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科幻科學報
報主:科幻科學
創刊日期:2000-01-24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7,384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科幻科學報報
科幻科學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科幻科學報
發報時間: 2010-03-02 05:00:00 / 報主:科幻科學報
本期目錄
幻影特區 ■ 生生相息阿凡達
科學小視窗 ■ 冰山崩離面積如小國
編輯的話


秋天的天氣感覺不是這麼熱,好適合旅行啊~

Vulcan
星艦學院編輯小組

科科連結
[公益聯播]徵 課輔人員
幻影特區 ■ 生生相息阿凡達
▌文╱oeo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阿含經(摘自聯合文學出版「我是這樣說的」)

記得前年倪匡科幻獎頒獎座談會,貓頭鷹出版社社長「老貓」會後和我閒聊時談到,「科幻」這個出版類別在現今台灣幾乎快成了票房毒藥,很多暢銷書其實確實是科幻小說或至少是泛科幻作品,出版界和書店卻儘量像敬鬼神而遠之似地,想盡辦法在行銷宣傳上避開「科幻」這個「恐怖」的字眼,不想以「那個身分」和讀者見面,雖然已對「科幻不見得適合走大眾路線」這類小結論做了心理準備的我,聽了仍因身為一個科幻愛好者而感到五味雜陳!

也許是載體特別,內容不同,時機迥異,去年(2009)跨到今年的電影「阿凡達」似乎打破了這個「科幻魔咒」,超越導演另一部相當討好的愛情文藝災難作品「鐵達尼號」成為影史票房冠軍,即便是在台灣受歡迎度也是超級亮眼,幾乎形成了「阿凡達旋風」!還是身邊一些不太會接觸科幻的朋友推薦,在一年大約僅能進一兩次電影院的科幻情境下,平時被同好笑稱都在談一些老小說、舊電影的我,難得地、不小心地躬逢其盛,欣賞到了這部「科幻」作品,從一般大眾到專家學者,從各種層面閒談、評價甚至論述這部作品以及它所引起的種種現象。而我個人最感興趣的,當然還是它的科技議題與科幻意涵。

所謂一部作品(尤其是電影)的好壞評價,我想主要影響因素不能排除「預期心理」,期待過高,通常標準反而會變得嚴苛些,「阿凡達」在劇情上似乎也遭遇了這樣的問題,最簡單正面的回應當算是:不負盛名,也僅此而已,但是當中也有讓我印象較深的「科幻亮點」,例如在我腦海浮現多年的「有機資訊學+生物網路」,恰巧在此作中用了科幻一種強力的形式有了誇張卻具體的表達,像是樹體可以做為資訊儲存與下載的對象,並透過樹根系統形成的網路加以傳遞與交換,這種精采想像也符合了科幻「現在沒有,未來可能」的典型定義,而這類作品點岀的科技甚至社會議題與方向,其實是在文明發展實務上相當值得深思與探究的。

另一主軸大概就屬虛擬實境、網路科技結合生態保育的「老梗」或說是潮流了。近來欣賞了三部有相關設定的主流電影:極限遊戲、獵殺代理人與這部「阿凡達」,其實都直接切入了科技上虛-實/思想-肉體及其之間連結的探討,像是人類思考操控外星生物肉體,生成了「阿凡達」的主角設定。而一般大眾甚至科技上的主流探討常常容易縮限在「二元論」,一些科幻作品則觸及了這種論述的邊界,但大多數給了問題,卻不敢或不適合給答案。例如我們所說精神(或思想甚至靈魂)與肉體,不論科技多麼發達,是像阿凡達那樣結合就可以行動自如嗎?科技或生命的運作是那樣二分二合的嗎?還是如佛學上較正式的說法,心、物之外還有「意」,根、處之外還有「識」,甚至這些其實是一不二?

這部影片在呈現形式上可能就更不簡單了!號稱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科技革命,欣賞「阿凡達」的特別之處在於較講究者都戴上了立體眼鏡觀看它的3D特製版,雖然它不是第一部3D電影,但絕對是規格最轟動,反應最熱烈的一部!但對我而言,這種技術總有著「差一點就差很多」的感觸,光是統一尺寸的立體鏡就讓我好幾次有想摘下來的衝動。最近,一位講究音樂享受的親友聊到了一些關於「音響科學」的,這位具有物理學背景的發燒友表示,一般消費大眾很容易追求「表面規格」,忽略了「實質品味」,商業市場下衍生岀的產品開發甚至科技發展,自然也就顯得媚俗從眾。像是理論上,人類的辨聽範圍(音頻)是有限制的,科技的開發應當在這個範圍內多下功夫,而不是不斷在音樂載體與播放機器上標榜快速、大量但已超過人類辨聽範圍的產品推出與技術開發,無怪乎出現曲高合寡的發燒友們回頭蒐集舊科技產物黑膠唱片的現象。其實不只在音樂娛樂界,許多原本旨在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科技發展上,難道不都出現了相同的問題?

生態、科技,原始、文明,地球、外星,你的心、他的身,過去、未來,我想阿凡達傳達了「那」同一個好像本來存在,卻不容易被人們記得的真相:萬物生生相息!


科學小視窗 ■ 冰山崩離面積如小國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科學家發現一個面積達2500平方公尺、大小相當於歐洲小國盧森堡的冰山,上月從南極大陸脫離,可能影響海洋環流和全球氣候。

根據外電報導,這座冰山崩離長時間下來,將使溫度較低、鹽度較高的海水製造速度變慢,導致北大西洋冬季較不溫和。而冰山崩離也會影響當地國王企鵝的生態。

這座冰山重達10億公噸,科學家推測冰山崩離的原因包括自然循環和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


推薦訂閱
【科幻科學報 No.697】夢的科學@【科幻科學報】
2013月圓蝠團圓@【蝙蝠報報】
科幻科學報
轉寄『【科幻科學報 No.514】生生相息阿凡達』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