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期:誰輸誰贏大結局?現在誰還談ECFA?/淺談韓寒效應 /台北戲院新貌─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30,2012媒大事
淺談韓寒效應
【責任編輯/鄭淳予】
美國時代雜誌年度最具影響力百大人物甫出爐,榜上有名的中國作家韓寒日前在部落格上發表一篇文章,內容只有一句話:「爺爺們,你們請盡興。」拜網路無疆界特性所賜,我們才知道,原來文章背後更有文章,該文標題原為:「孩子們,你們掃了爺爺的興!」批判地方政府為了營造世博會期間海內昇平的假象,而粉飾掉多起幼稚園砍人案件。
韓寒的事蹟或許很難一舉羅列,但我們知道他是暢銷小說作家、知名部落客、職業賽車手……也是網路上的思想領袖。瀏覽他在部落格上的文字常常讓人感到欣慰,欣慰一個年輕人能有這些源源不絕的善念,也欣慰他的善念能被不容小覷的瀏覽人次支持著;但如果就此將韓寒效應視為社會集體向善(向上)提升,似乎又過於理想化。我們與其說韓寒效應非常獨特,不如說造就韓寒效應的環境更是獨特;假使韓寒身在言論環境相對自由的台灣,他也許可以更恣意地大鳴大放,但也可能消失在眾聲喧嘩的人海中。
韓寒效應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中國社會中的一道極弱音,以他獨有的方式演奏,並受到群眾的共鳴,另一方面則讓人思及台灣社會百花齊放的可愛,君不見,台灣人一年中能投以崇敬心的「台灣之光」,彷彿活水一般源源不絕?
台北戲院新貌
【責任編輯/鄭淳予】
威秀影城悄然調漲電影票價,現在到信義威秀或京站威秀看場電影不再「三百元有找」,而是「三百元剛剛好」,位處電影院一級戰區的日新威秀,則仍維持全票兩百八十元的價格。今年二月底暫時歇業的長春戲院三個月後重新開張,六福集團與接手經營「學者」的國賓影城合作,規劃出一座「既商業也藝術」的綜合戲院。
台北市的電影票房佔全台灣總票房的二分之一,呈現出台灣戲院不患寡患不均。而台北市的戲院版圖也由幾大財團所瓜分,財團要能維持營收,選片邏輯便相對保守,甚至在未見服務態度或硬體設備提升的狀態即調漲票價,消費者的消費選擇如昔,卻要分攤戲院業者的成本,豈不是說不過去?
戲院業者紛紛祭出漲價與加盟策略,只見台北市的連鎖戲院集團益發壯大,不禁讓人想問,新聞局當年說好的國家電影院呢?
參考新聞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559448.shtml
〈時代的韓寒 韓寒的時代〉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04300241&pType0=aALL&pTypeSel=0
〈電影票漲 北市威秀加10元〉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5269x112010050700004,00.html
〈「長春」突圍 藝術電影保生機〉
綠林好漢媒來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
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gmail.com)。此外,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
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
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
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
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
傳學鬥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gmail.com
狡兔三窟發報不辣閣: http://blog.roodo.com/scstw
跟上時代來噗浪:http://www.plurk.com/scstw
傳學鬥Facebook粉絲專頁:http://0rz.tw/qpBcX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
編輯室報告
誰輸誰贏大結局?現在誰還談ECFA?
【責任編輯/田育志】
批上ECFA羊皮的選舉辯論
早在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EU)、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等組織陸續成立後,全球經濟就已明顯呈現區域整合的趨勢;自09年開始,攸關台海區域經濟整合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話題不斷在台灣社會中蔓延,兩岸官方也為此進行數次協商執政黨認為這樣的協定簽署的確難以避免,但在台灣卻出現明顯的反對聲浪,於是促成了此次ECFA辯論。
整場辯論,朝野雙方的訴求確實十分明顯。馬總統強調,ECFA的簽署包含三項主要目標:
1. 減免關稅,未來台灣出口到大陸將不必負擔過重的關稅,增加台灣的出口;
2. 投資保障,未來台灣在大陸的投資將高達2000億;
3. 保護台灣智慧財產權,避免盜版的侵害。
而蔡主席則著重於ECFA簽定後所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
1. 增加的利潤經造成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財富重分配;
2. 過於急躁的政策將重創台灣的社會結構;
3. 應先與美日等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才能避免台灣在經濟上的主權喪失。
的確,一場辯論的目的無非是以言語鞏固自身論述,同時反擊對方。在ECFA辯論中,馬總統與蔡主席的針鋒相對固然精彩,然而,這場辯論最基本的目的應該是要扣緊ECFA的主題。遺憾的是,整場辯論除了上列各自表述的立場之外,有許多時間都繞著彼此的施政績效打轉。
說到這裡,不禁令人懷疑,這樣的辯論和選舉時期的候選人辯論究竟有何差異?
