報導主題時,大隊長先表示這次營隊因為辦在內湖中研院,交通不便,最好不要跑太遠,於是有許多組乾脆選擇報導「這個營隊」,認為選這個主題最簡單、最方便,有很多現成的受訪者可以訪問。這其實便顯現了背包記者說來簡單,其實非常困難,因為就跟許多偷懶的記者一樣,學員一開始也只想當個自我設限、內向取材的宅記者。當然,我認為這其實也是營隊安排的陷阱。 


 在第二次提交報導主題時,就可以明顯發現在兩天的刺激過後,
各組都迅速成長,捨棄了原先偷懶的作法,而選擇了更富挑戰性,更符應社會動態跟自我目標的題材。但是這時候營隊又給了一個陷阱/機會:提供專訪當紅藝人的機會。這下子又有三個小組被吸引了過去,決定去採訪田中千繪跟李國毅以及他們剛上檔的偶像劇。


 營隊中比較特別的一個段落,是讓每個小組在開放空間中自己思考「
十年後的媒體樣貌」。我建議我的小組不要天馬行空的幻想,而是先想想過去十年的媒體演化軌跡,從案例中抽取概念,然後再推演未來十年的發展。我想這也是訓練他們看見議題背後共通點的一個訓練。


 營隊最後一天,便是報告的重頭戲。由於沒有限定報導主題,
因此最後分組報告時每一組的報導都大異其趣,而經過這樣的鍛鍊,學員們也體認到當記者難,要當能獨當一面的「背包記者」更難。大多數的小組前晚整夜沒睡,就為了準備隔天一大早的最終測試。我在想,要是每個記者都那麼認真,新聞應該會好看很多,不過大概也很快就會過勞死了。 


 最後評審結果出爐,由我帶領的第一組拔得頭籌。除了影音之外,
他們應用了許多Web 2.0的工具,將紮實的採訪跟蒐集來的資料整理成動態時間軸跟表格,並且發表在部落格上,讓這篇報導有了更長久的生命。當然,對於熟稔網路應用的人來說,這只能算是初階入門的作法,但是能在營隊過程中突破重重陷阱,不怕失敗地去嘗試新的新聞作法,我還是挺高興的。


 參與了那麼多營隊,我心中浮現兩個想法,第一,
我也想要辦一個營隊,課程包括 1. 編寫wikipedia 2. 安裝及使用Linux(Ubuntu 或 Debian) 3. 翻譯全球之聲 4. 製作kuso影片上傳到Youtube 5. 用stickeraction發起一個公民運動並在最短的時間收集到最多的串連。第二,這陣子連續帶了好幾個傳播營隊,或許不如說服某個傳播學系讓我開一堂課,應該更「有效」。兩個想法都在籌劃中,如果你有甚麼建議,歡迎隨時聯繫我。

【傳播學界】傳學鬥15年 學長姐回娘家
【傳播學界】傳學鬥15年 學長姐回娘家
傳播學生鬥陣成立15年,今年傳學鬥計畫以公廣集團的勞動者,做為切入訪談的核心。(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台灣最早的媒體改革組織「傳播學生鬥陣」成立至今已15年,成員特別於2月6日舉行公開聚會,歡迎曾經參與傳學鬥的成員一同「回娘家」,分享彼此在各自領域之見聞。
 
 活動中成員除了對去年傳學鬥針「編劇」勞動訪調成果,並宣示將以「公廣集團的勞動者」做為今年訪調計劃。另外在「2009年度媒大事」報告中,市場結構、新聞表現、法規政策、文創產業等四大主軸探討。 
 
 傳學鬥的「媒大事」報告中,其中與主要其中與新聞傳播直接相關的議題,在市場結構面上,有「旺旺入主中時集團案」、「放寬黨政軍投資」等;在新聞表現面,則有「年代新聞台延誤通報災情」、「無國界公佈台灣新聞自由排名下滑」等。對於媒體集中化現象、新聞自主與品質降低的現象,傳學鬥認為更應該重視公民集結的力量,以及工會系統的健全。
 
 另外在法規政策上,傳學鬥亦關注「置入性行銷修法」、「公廣集團預算凍結、董事長改選案」等事件。傳學鬥成員強調新聞應監督社會的運作,而不為企業服務,不替政府背書;新聞應維持專業,與廣告徹底分開,而傳播科系學生在這些政策不應只是成為旁觀者。
 
 
公廣爭議再度成焦點
 
 對於公廣集團去年的諸多爭議,同樣是傳學鬥成員的公視董事會員工董事的程宗明則認為,過去國民黨並沒有為公視出力,政黨輪替後,國民黨現在才要開始學習跟公視相處,因此不要急著說威權的時代又回來了,變成一種制式反應。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所助理教授魏玓批評,日前曾至新聞局廣電處討論公共電視議題,竟有官員問道:「公共價值是什麼?」魏玓認為這些政府官員並不是學生,對公共媒體及價值竟沒有自己的想法,使他不禁大嘆對這些主事者已經失去耐心了。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系助理教授羅慧雯則表示,曾聽學生問道,怎麼連公視都可以如此內鬥,她自己則持樂觀的態度,認為現在公視出了事,或許也是讓社會正視公共媒體的一個機會。
 

【傳播學界】傳學鬥15年 學長姐回娘家
周奕成(左一)打趣說自己沒有當過一天記者,讓老婆離開媒體是他個人「最具體的實踐」,逗得在場聽者哈哈大笑。(記者宋小海攝)


經驗傳承 學長姐話春秋 
 
 在傳學鬥的經驗傳承中,羅慧雯並在現場回憶說,早在傳學鬥成立之前,幾個學生四處聲援社會運動時,最早乃是使用「政大新聞所,小貓七八隻」,另在底下簽署個人姓名;後來意識到沒有正式名字是組織發展的障礙,才使用「傳播學生鬥陣」。
 
 「如果沒有周奕成這號人物,是不會有傳學鬥這個名字。」台大新聞研究所副教授洪貞玲則回憶,1994年為了「自立報系」事件參加遊行時,就用印表機印出「傳播學生鬥陣」六個字,貼在紅布上,就去遊行了。
 
 離開校園後,投入政治工作,並曾組建第三社會黨的周奕成則笑說,洪貞玲之所以說自己是關鍵人物,可能是因為「傳播學生鬥陣」是從他的印表機印出來的緣故。

 周奕成另外從新生代傳學鬥成員的報告中,建議傳學鬥不要放全部的心力在傳媒政策結構問題,亦可以多注重個人面屬於專業者的層次。


 羅慧雯則以自身觀察經驗分析,提醒傳學鬥應注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以及台灣與國際的關係。特別針對兩岸情勢,羅慧雯認為傳播產業交流日漸頻繁,但中國資訊不完全之處仍然很多。台灣人要到中國發展,常透過某些掮客引薦,卻有得到錯誤訊息而造成損失的風險。


 
轉寄『目擊者電子報-NO.11(總統政策記者會爭議)』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

【特輯(一)】社長給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