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科學報 No.560】從一號鐵雄到海綿寶寶─科幻科學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01,2017最IN話題 ■ 從一號鐵雄到海綿寶寶
▌文╱oeo
最近小孩子回到家,義正辭嚴地大聲說:「老師說,小朋友不能看《海綿寶寶》和《蠟筆小新》!」進一步打聽,最簡單地說,原來近期有學者專家表示,《海綿寶寶》這一部卡通會「教壞」兒童!如同當年的《神奇寶貝》旋風,事後也被醫療單位指控造成孩童收視後的不良健康反應。
我沒有能力(或說沒有興趣)站在所謂「教育」與「媒體」專業角度來深入探討此事,如果沒有記錯,也是媒體報導與研究調查,《海綿寶寶》在一、兩年前還曾被票選為小朋友心目中最崇拜的卡通偶像!從周遭朋友到學者專家還因此議題發表了一些成因探討的論點,例如海綿寶寶很幽默、對朋友很夠義氣…,時至今日,實有「成也海綿,敗也海綿」之憾!
雖然關於卡通影響人類行為的道德尺度拿捏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但針對這種「公眾人物」與「潮流偶像」的挑戰批評,個人卻是相當樂觀其成的。因為科幻如同科學,可以風光,可以轟動,但絕對不能掉進「媚俗從眾」的黑暗陷阱。另外在這些發展中,至少對於一件事好像獲得跨時代的共識:科幻或幻想人物(角色)對於個體成長和社會發展絕對具有影響力甚至有關鍵的影響力,提醒人們「人類形塑科技科幻,科技科幻也形塑人類」這件事,但至於誰優誰劣,孰是孰非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問題來了:對於擁有不同科幻偶像的世代之間如何真正對話?相信這種問題的驚悚效果,應該不輸給《銀河便車指南》當中,受到憂鬱機器人提出極端灰暗問題而造成巨型電腦當機的等級!我們實在要注意的如同印度哲學所關心的是,並非價值觀與語言是否存在的命題,而是它們如何流變?當意識到當年許多臭男生恰女生以《科學小飛俠》一號鐵雄為英雄的五六年級生,和主流以海綿寶寶為偶像的當今青少年,在談到「伸張正義、維護和平」這類基本倫理時,腦袋浮現的畫面與事情到底會不會是同一件事?又或者要問差別為何?無怪乎保羅・古德曼在「新革新運動」中要說「無論技術是否利用新近的科學研究,它總是道德哲學的分支,而不是科學的分支。」
當然,若能達到「莫聽穿林打雨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境界,就能生成沒有煩憂的精進瀟灑了!但世俗上,互相理解,彼此欣賞大概是「異中求同」甚至「和而不同」營造和諧進步的第一步。誇而言之,如果有能人異士能將某個世代(例如五六年級生)的科幻代表人物「讀」完,再看透現今《海綿寶寶》一眾,說不定和閱畢科哲巨著《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效果相當呢!在此以自己為例,挑選我印象最深的科幻人物,馬上想到的大概會是下列十位:
鐵船長:科普科學味非常濃烈的早期科幻卡通《太空突擊隊》隊長,除了英俊挺拔,身手敏捷,當然還有我們小時候刻板印象中,科學英雄應該具備的冷靜頭腦,正義風格與堅毅信念。
一號鐵雄:科幻卡通《科學小飛俠》的隊長,武功了得,有情有義,更難能可貴地是要扮演好一個科技冒險戰鬥團隊的「大哥」與「領袖」角色,別說永遠有打不完的惡魔黨和怪獸要對付,光是手下叛逆神秘的二號大明就夠難搞的了!
謝頓:科幻大師艾西莫夫的經典作品《基地》系列主人翁,出身與示現的方式都相當特別,可以說在故事中還沒正式登場就已經死亡,「身影」卻貫穿整部小說,他的理念與博學集成《心理史學》為作品核心,《基地》營建為故事主軸,展現了跨越時空的睿智,幾乎成為科幻甚至科技「人造神」的代表!
