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目擊者電子報
報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創刊日期:2009-07-07
發報頻率:雙週刊
訂閱人數:40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目擊者電子報報
目擊者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目擊者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10-30 16:00:00 / 報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公益聯播]守護獨老,按<讚>助建站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25日受難者家屬親自來到蘇花公路親人失蹤現場,守候在112.8K處的媒體記者跟隨訪問,但採訪地點險象環生。(記者宋小海攝)



編按:梅姬颱風10月21日帶來大量豪雨重創宜蘭,也使得蘇花公路柔腸寸斷,多名旅客失蹤。雖然颱風業已遠離,但仍有許多受難者家屬焦慮地等待親人的音訊。本期目擊者藉由攝影照片呈現部份媒體採訪的情形。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失蹤導遊曾慶華的父親(最上圖左)手持望遠鏡,來到蘇花公路現場尋子,攝影記者在紀錄工作之際,也試圖安慰曾父。(記者宋小海攝)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記者守在蘇花公路上拍攝搜救進度。(記者宋小海攝)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25日晚間6時過後,蘇花公路106K處再度土石崩落,現場記者與搜救人員一度受困,約莫1個多小時後道路才被搶通。(翻攝自中天電視報導)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由於前晚發生土石崩落意外,26日一早媒體記者就被阻擋在106K之外。(現場記者提供)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封面故事】心碎,蘇花
26日中午,受難之中國旅客家屬也來到蘇花公路現場,媒體記者也跟隨越過106K處警戒線。當警方任家屬通過112.8K明隧道處,大批媒體記者欲再跟進,反受到現場戒備員警阻止,雙方一度發生衝突,隨後記者又退回106K警戒線外。(現場記者提供)


【新聞人語】1028梅姬颱風--採訪準備
 
(本文由網誌「新聞攝影分享台」授權刊載,作者為平面攝影記者)
 
 
 
 前幾天到了宜蘭蘇花公路事故搜救現場採訪,出差了43夜,這次經驗是我前所未有的,不僅讓我學習了不少,也思考了許多。

 一直到今天為止,蘇花公路的搜救都是備受關注的新聞事件,如今新聞強度減弱,最主要的原因是進度受滯,導致媒體無法取得更多訊息、畫面及照片;另一個原因就是管制擴大,以致媒體無法取得第一手的搜救畫面及照片,關於這點我們後續再談。

 今天我們來說說這次的災害,一個外地來支援的記者,如何裝備及取得訊息與照片。

 這次的災害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淹水災情,第二是搜救行動。一般來說,颱風新聞通常是短暫的,如果沒有災情,可能一天就結束颱風新聞的採訪(前一天的準備新聞及當天的實況新聞)。但是如果你是因為有災情而被調派到他地支援,那麼你必須很清楚要準備什麼,這包括裝備及訊息。

