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目擊者電子報
報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創刊日期:2009-07-07
發報頻率:雙週刊
訂閱人數:40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目擊者電子報報
目擊者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目擊者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01-24 16:00:00 / 報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公益聯播]用「愛」點亮「礙」的成長能量~「十方」需要您伸出愛的雙手,扶持慢飛天使
【封面故事】A咖C咖後 中時海陸兩會新聞移至兩岸新聞中心

【封面故事】A咖C咖後 中時海陸兩會新聞移至兩岸新聞中心
中國時報擬將海基會、陸委會新聞,從政治組移到兩岸新聞中心,是否受到AC咖報導影響,引人聯想。圖/張小彤攝 
 

記者張小彤/報導 


 中國時報繼
AC咖報導撼動高層人事之後,
新上任總編王美玉隨即宣布,未來海陸兩會新聞,將從政治組移撥到兩岸新聞中心呈現,說是「功能性考量」,但內部解讀是,「便於一條鞭管理」。 



 中國時報在去年
1226日以頭版報導,江陳會期間,
對於國親政黨高層爭見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干擾既定行程,台灣海基會對此感到不耐,甚至有高層主管認為,此舉根本是「AC咖」。 



 據傳,這篇報導不僅觸怒了中共高層,
儘管海基會在第一時間急著跳出來滅火,但仍然波及報社高層人事大震盪,原任總編輯夏珍與時報周刊社長王美玉互調職位。 


 2010 年元旦連假結束後,王美玉走馬上任,為了安撫人心,她以總編的身份告訴記者,「各位跑新聞不要有任何底線。」但記者私下表示,夏珍是中時的招牌,如果連她都遭撤換,大家心裡的那一把尺,難免也會因寒蟬效應而限縮。 


 隨著夏珍調職,也考驗著未來總編能有多少擔當?記者擔心,萬一再發生基層記者出事,就要看長官要不要挺你。也有記者對此感到心寒,「老闆只顧考量自己跟中共的關係,專業上再怎麼努力表現,最後還是抵擋不住現實。」 


 繼高層人事大震動之後,報社也計畫將海基會、陸委會新聞,從原本的政治組,移轉到兩岸新聞中心處理。此舉,不免引人諸多聯想,但新任總編王美玉強調,「這純粹是功能性考量,與『A咖對C咖』新聞事件沒有關係。」 


 不過,版面調整之後,是否將因此而削弱兩岸新聞中台灣觀點的比重?王美玉澄清,「海陸兩會的主委都是台灣人啊。」而且她自己以前也是跑陸委會新聞,她說,若是很重要的新聞,還是會放到政治版,但一般事務性新聞,則放在兩岸新聞中心處理即可。 


 不過新聞放在哪一版,通常在編輯會議中協調決定即可,不盡然非要動到版面的歸屬。有記者透露,蔡家入主後的兩岸新聞轉趨保守,與政策立場不合的新聞,就像是有一套自動過濾軟體自動槓掉,未來併到兩岸新聞中心後,這種情況只會更明顯。甚至有記者直指,「這是為了便於一條鞭管理。」 


 也有記者透露,過去報社處理兩岸新聞,一旦涉及兩岸利益衝突時,政治組和大陸新聞中心,曾經出現完全不同調的情形,政治組較偏重台灣政治觀點,大陸新聞中心立場較傾中,高層即使有不同意見,也通常是由政治組主導。 


 「與其說是功能性考量,不如說是效率管理,」記者私下解讀,「這是為了避免下次再踩到地雷,誤觸紅線。」


 

【新聞幕後】鄭同僚召開公視員工大會,為假處分說分明 
【新聞幕後】鄭同僚召開公視員工大會,為假處分說分明 
公視開台以來,首次由董事長召開員工大會。(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公視董事長鄭同僚日前召開長達近4個小時的員工大會中表示,如果確認不會造成公視進一步混亂,會考慮撤除假處分,並啟動公開協商。


 針對新聞局揚言將對鄭同僚提告。鄭同僚對員工表示,先前已與新聞局長蘇俊賓溝通過,新聞局若則缺什麼資料會再補齊,不是很複雜的問題。


 在公視開台以來,首次由董事長舉行的員工大會中,倍受員工關切的,還是環繞在假處分的前因後果。鄭同僚開場即花了十多分鐘,自97年12月的公視預算遭立院凍結案談起,表示自己正在抵擋外界的政治壓力。