被操弄的辯論結果
在辯論結束之後,各大媒體莫不以大量的篇幅及聳動的標題報導辯論結果的輸贏,關於辯論雙方的表現與優異缺失,也不乏一些評論者精闢的分析文章,但是,這樣的輸贏判定,幾乎是立基於馬總統與蔡主席在辯論技巧上的運用是否得宜,而至於辯論內容的紮實程度,似乎不在主流聲音的考量範圍內。
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可以先由辯論進行的當下談起;身為平台的公共電視所扮演的角色意義何在?ECFA辯論的促成或許包含了社會環境的需要,抑或是在野政黨的要求,在為求公平公正的呈現立場,承接辦理的公共電視當然是不二人選,但是,以ECFA這種關係全體國民的重大公共議題,公共電視在整場辯論中只扮演了「消極」的角色,使辯論流暢順利進行,並未「積極」的藉由這樣的機會,在辯論中適時提醒辯論雙方對於ECFA主題的扣合,以達到舉辦辯論的最初目的。
再者,在辯論結束後,商業媒體對於ECFA辯論的處理手法,為了吸引閱聽人的注意,將重點放在馬總統與蔡英文兩人的輸贏,以大量的民調數據為自身的報導佐證,營造出濃厚的比較意味與勝負之別,這樣的「聚焦」報導,卻「模糊」了辯論的焦點,讓民眾似是而非的認同媒體的立場,以輸贏的角度來看待辯論,卻仍對ECFA本身似懂非懂。
如此,難道是整場ECFA辯論所欲達到的效果?公視運用資源舉辦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辯論,辯論結果到了商業媒體卻只淪於「輸」與「贏」的判斷,以及讓人眼花撩亂地民調數字消長;在媒體場域中,勝敗討論聲聲不絕於耳,這何嘗不是商業媒體的墮落思維戰勝了公共事務討論的一記喪鐘。
ECFA的本質
在ECFA辯論後,不論是辯論內容的失焦,或是後續媒體報導的手法,都很難相信民眾會因此而對於ECFA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若如同馬總統的說法,ECFA的簽定將會增加台灣的GDP,那實際影響GDP組成的民眾,不是應該有權利了解這些好處是從何而來的嗎?若如同蔡主席的說法,躁進的ECFA簽署將衝擊台灣,所以需要舉辦全民公投,那實際參與公投的民眾,難道不需要更對稱的資訊作出投票決定嗎?
然而,即使是再多經濟學者的論述分析,依舊不能完整的描述出ECFA的本質;這是由於,作為一個區域協定,ECFA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政治考量,更何況簽訂的對象是在政治立場上與台灣迥異的中國大陸?所以即便經濟學者們能研究統計出ECFA將帶給台灣哪些利益與損失,充其量只是道出了ECFA的經濟層面,如同多數贊成簽訂人士的立場。
同樣的,純然的以政治的面向,認為ECFA簽訂將影響台灣在國際上的主權地位,而抱持著反對的立場,也有失全面性的考量;不論是「台灣走向中國,再由中國走向世界」,或是「由台灣走向世界,再由世界走向中國」,都難逃政治與經濟共構的框架;或許經濟範疇與政治場域的交互作用,才是ECFA的本質。
誰輸誰贏?
總結而言,在ECFA簽訂大抵已成定局之下,這場辯論讓政治人物能各自表述立場,也讓媒體利用議題的新聞性加以炒作,而多數的民眾們,只有當政治人物或媒體拿它來炒作時,才將ECFA掛在嘴邊,但究竟對於ECFA本身有多少的了解?是否清楚ECFA影響的範圍?這些或許都不在民眾的談論當中。
ECFA辯論,在另一方面也凸顯了民眾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程度,當ECFA不再是媒體眼中追逐的焦點,不再是政治人物互相攻訐的工具,是否它的重要性也隨之消失?還會有多少人會熱衷於談論ECFA?一場辯論,如果真要判個輸贏,政治人物贏得了形象,媒體贏得了收視率、與閱報率,那民眾呢?
Our questions:
1. 你怎麼看待這次的ECFA辯論?有因此更了解ECFA嗎?
2. 若有機會可以讓你了解ECFA,你想透過什麼樣的形式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