 颱風來襲,通常會挾帶雨水,對攝影記者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自己體能調整好,其次就是把相機保護好。為什麼要把體能調整好?因為我們身上的攝影器材常重達好幾公斤,同時還有可能得背上筆電,背上這麼多的裝備,如果沒有調整好,可能沒有辦法做長時間的採訪及拍攝,特別是大災情時,徒步走上好幾公里是常有的事,因此你臨時出發,要準備什麼?
  1. 輕量化你的裝備。不必要的東西就不要帶在身上,人都有壞習慣,袋子包包裡的東西總是越放越多,平常可以這麼幹,但是去跑災害時,記得重新檢視你的裝備,不必要的東西如果你還是要帶,請把它們集中放到另一個包包,身上所要背的東西,就是你工作最必需的東西。當你走了很遠、很久時,一顆電池也會變得很巨大。
  2. 換個貼身的攝影包包。在採訪颱風新聞時,通常是風大雨大,當我們在拍照或換鏡頭時,常常會搞得手忙腳亂,這時很有可能會讓器材淋到雨而當機,所以建議換個貼身的攝影包包,如news wear、腰包等,這樣穿著雨衣工作起來會更加順手。
  3. 調整你的服裝。這點很多同業常不重視,認為衣服、褲子濕了沒關係,但是如果長時間下來,這樣可能會讓你生病。建議穿上快乾或類似排汗衫的衣褲,盡量不要穿棉質的衣褲,因為它們特別會吸水,即使只是淋到一點雨,也會搞到整件濕濕的。太空雨衣是必備的,這樣可以方便我們抽換鏡頭,另外別忘了帶件外套或帽子,當然最好也是可以防水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保暖,特別是晚上在風雨中工作,常會因為室外的低溫讓你頭痛感冒。
  4. 請慎選你的鞋子。在災害場合我們常需要站立與走動,因此鞋子很重要,一般的布鞋很不適合,GORE-TEX的登山鞋是最舒服的選擇,但並不是最佳的選擇,因為超過腳踝的淹水,就會摧毀你的鞋子,鞋子裡面進水不僅讓足部難受,更增加行走的重量,隔天若還要繼續採訪,也很難弄乾。雨鞋是最佳的選擇,防滑防水,很適合在下雨天穿上,腳上可以穿上絲襪、再套上一般棉襪,不僅增加舒適感,也可以防止磨擦。一般的情況穿雨鞋都是綽綽有餘,但是如果真要在高度淹水中行中,建議買雙溯溪鞋或釣魚鞋,通常淹水的地方不外乎濕滑跟泥濘,這兩種鞋剛好都可以克服淹水造成的難題,也不怕淹水的高度,採訪工作結束後的清理也很容易。最後是一般的涼鞋、拖鞋,就我的經驗來說,一般況狀是還ok,若是到重大災區採訪,這兩種鞋反而會造成自己的負擔,你的鞋子可能會深陷泥沼、可比會讓你的腳趾受傷。
  5. 帶條毛巾。出門前別忘了到廁所拿條毛巾在身上,一方面可以擦乾你的頭髮及身體,也可以擦乾你的鏡頭及相機。
  6. 準備隨身食品。如果我們要前進災區,那意味著缺水、缺電、缺糧,為了讓你有體力工作下去,可以準備一包營養口糧、幾條巧克力及一瓶水,這些不僅可以讓你繼續工作下去,有時還可以讓你維生。
  7. 準備替換的衣物。替換的衣物還是以簡便為主,多帶個一、兩套即可,內褲則可以考慮紙內褲,重點是要用防水塑膠袋裝好。
  8. 準備安全帽或頭盔。颱風天在外面工作,大風常會吹起一些東西,如落石、樹枝等,頭部的保護也很重要。
  9. 準備地圖。到外地支援常人生地不熟,為了要迅速確實的抵達災區,帶本地圖或導航器材也是很必需的。
  10. 準備幾個防水塑膠袋。塑膠袋很輕又不佔空間,但是對於防水卻有很多的功用,出門前順手收幾個到行囊裡吧。
  11. 準備採訪包。建議平常在家可以先準備一個採訪包,把到災區採訪的相關物品放在一起,要是緊急要出發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12. 重新檢查一次。出發前再重新檢視一次,自己的身體狀況、服裝、替換行李、救急飲食等等,各項確定ok再出發。
 相機的保護。對我們攝影記者而言,相機就是我們的槍,就是我們的第二生命,如果深入災區或在一個災害現場,相機因為受潮而當機,那麼一切都是白搭。因此,除了調整好我們的體能,就是保護好我們的相機,那麼我們要注意那些?
  1. 機身防濕。最好的方法就是拿透明塑膠袋,用膠帶包好。可是我們通常會把相機藏在雨衣裡,小心不要讓雨水跑到鏡頭槽、電池槽及記憶卡槽,有空要時時拿毛巾擦乾。另外也有人會用專屬的相機雨衣,但是價格不便宜,便宜的不好用。
  2. 鏡頭防濕。鏡頭最重要的就是鏡面上的水痕,它不僅會增加拍照時對焦的困難,也會讓你的畫面模糊不清,記得要隨時擦拭,盡量不要讓雨水弄濕鏡頭與相機的接點,電子的產品常因此而發生故障。若是進出有溫差的地方,也讓要鏡頭保持均溫,免得因為潮濕而產生水氣。
  3. 閃光燈防濕。直接拿一個透明的塑膠袋套住,通常這樣就可以搞定,記得更換電池時不要讓雨水滴進去。
  4. 手機防濕。手機也是採訪工作時相當重要的工具,不僅要跟公司內部聯繫,更要跟訊息對象聯繫,有了良好的聯繫,採訪工作才能有所效率、達到效果,買個防水套裝起來。若你有兩支手機,那麼先使用一支就好,出發前把兩支手機設定好轉接服務,這樣到災區時就不怕手機沒電而失去聯繫。
 再來講到訊息的蒐集,要怎麼來蒐集?
  1. 出發前可以先看電視,了解災情方向,若時間急迫,可先上網搜尋相關訊息,這樣方便自己掌握災情大致狀況,知道該往那個方向前進。
  2. 在前進災區的途中,可以收聽廣播,掌握即時狀況。
  3. 打電話問問其他同業,匯整訊息。
  4. 到搜救指揮中心問問,若途中有遇到救難隊員,也可向他們打聽打聽。
  5. 問問在地居民,有些小道消息可能會提供一些方向。
  6. 自備無線電,這是比較技術性的方法,在某些情況相當管用,但有門檻。
 外出採訪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如果失去生命,那麼再好的採訪也無法披露。再來就是做好準備,有良好的準備,就可以讓採訪更有效率,災區常常是環境不良的所在,進出不便且災害無法預期,只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有所因應。