鄭堅稱假處分「為公利」

 他指出:「不能因為政黨輪替,然後透過修法增加一批人,做他們想要做的人事變換,我最想要擋的就是這樣,不是針對這8位個人。」他多次向員工說明,對8名董事申請假處分是為了「大是大非」、「為公視的公共利益」,並強調公視已陷入「緊急狀態」,才要把現狀凍結,讓雙方冷靜討論。


 員工質疑,聲請假處分真正動機是否為了保住董事長權位?雖然鄭同僚反駁:「當然不是。」但其他員工接著發言表示,既然在12月10日已知道監察院糾正文,為何在12月28日還召開董事會,而在決定改選董事長之後才聲請假處分。 


 「根本就沒有所謂緊急的問題」、「你雖然說不是因為董事長選舉的事情,但是現在外界怎麼看都是因為這樣」、「在大是大非底下,你真的覺得這樣做是最好的嗎?」面對員工連番砲轟,鄭同僚解釋,這是根據自己瞭解,以及一批董監事的意見,「這樣做似乎是在有限的選擇裡面,相對來說比較好的」;「我只是剛好站在這個位置上面」。  

 
動支200萬元擔保金遭質疑

 對於鄭同僚以「公共電視基金會」代理人名義,使用基金會200萬元聲請假處分,事前並沒有經過董事會同意,現場員工多次提出質問,究竟200萬是透過何種程序支出。


 鄭同僚表示此舉為了公視,事先已向監事會報備,但是對行政細節並不清楚。他再度強調這是為了公視的公共利益,因而才由公視基金會支出。

 
 一名原民台員工則批評,監事僅有事後稽核權,若董事長認定使用500萬元以下不須董事會通過,此舉形同規避《公視法》董事會法定名額。他更質疑現階段13名之董事會邏輯不通,如果假處分1名董事平均花費25萬元,乾脆再拿出300萬凍結其他12名董事。「剩下一個董事長,這樣也可以開會呀」、「6次會沒有開,董事長一個人從早上開到下午,連開6次補回來,就好了呀。」 


 該名員工另根據現行《公視法》第13條規定指出,董事會仍最低名額就應是17名,變成16名就不能開會。他認為,鄭同僚若認為新聞局增聘董事若有合法性問題,應該是向新聞局提出補提人選,而不是逕自對8名董事進行假處分。

 
監事發言遭制止  

 對於董事會未來能否運作,鄭同僚則數度表示,現在只要達到13位董事的2/3即可開會,董事會並不會癱瘓。鄭同僚補充,現階段有些較緊急案子已與工會達成協議,可先用行政程序處理。 


 另外,工會理事長謝啟明反問鄭同僚,為什麼要用假處分不讓別人開口,此舉是否違背公共價值。鄭同僚回應表示,是因為情況緊迫,否則法官不會同意;而且只是禁止這8名董事以董事身份做有違害的事情,如果是正常言論或其他身份的正常言論都沒有問題。
 
 在旁的監事黃世鑫接話表示:「這是一個法律的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他強調,監事職務有權對去年12月28日的會議提出無效決議。

 此舉立即遭員工舉手抗議表示,員工大會是對董事長進行提問,不需要監事回應。 


假處分限制言論自由?鄭:律師建議
  

 多位員工追問究竟是誰決定做出假處分這種限制言論的要求,鄭同僚起先表示「是法院的裁定」。後來又稱:「這份申請,是律師草擬,我同意的。」接著又說,「在這過程中,律師告訴我假處分通常都是這樣做的,沒有言論自由的問題,後來法官也這麼說了。」鄭同僚補充說,這個問題可以受到辯論,也樂於聽大家批判,但不應直接貼上「限制言論自由」的標籤。


 有員工問到「第四屆董事會組成難道沒有政黨輪替的因素?」對此鄭同僚姿態放得更低,表示曾考量繼續假處分是否適當,而反省自己是否過度從政黨角度思考問題,也對先前媒觀、媒改社舉行的座談會流會感到遺憾,而不排除未來再以公聽會等形式向社會大眾說明。 