天行者路克:《星際大戰》電影、小說系列主角,有著宗教式「啟程、試練、流放、開悟與返還」歷程的人物,科技極致力與美融合「原力」想像的遂行者。
黑武士:《星際大戰》電影、小說系列反派主角,最令人感動或說最成功塑造的黑暗人物,簡單不失強力的設定,充分反映人性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窘境,科幻著墨最深,刻畫掙扎最苦的悲劇梟雄鮮明圖騰。
尼歐:電影《駭客任務》主人翁,或應該稱他為「救世主」,數位時代的「新超人」,有深層機械電腦化人性風采,賽伯世代的反叛英雄,看到很多的技術神力與意志發散,卻是科幻中人性溫情冷化,熱力內化的代表角色。
馬文:科幻喜劇小說《銀河便車指南》角色之一,患有憂鬱症的高級智慧型機器人,設定上就已經顯示十足的諷諭味,再加上「悲極生樂」、「大愚若智」的說話,絕對讓科幻爆笑超越顛峰,學理惡搞指數破表。
麥爾坎雷諾:科幻電影《衝出寧靜號》太空船的艦長,沒有蓋世武功,沒有偉大情操,可以說他的特色就是沒有什麼特色,或說最沒有英雄架式的英雄,正因為有著七情六慾,平庸苦樂,似乎更貼近真實的人生。
羅伯奈佛:科幻作品《我是傳奇》主人翁,故事前段世界僅存的「唯一」人類,充分展現人類求生的堅強意志與人性中脆弱的孤寂意識,其實所映照的不單是浩劫末日後,也是繁華世局的現時現地!
楊威利:日本大家田中芳樹的小說、動漫《銀河英雄傳說》主人翁,具有科幻中難得的歷史性宏觀,歷史性蘊底,歷史性佈局角色代表,最低調樸實的嚮往,最開闊博達的胸襟,昇華人類無奈與大願的命運掙扎,性格、行動流露凡俗到虛幻,偉大到平實的精采呈現,故事中遭刺身亡結局,是科幻人物悲壯結局最令我動容的一慕!
在軍中,老士官長會說教(辯稱?):「這裡是培養與捍衛民主的地方,不是民主的地方?」如果邏輯可以成立,我們也要用在科幻(幻想)的看待:「這裡是醞釀與探究真實的地方,不是真實的地方!」藝評人蔣勳一次解說文藝復興時代畫作《最後的晚餐》時曾說過:「所謂光榮的年代,藝術家們(有些也具備科學家與哲學家的身分)都以自己所處的年代為榮,那麼我們是否以我們所處的時代為榮?」今後,我也真的很想知道,你們的,他們的,我們的科幻偶像是誰?
(原載於 http://www.wretch.cc/blog/oeocaiv/7159272 、 創發社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145021152176920 )
科學小視窗 ■ 綠色和平 墾丁排字支持海洋保育區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跨國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前天在台灣墾丁白砂進行首度沙灘巨型拼字活動,以人體排列出「支持海洋保育區」標語,希望喚起民眾對海洋保育的重視,期待台灣能把海洋保育區延續到中西太平洋袋狀公海等國際海洋空間。
綠色和平資深海洋專案主任Sari Tolvanen指出,「彩虹勇士號這次到訪台灣,進行『東亞之旅:牽手護海洋』,於墾丁所進行的沙灘人體拼字活動,所展現的不只是一個行動,更代表綠色和平與在地的海洋守護者一起捍衛永續海洋。」綠色和平提倡全球40%海洋設立為海洋保育區,並推動中西太平洋永續漁業的發展,保護因過度捕撈而面臨滅絕威脅的鮪魚。
台灣於中西太平洋擁有最大的遠洋漁業船隊,其漁業管理及漁業政策將直接影響鮪魚的命運。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高于棻指出,「期待台灣更積極投入海洋保育區的設立,並推動設立國際海洋保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