【記協聲明】風災新聞呈現 報導內容與記者安全應兼顧
 
記協聲明2010.10.21


 繼凡那比颱風於9月18、19日襲台之後,梅姬颱風即將威脅台灣,並已開始挾帶豪雨。長期以來,新聞媒體經常報導、播放記者置身強風暴雨畫面之情形,形成鼓勵外勤記者成為災難片演員的不當媒體文化。許多記者在風雨之中刻意涉險報導的鏡頭,對觀眾了解風雨災害的實況未必有真正的幫助,反而嚴重威脅新聞工作者之安全。記協認為:

一、媒體應落實「人身安全重於報導與設備」之原則。

二、媒體應遵守並落實政府所制定公佈之〈新聞採訪人員安全衛生指引〉,切實保障新聞工作者之安全。

三、新聞事業單位應為所有外勤員工加保新聞採訪意外險。

四、媒體不應以記者涉險作為新聞報導內容。

五、新聞工作者在採訪、拍攝與報導風災等災害事件並進行現場連線時,應尋求具有庇護功能之處所。


 本次梅姬颱風將對台灣造成多大影響仍在未定之天,但記協必須在事前提醒,媒體不但應承擔提供新聞資訊的責任,也應重視每位外勤記者之工作安全。


【新聞人語】記者心,仍在燃燒
 
 
文/阿潑(本文作者為記協執委,代表記協參加國際記者聯盟亞太地區記者會議暨工會聯合會議)

  
【新聞人語】記者心,仍在燃燒 在我和大學同學畢業沒兩年時,一起去看了《那山那人那狗》,其中有一段讓我感傷,讓我同學淚流不止:一個深山裡的少年因讀書不易,只好函授讀大學,他盼著郵差為他帶來錄取通知單,郵差問他想讀什麼,他說「新聞系」,因為他希望記者來採訪他,但沒有任何一個記者來,所以他想讀新聞系,好自己採訪自己。
 
 對新聞懷有夢想的我們,踏入職場沒多久,面對真實的媒體環境,總覺得被澆了好多冷水,一下子就感到灰心了。深山裡少年的話,竟然啟動了我們的傷心,哭得不能自己。我想身邊的觀眾一定好奇,這兩個丫頭怎麼哭了?
 
 想起這件往事,是因為採訪了英國《衛報》的亞洲環境特派員Jonathan Watts,並且讀了他寫的書。
 
 採訪前,他在天下雜誌的晚宴上展現他拍的照片說:「你們絕對都不會想到這些地方去。」我看了一下現場的企業家們,在心裡點點頭。我又看到一篇關於他的報導上說:
 
 正如大多數新聞記者一樣,我們每天要閱讀中國的報紙,與這裡的記者、NGO組織建立良好的關係和資訊管道。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你得確定自己能到現場去。
 
【新聞人語】記者心,仍在燃燒 那天的採訪是個非常愉快的經驗,我們還聊到了胡佳。本來我準備了一個問題問他,但因時間不夠加上他的回答讓我放棄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啟動工業革命造成環境破壞連鎖反應的西方國家公民,會不會遇到許多「抵抗西方觀點」的人或問題,你知道,特別在中國。」Watts的確是個好記者,他有自己的態度、動機和想法,然而他非常理性,不把問題往一個地方推,事實上他也不會去指責是誰的錯或誰造成的,或者他只要批評中國政府就行。但我們都知道那無法幫助我們理解問題。
 
 訪問中,他時而跟我說:「你也是記者,你應當了解......。」是的,我是記者,但正因為我是記者,我才比其他人有機會聽到他的想法和故事,尤其他如何去當一個記者。當晚我留言給他,謝謝他inspire了我。
 