【新聞幕後】公視員工怨,總經理年度考評遲未決

【新聞幕後】公視員工怨,總經理年度考評遲未決
公視總經理馮賢賢未有年度考評一事,成為員工批評的焦點之一。(資料照片,記者宋小海/攝於2009年公民新聞獎頒獎典禮)


記者宋小海/報導 


 日前召開的公視員工大會上,遲未見總經理考評結果,
員工對自己每年卻都要接受23次評鑑,痛批公視在管理上有「雙重標準」。 


 公視董事長鄭同僚表示,「雖然拖得比較長,但是有做這件事情」。
他解釋,總經理97年度考評,原於9815日首次評核,後續在221日董事會進一步評估下,另成立訪談工作小組,至3月工作小組完成進度報告,4月董事會的結論則是「本案未決緩議」


 鄭同僚表示,在此決議後,之後沒有任何董監事再提起這件事,
也覺得「距離下一年也比較接近,是不是一併在考量?」原民台員工隨後即以「拍片」為喻追問鄭同僚:若是員工接到命令製作紀錄片《返家八千里》,經過「2年」還未上檔,又該怎麼看待。「你到底有沒有播?」 


 「我有做,只是沒有播。」該名員工的發言
引起台下哄堂大笑。他進一步質疑鄭同僚:「我不太懂這個邏輯,你說一直你有做考核......,」隨即又接著對身旁同事說:「沒有播,你下來嘛,你還當製作人?」台下又是一陣大笑。 


 

【傳媒政策】NCC修法放寬黨政軍間接投資媒體門檻


記者宋小海
/報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0日討論公佈《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正條文,其中修正第10條及新增第42條之1,開放政府、政黨、其捐助立之財團法人及其受託人「間接投資」衛星廣播電視事業,但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10%;而「直接投資」媒體仍在禁止之列。相關修正條文將於本月26日併案送至行政院審查。


 《衛廣法》修正條文第10條規定,政府、政黨、其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及其受託人,不得為下列行為:一、直接投資衛星廣播電視事業。二、擔任衛星廣播電視事業發起人、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三、以間接投資或其他方式達控制衛星廣播電視事業之人事、財務或業務。新增條文第42條則規定,違反之黨政軍事業將處新台幣20萬以上,200萬以下罰鍰,並限期改正,逾期者按次連續處罰。


 NCC發言人陳陳正倉強調,除了設定黨政軍及其法人,間接投資無論各別、合計皆不得「逾該事業已發行股份總數10%的門檻外,重點是黨政軍不能有「控制」媒體之行為,例如公營事業不得擔任衛星廣播電視事業之發起人、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NCC法務處副處長謝煥乾則解釋,針對間接投資或其他方式控制媒體之情事,NCC會視實際證據核處


 陳正倉表示,黨政軍控制經營媒體,是落後國家發展初期的必然現象;但隨著經濟發展,媒體已陸續開放民營。然而台灣的無線電視皆已民營化,有線系統台數量更多,黨政軍單一控制言論雖不存在。為了在數位匯流下促進媒體發展,黨政軍應可適度投資媒體,但還是必須採「漸進式」放寬,因此維持禁止黨政軍直接投資,而訂定允許間接投資不超過媒體事業股份10%


 陳正倉並補充,黨政軍事業若違反直接投資媒體等條款,以後要罰的是投資人(黨政軍),而不是罰「無辜的被投資人(媒體)」。


 陳正倉表示,此修法若通過,過去中華電信與愛爾達的爭議雖可免除,但NCC並不會為特定團體解套,而是為了健全媒體產業發展。《衛廣法》自去年2月即提出修正版本,歷經近1年的多次公聽說明,現在《衛廣法》允許黨政軍間接投資媒體,未來《有廣法》、《衛廣法》的黨政軍相關條款也會比照辦理,期望在農曆過年前一併報告。 


 

【友會短波】「卯上」中山拜拜 媒觀聚焦移駐勞工

【友會短波】「卯上」中山拜拜 媒觀聚焦移駐勞工
台北市中山北路上的聖多福教堂的英語彌撒,吸引了移工假日聚集於此。(宋小海/攝)
 