 走出咖啡店,想起了《那山那人那狗》以及那晚看電影時同學的淚水。因為我便走在當時工作的區域及當時看那場電影的電影院附近。
 
【新聞人語】記者心,仍在燃燒 為了「轉換頻道」,做個break,採訪完後,邊吃飯邊看壹週刊。竟看到張翠蓉專訪(話說,前陣子收到他寄給我的信讓我頗驚喜),內容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但他說了一個例子讓我鼻酸。
 
 張翠蓉說,在他懷疑自己的工作時,遇到一個阿富汗喀布爾大學的新聞系學生,於是問這個學生:「為什麼要在一個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讀新聞系?」這個十九歲的年輕人回答:「我沒有辦法想像一個沒有記者的社會會如何。」這段對話讓張翠蓉開始振作起來。
 
 我想起前陣子到峇里島參加IFJ (國際記者聯盟)亞太地區記者會議(暨工會聯合會議)時的經驗。
 
 還沒開會前,我和香港記者就先聊開了,爭著批評自己國家(?)的媒體環境有多糟,會議開始暖身時,因工會(UNI)的加入,所以很多倡議的討論都在勞動條件保障、工資等等,等到隨機分取的小組會議開始,我屬於「討論工作安全(safety job)的哪組,由於到峇里之前,我才在台灣記協群組「靠么」說:電視台記者在颱風天這樣工作主管到底有沒良心啊,記者命是有這麼賤嗎之類的。而香港記者此行和我談到這個也有所感,他們也是有八號風球掛起記者要到前線「走秀」的問題,所以我的對這個議題的定義和心理準備是這樣的,台灣新聞台記者天災前安全不保云云(我覺得談會不會隨時被炒魷魚這種safety太low)。


【新聞人語】記者心,仍在燃燒 不料,真的不料,我那一組的記者分別來自於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阿富汗,當IFJ工作人員才說第一句話:「怎麼定義safety job。」阿富汗記者就先說話了:「大家關心的問題或許是如何保住工作和工資,但對我們來說,怎麼保住生命不被殺害才是重要的問題。」一句話就讓大家沉默。面對動不動被殺害的記者,我是要怎麼把台灣的颱風秀說出口(在心裡吶喊~~~),還好馬來西亞印度裔記者追進,繼續follow這件事說記者不能靠別人保護,「自我保護」這件事該被訓練等等,而後柬埔寨記者很上道以菲律賓記者被大屠殺的事情繼續發展討論,於是我們這組的討論主題變成:「為了不死。」(這是我掰的,但我心裡的確是這樣想)作為其中一個稍微進步、所謂有新聞自由的國家的記者,我心中os超多。
 
 儘管在行前,余佳璋大哥已經跟我大略解說一下亞太地區媒體情勢等等,所以我也知道菲律賓大屠殺事件,不過,真的放在眼前討論,真的還是讓我覺得很難以置信又痛苦又有種莫名的感覺。我曾跟另一個專跑中國維權事件的香港記者討論到,在中國跑新聞,比起如何保護自己,我們似乎都需要「被訓練」如何保護我們的受訪者,我們自覺這討論起來有些殘酷和悲壯,但怎麼樣都比不上連保護自己都沒辦法的狀況。
 
 總之,光那個討論就讓我像是個來自城市鄉巴佬。
 
【新聞人語】記者心,仍在燃燒 後來幾天的討論是根據區域,東亞和紐澳的一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他們一組,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等一組。我當然和日韓香港紐澳記者一組,討論outsource、工資啪啦啪啦的問題,可是我總不能專心,而且,我們和香港根本沒工會,韓國很強但也很辛苦,而日本根本就是「派遣文化」了,紐澳我其實不想管(XD)。但我人在曹營心在漢,老是想著別組的討論如何如何,我跟香港記者說:「他們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啊。」
 
 那幾天,只要有機會和其他地區記者聊天,如阿富汗、東帝汶、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柬埔寨......我都會問一件事:「在你們國家,記者是一個好的工作嗎?」

 會問這個,是因為我自覺在台灣這個職業不被尊重,韓國記者也這麼跟我說他們國家的情況,香港記者也同意。所以我對這些跑新聞容易招致危險的國家感到好奇。出乎我意料的,他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薪水好,人們需要我們。「但你們的工作很危險。」我都會這樣回答,他們說:「可是值得。」

 如同阿富汗的新聞系學生說的。
 
(BTW,訓練他們的常是歐美的記者,但「代替」他們發聲的,也都是西方記者,而不是他們自己。阿富汗跟巴基斯坦的記者跟我說,對,他們也不喜歡CNN觀點,但他們是為了自己的人民工作,他們的同胞需要知道對他們有用的新聞,不是那些苦情的悲慘的被破壞的一面,這是他們的工作。CNN無法取代他們。)
 
【新聞人語】記者心,仍在燃燒<--左起分別為馬爾地夫記者、柬埔寨記者、馬來西亞記者、阿富汗記者和巴基斯坦記者。
 
 那幾天的討論跟經驗讓我百感交集,難以筆墨形容,不過我深刻體悟一件事,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幫你解決你的問題。當我對於無法協助阿富汗記者而感到失望生氣時,突然也了解到我們置入性行銷的問題也無法被他們幫助。作為記者,我們只能相互理解和聲援,繼續為了新聞自由和品質而奮鬥。(聽起來很熱血,但現實就是為自己的無力找藉口,我一點也不想說,我最大的心得是為自己慶幸,工作不需要考慮到生命安全。只是閒聊時,我開玩笑我們和香港記者的死亡率來自於過勞死,而一次和韓國記者喝咖啡時,不知為何他突然天外飛來一句:「我們國家的記者應該都是喝死的。」他說,下班拼酒是韓國記者的文化了)
 
 有一幕倒讓我感動很久,一個菲律賓記者報告時,主動提起香港巴士劫持事件,香港記者回以評論(忘了確切內容)。到了最後一天,要確認共同聲明時,香港記者站起來為菲律賓的新聞環境爭取更多的注意和呼籲。我忍不住跟香港記者說:「我好感動喔。這算是一種大和解嗎?」香港記者回我:「要不是這個事件,我們都不會曉得菲律賓這麼糟糕,可憐的是他們的人民和記者。」


p.s 該記者和我一樣都是因為受到六四影響而立志當記者的。


【記協會訊】媒觀等團體要求公視董事審查公開透明

【記協會訊】媒觀等團體要求公視董事審查公開透明
媒觀等團體代表10月18日召開記者會,要求公視董事會提明審查應公開透明。(記者宋小海攝)


編按:記協參與由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澄社等公民團體發起之行動,共同針對公共電視董事會爭議發表聲明,呼籲董事會提名審議應透明化與公開化。記者會於18日召開後,與會代表隨後向國、民兩黨立委、新聞局長江啟臣等人表達訴求。



文/編輯室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與澄社於1018日舉辦「公視需要災後重建」記者會,並於會後拜訪國民黨、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與新聞局。在記者會中,媒觀董事長管中祥表示,所謂的災後重建,並不表示公視災難已經結束,而是公民團體面對公視的災難時,除了批判外部政治力介入與內部治理問題外,更積極地提出如何重建主張,以期讓公廣集團有更好的發展,管中祥認為,公視若要災後重建除了公視董事審查要公開透明外,更應該儘速修改公視法與華視公司章程,減少董事會人數。

同時,管中祥並公佈由公民團體所架設的「公視第五屆董事審查:公民提問」網站,希望公民針對新任董事的問題進行提問,而公民團體亦會將公民提問的問題一併轉交與新任董事。

在記者會後,公民團體代表前往國、民兩黨立法院黨團與新聞局進行拜訪,國會監督聯盟執行長何宗勳表示,針對公民團體對公視董事改選的關心,立法院應儘快召開公聽會,廣納各界建議。而此,國、民兩黨團皆認同此項作法,而國民黨立法委員郭素春說,舉辦公聽會的細節需要與黨團委員協調。

同時,澄社執行委員劉靜怡表示,目前公視董事會的法律紛爭,由於公民皆非當事人,在法律上沒有當事人適格可以介入。當然,若透過法律訴的作法,希望可以帶來事實澄清的效果。然而,若目前要快速的解除外界疑慮,管中祥認為,新任公視董事審查過程更應透明化,甚至可以進行網路直播,讓公民參與決策過程。

對此提議,國民黨、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與新聞局皆表示認同。但郭素春表示,若仍需和黨團委員溝通;而民進黨黨團幹事長管碧玲表示,民進黨將會針對此事對新聞局提出質詢與要求。對此,新聞局長江啟臣認為,新聞局認同公開審查的精神,但由於公開審查的細部程序需由公視法來界定,另一方面,審查權責不在新聞局,因此,將會與立法院黨團進行溝通,希望能做到公開審查。