文/簡旭伶(「卯上主流」記者營小隊輔) 
 

    媒體觀察基金會於日前(1/16~1/18)舉辦為期三天的「卯上主流─媒體與文化行動記者營活動」。這次冬季「卯上主流」的營隊活動主題,仍然維持尊重多元文化與關懷弱勢的基調,將主題聚焦在台灣移駐勞工的關懷與認識上。活動除了邀請TIWA秘書長吳靜如來演講外,更在營隊的第二天安排台灣菲律賓移工聚集地「中山拜拜」區的外出採訪活動,由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的成員帶領學員認識與體驗菲律賓移工生活的樣貌。


    從中,學員們了解到台灣移工的生活方式,如「中山拜拜」區中的聖多福教堂的英語彌撒是吸引移工聚集的原因、考量到移工有限的休假時間,雖然是大白天的午間,中山拜拜區的「夜店」卻已經開張、以及網咖提供的視訊服務,給離開家鄉的移工有與親友連繫的機會等。藉由移工導覽中山拜拜區,在雙方一問一答間,拉近了學員與移工間的距離,並使兩個不同文化有相互認識的可能性。


    外出活動結束後,營隊安排紀錄片「烏將要回家」的欣賞,更深一層的使學員理解移工在台生活的困境,如沒有穩定合理的休假日、來台工作仲介費用過高、無法自由轉換雇主、與無永久居留台灣等的權利。顯示出勞工階級的移工,在台弱勢的工作權利和被剝削的人權。


    另外,活動也邀請了媒體產業的從業員,如:公視「獨立特派員」製作人吳東牧、民視「民視異言堂」記者陳佳誼,與中國時報「我的小革命」製作團隊高有智和何榮幸,來與學員分享如何在主流媒體之中,實現新聞工作者的專業價值,與多元文化的觀點的方法與心得。


【國際瞭望】海地災情遍布,IFJ計畫援助媒體與新聞業之受難者
【新聞圈】聯合報系搬至汐止新家


文/編輯部整理 


 離開進駐38年的北市忠孝東路報社原址,聯合報系搬到汐止新家了!聯合報系總管理處總經理王文杉正式宣告,將從汐止營運總部再出發,迎向數位匯流的媒體新時代。  


 1971年正值創刊20周年,聯合報正式進駐台北市忠孝東路社址,歷經38年的歲月裡,聯合報系從黑白變彩色,並陸續在海外辦了美國、加拿大、泰國的世界日報;在國內,也從報紙拓展到出版等文化和網路事業。  


 在慶祝會中,包括央行總裁彭淮南、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新聞局長蘇俊賓等百餘貴賓,共同見證聯合報「數位匯流」媒體總部落成。報社牽移到汐止後,未來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及聯合新聞網「三報一網」的編輯部全部聚匯在一起,王文杉表示,將近700人的規模,需要更大作業平台,才能發揮最大的媒體綜效;而原有的忠孝東路原址,將規畫更有效能的商業用途。


【記協會訊】2009年記協捐款芳名錄
【記協會訊】2009年記協捐款芳名錄
連結-2009年捐款芳名錄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本期目錄
【封面故事】A咖C咖後 中時海陸兩會新聞移至兩岸新聞中心
【新聞幕後】鄭同僚召開公視員工大會,為假處分說分明 
【新聞幕後】公視員工怨,總經理年度考評遲未決
【傳媒政策】NCC修法放寬黨政軍間接投資媒體門檻
【友會短波】「卯上」中山拜拜 媒觀聚焦移駐勞工
【國際瞭望】海地災情遍布,IFJ計畫援助媒體與新聞業之受難者
【新聞圈】聯合報系搬至汐止新家
【記協會訊】2009年記協捐款芳名錄
廣告




 
記協敬請捐款
懇請各界支持,重視媒體改革;

歡迎小額捐款,創造社會未來。


捐款方式及帳號:

郵政劃撥帳號:18905850 

戶名: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台灣銀行(004)信義分行

帳號:054001050713

戶名: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媒體觀察












記協贊助委員
高雄市政府、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
轉寄『目擊者電子報-NO.10(A咖C咖之新聞幕後)』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