 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郭英調表示,目前已有十多個公民團體支持此呼籲,而未來將還會有其他公民團體持續連署中。


影音連結:

1.民間呼籲公視第五屆董事審查 應透明化與公共化

2.呼籲公視董事審查公開透明 國民兩黨樂見其成


(出處:公民行動紀錄影音資料庫)



【記協會訊】媒觀等團體要求公視董事審查公開透明

【記協會訊】媒觀等團體要求公視董事審查公開透明
公民團體代表在記者會後分別拜會國民兩黨立法委員。(記者宋小海攝)


【傳媒時評】媒體,不要再衝了

文/何佳蓉(本文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女子偶像團體「S.H.E」成員Selina(任家萱)日前在上海拍戲不幸遭到嚴重的三度灼傷,24日晚間搭機返台抵達林口長庚醫院時,大批媒體的搶拍造成包括隨行保鑣、醫療人員、和新聞記者推擠的混亂場面,而Selina重傷以棉布包裹的身體,只能毫無反抗能力的任由鎂光燈閃爍。
 
在當今電子和網路媒體蓬勃發展的社會,我們知道,我們活在一個被攝影機強行介入的年代。然而,在重商主義收視率掛帥的媒體生態之下,新聞自由被濫用,電視新聞採訪邏輯以畫面為導向,每當發生重大新聞事件,其躁進的採訪報導風格,都讓當事人不堪困擾、讓閱聽大眾收看品質低落的內容;並且,更進一步的傷害新聞專業,造成媒體的信心危機。 
 
有關台灣報業、電視及廣播電台的道德規範,1974年即已由業界訂定,1992年賴國洲、潘煥昆兩位先生主持新聞評議會時第三度修正。舉例言之,「採訪醫院新聞,須得許可,不得妨害重病或緊急救難之治療。」以此次Selina事件為例,這猶如禿鷹嗜血般的壓迫式採訪與「鏡頭暴力」,不但會造成醫護執行公務的延誤,也會讓患者及其家屬受到二次傷害,並且打擾院內其他病患的靜養。更何況,燒傷患者在受傷初期,很有可能因細菌感染而引發「敗血症」,不管是血液、肺部或身體其他部位受到感染,都有可能使得燒傷病情更為複雜。
 
在台灣現今高度競爭的媒體環境下,大談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或許會流於不切實際的犬儒思維,而無冕之王的新聞從業人員也常假「知的權力」指這是「讀者需求」。然而,若以市場邏輯而論,對於媒體的瘋狂拍攝行徑,網路上早已出現「抵制八卦報刊及電子媒體拍攝Selina病容」的社團反制聲浪,新聞從業人員對讀者的想像,是否已和現實脫鉤?
 
傳播媒體在享有新聞自由的同時,毋忘其影響力與社會責任。筆者建議,此類災難新聞報導應專業化、人道關懷、深度處理。甚至,為避免「獨漏」,各家電視台可於事前達成協議,在一定的距離拍攝傷患從救護車被抬下來的的畫面即可,讓新聞從業人員一起走出集體的行動困境,重拾職業尊嚴與榮譽感,並提昇我國的傳媒品質。


 
【新聞圈】殷允芃獲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
 【新聞圈】殷允芃獲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召開記者會公佈第9屆入圍名單,與會者由右至左依序為中央通訊社社長陳申青、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世新大學董事長成嘉玲、淡江大學大傳系教授趙雅麗。


文/編輯室
 
第9屆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將於12月2日於誠品書店信義店六樓展演廳舉行,各獎項入圍名單則在10月27日率先公佈。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今年創設「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經評選由天下雜誌群董事長殷允芃女士獲此殊榮;而殷允芃另在29日獲頒政治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又再錦上添花。
 
卓新獎記者會現場由卓越新聞獎董事長陳世敏擔任主席,其他與會者有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申青、2010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評審召集人成嘉玲(世新大學董事長)、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評審召集人趙雅麗(淡江大學大傳系教授兼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執行長),說明舉辦各項新聞獎項之理念及此次參賽作品的整體狀況。
 
卓新獎首設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
 
 今年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創設「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將與另一獎項「社會公器獎」同為兩年一度辦理,未來兩獎項將會交替頒發。陳世敏董事長表示,卓新獎基金會自2005年創設「社會公器獎」,迄今已頒發三屆,獎勵對象以媒體機構為主,傑出個人較難出線。考慮到新聞專業的建立,其中一個重要的要素即標舉典範人物作為楷模,因此決議頒發「2010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以在新聞實務界工作逾20年,且對媒體專業具有卓著貢獻者為授獎對象,希望能藉此為台灣新聞界豎立標竿。
 
經各界社會團體、傳播學者、媒體機構、新聞工作者及歷屆卓新獎得主推薦後,共獲推薦10名候選人進入決選,經過兩個多月的審閱候選人資料及開會討論後,決定由天下雜誌群董事長殷允芃女士獲此殊榮。
 
2010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評審召集人成嘉玲指出,殷允芃長期以專業新聞為志業,從最基層的記者做起,入行已40多年。她在1981年開風氣之先,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台灣第一本財經專業雜誌《天下》,歷經台灣社會政、經轉型,殷允芃不改初衷,堅守新聞媒體崗位,三十年如一日經營不輟,目前已發展為擁有四本雜誌及出版社的出版事業集團。在大環境不利的艱困挑戰下,殷允芃對新聞專業標準的堅持始終如一,「以做一個記者為榮」的從業精神,堪為後來之新聞工作者之表率。
 
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從缺

 此外,台灣歷史最悠久之新聞獎「曾虛白先生新聞獎」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合作頒發,共設「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及「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兩個獎項。此獎項評審召集人趙雅麗代表評審團說明,本屆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在評審多加考量下,決定從缺。
 
趙雅麗表示,今年參賽作品件數較去年減少一半,由14件降為7件。參賽作品的研究主題雖然展現出學術的多元想像,但大部分作品仍多以資料蒐集為主,較未能提供足夠成熟的學術觀點,而對新聞傳播實務工作也未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評審期待兼具新聞傳播學術與實務貢獻、具有第一手與原創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對在地新聞傳播實務的啟發,因此決定從缺。
 
卓新獎參賽件數創歷年新高
 
今年卓新獎參賽件數則創歷年新高,突破400件,總計412件。經過一個多月的評審,共選出56件作品入圍。
 
在涵蓋平面、電視及廣播類作品的「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部分,本屆參賽作品收件總數為66件,其中平面作品28件、電視作品31件、廣播作品7件。入圍共五件,分別為平面2件(自由時報、獨立媒體人)、電視2件(TVBS、公共電視)、廣播1件(警察廣播電台高雄臺)。
 
在卓新獎平面類獎項部分,參賽作品總數為171件,創歷年最高紀錄。5個獎項共有25件作品入圍。聯合報、天下雜誌各入圍5件,商業周刊入圍4件,經典雜誌入圍3件,工商時報、中央通訊社各入圍2件、中時、自由時報、獨立媒體記者、遠見雜誌各1件。
 
在電視類獎項部分,參賽作品總數為131件,4個獎項共有18件作品入圍。其中,TVBS入圍5件,公共電視入圍4件,中天入圍3件、三立入圍2件、民視、東森、台視、原民台各1件。
 
廣播類參賽作品總數為37件,2個獎項共有8件作品入圍。其中,漢聲電台入圍2件,正聲入圍2件,警廣、漁業廣播電台、教育電台、IC之音竹科各1件。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亦公佈其餘獎項入圍名單(下載網址:http://www.feja.org.tw/uploads/upfile/1632_1.doc)


【人文觀點】彎腰生活 記者譜寫農村之歌
【人文觀點】彎腰生活 記者譜寫農村之歌
老林家樂團與灣寶居民一同歌唱《黏土》,歌詞由記者胡慕情(左一)譜寫。(記者宋小海攝)


文/編輯室
 
由台灣農村陣線、台大學生會、有好農產等組織共同主辦的「彎腰生活節」,10月16、17日在台灣大學開市,透過小農市集,讓八八水災重建區及各地堅持友善環境耕作的農友推銷自己的產品。16日晚間舉行彎腰音樂會暨紀錄片放映會,其中亦有新聞記者參與樂團演出,為台灣農地發聲
 
 演出團體之一的老林家樂團,成立以來多以社會議題入歌;過去當苗栗縣政府規劃後龍科學園區,擬徵收灣寶農地時,團員也從訪問瞭解土地徵收背後的問題。在音樂會上,老林家樂團與灣寶居民共同演唱的《黏土》,歌詞由團員胡慕情自《立報》轉任公共電視記者期間所譜寫,創作故事可見〈在灣寶唱歌〉一文。


 
 
《黏土》音樂會現場影音連結
 
《黏土》歌詞
 
想起彼當時 沙仔地養沒覓
細漢就離家 做女工渡日
用目屎來紡織 故鄉的畫面
思念阮ㄟ土地 清新的香味
 
勤儉來打拚 得到王爺疼
指示來移山 車土種稻仔
收割米高高 蕃薯西瓜大
就此 返來 農家ㄟ生活
 
啊 感謝彼粒山 黏土甲阮晟
雙腳土黏黏 不願來叮凍
黏土嘛黏心 在地才知影
灣寶係元寶 這是阮的家


【人文觀點】彎腰生活 記者譜寫農村之歌
彎腰生活節小農市集現場。(記者宋小海攝)


【人文觀點】留在原鄉的努力
【人文觀點】留在原鄉的努力
老師交待大家準備砧板和木杵打梅子,果然人手一組;但木杵似乎太大了,婦女們說,布農族就是這麼粗獷啊。(鄭淳毅攝)


編按:彎腰生活節展售台灣各地小農產品,其中包括八八風災重建區桃源鄉梅;本文報導文字紀錄原刊登於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經作者授權轉載,《目擊者》藉由重新刊載,讓讀者跟著回溯新聞事件後的生命意義及歷史脈絡。




文/鄭淳毅
 
 3月22日在勤和村的東庄部落,聚集了來自高中、建山、勤和的婦女和年輕人,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學習製作無人工添加的脆梅和梅精。
 
學員中以勤和村的婦女最多,她們都是決心留在家鄉重建的人,希望也在產業上能有所突破。現在認真上課,以後會成立產銷班,做自己的無毒梅子品牌。

 雖然一周兩次的上課時間,對於正處在農忙時節的村民來說,算是很密集,但是大家都盡量不缺席。前一天也按照老師指定,分工煮糖水、煮石頭、撿竹子劈木柴的,做成因地制宜的簡易器材,準備上課用。
 
高中村回鄉務農的青年,也是未來產銷班的班長陳志偉說,勤和人好像特別認真,看到這些婦女這麼努力,也會讓他受到激勵。

 這項支持產業轉型的「小農復耕支持計畫」,經費是由浩然基金會支持設備、資材等經費,並有專員陪伴,農業課程部分,則是由高雄縣社會處委託旗美社大安排,進來協助的「台灣農村陣線」成員陳芬瑜表示,希望這個計畫最終能達成有機耕作的轉型,不只能讓小農獲得利潤,也讓與土地緊密連結的農耕,能以對土地友善的方式進行。
 

粗放的梅子,產銷的困境

 盛產梅子的桃源鄉,眼看四月份的梅子產季就要到了。今年受風災影響,勤和以上各村聯外道路仍仰賴和床便道,村民提心吊膽,生怕一旦下雨路斷,收成運不出去,一年的辛苦就泡湯了。

 而除了今年出現的交通問題,桃源鄉的梅子其實一直有產銷的難題。每戶有種梅子的人家,在生產時節一天可收成約兩萬斤上下,甚至超過。在種植面積廣、產量大、人手有限的情況下,種植和採收方式都相當粗放:平常噴噴殺草劑除草,有時也用機器砍草;收成時就用竹竿打下來,一大包一大包的賣給外來的盤商、加工廠收購。價格隨時波動、由人不由己,利潤相當微薄。

 桃源鄉沒有自己的農會,依託在甲仙農會之下。每年農會雖有保證收購一定的數量,一斤十元,但只是杯水車薪。高中村社區發展協會的陳理事長就表示:「有時後一天收兩萬斤,可能農會只能收三千斤、五千斤。」剩下的,因為已經採了,如當日不賣出就會黃掉變色、失去加工的價值,該怎麼辦呢?「只有任人宰割。」

 農會保證收購價為一斤十元,當天若賣不掉得只能任由外來收購商人喊價。高中村長表示,去年最誇張的的低價是一斤三塊五。「請工人採收,一公斤還要五塊錢。」陳理事長認為,農會這樣的「幫助」,有等於無。

 未來的產銷班長陳志偉說,當初選擇回鄉做農時,他也有考慮過要當「盤商」,收購後再轉賣,不過最後作罷。問起原因,他說是「不好意思賺那麼多。」

 一斤梅子,從農
轉寄『目擊者電子報-NO.27(目擊蘇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