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報主:傳播學生鬥陣
創刊日期:2000-09-05
發報頻率:
訂閱人數:3,28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報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1-03-24 05:00:00 / 報主: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公益聯播]用「愛」點亮「礙」的成長能量~「十方」需要您伸出愛的雙手,扶持慢飛天使
編輯室報告

台灣新聞媒體:「我好像發了一筆災難財!」

【責任編輯/簡旭伶

 

日本東北地區於前天(3/11)發生芮氏規模8.9級的大地震,號稱為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地震,同時,地震所引起的海嘯,更使日本東北沿海地區城市災情加劇,根據官方統計,目前死亡人數超過一千三百人。此外,靠近震央範圍內的福島核電廠,更發生反應爐氫氣爆炸事件,連帶的其他23號反應爐更陷入可能冷卻設備失靈的危機中,且部分含有輻射線物質的氣體被證實已釋放至空氣中,且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的住民,估計約達160人遭受輻射性物質污染。

 

日本大地震的新聞在第一時間被報導出來後,已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而鄰近日本的台灣媒體,當然不會錯過這場災難報導的華麗饗宴,馬拉松式的從事發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全天候鎖定如電影末日情節般的大災難。各家新聞台從不同的報導角度,堆疊足夠輪播、重播的新聞資訊量。

 

但在這看些龐大的新聞資訊量中,仔細回想,我們看到的是海嘯一波又一波襲擊農田、機場、民宅的畫面,在街道上載浮載沉的船隻、被大水沖斷的飛機機翼躺在泥淖中、一排又一排火燒車,以及電廠爆炸的畫面。再加上節奏急促的配樂與聳動標題,如「殺人海嘯」、「電影日本沉末?巧合、預言」、「2010情節再現」等作為背景,新聞報導頓時不再是報導本身,而像是一場主題、聲光音效俱佳的表演秀,帶領著觀眾屏息以待,下一波更血腥、殘忍的高潮。連續三天,獨家新聞畫面不停的傳入電視台,打上「獨家」戳記的是一個比一個更清晰、角度更好的海嘯、地震瞬間的畫面,彷彿災難永不止息。

 

記得2009年年底暄鬧一時的蘋果動新聞,各方專家學者都在討論以虛擬動畫模擬真實新聞的做法,是否妥切與必要?同時,譴責動新聞將犯罪細節逼真模擬的畫面有違新聞倫理。學者劉昌德曾為文〈模擬與圍觀他人的痛苦〉來說明若新聞以真實做為最高原則,那動新聞其實並沒有需要受議論的空間。相同的,若新聞媒體以傳遞真實作為風災新聞報導的最高原則,那麼畫面越清晰、視野越好的天災畫面,的確是多多益善。但是,情況並非如此,當我們在觀看越貼近真實的天災殘破的畫面時,那種不舒服的感受,就如同我們在看蘋果動新聞所模擬出的暴力畫面,甚至更具臨場感。如同Susan Sontag《旁觀他人痛苦》一書的封皮所寫:「旁觀他人的苦痛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邪淫趣味?」

 

即使台灣新聞媒體團隊遠赴日本,企圖傳遞更為真實的災區報導,但我們看到的還是充滿台式新聞品味的問話方式:「請問地震發生時,你害不害怕?你是特地在這邊(雷門)來祈福的嗎?」、「請問地震發生當時,你在做什麼?」或是「地鐵減班,是否會造成很大的不便?」等毫無意義的談話內容。

 

觀察日本大地震發生後連續三天的台灣新聞報導,發現總以本土為中心的台灣媒體,沒有比現在更為關心國際新聞了,即使前些日子發生的紐西蘭地震、中東政治風暴,台灣傳媒皆無投入此巨大的熱情。雖然不可否認地緣與文化的接近與熟悉感,是日本大地震成為重要新聞的價值判準。但是連續三天二十四小時的大篇幅報導,對某些電視台而言,甚至是當日唯一的新聞報導主題,疲勞式轟炸著閱聽眾,最後連日本A片女星是否罹難的消息都成為新聞片段。到此來看,不得不懷疑台灣新聞媒體報導的動機。

 

記者深入災區,那一連串嬉鬧式的問話方式,看起來就像Naomi Klein《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所說的,災難與資本主義的關係,即使書中所闡述的概念是藉由天災或人禍的發生造成社會的變革,朝去管制、私有化的脈絡前進,使越來越多的公共領域被私人財團給納為所有,意即災難成為少數人發財的利基。若僅拿災難與資本運作的關係來談,台灣媒體在這一波的新聞報導中,以他國災難做為背景,嬉鬧式的問話,反正事不關己!加上「世界末日」、「核電廠爆炸」、「我要活下去」等新聞框架,包裝、拼貼出具賣點的災難周邊新聞商品,跨越了災難新聞報導應有的分際,消費著閱聽人單純的同理心,與對新聞專業的信賴感。透過炒作,衝高收視率,達到資本的積累,同時,排除了經濟價值較低,但重要的台灣當地新聞,如:台中市夜店火災後續的責任歸屬問題。

 

然而,什麼是災難新聞的報導原則?從台灣多次風災的經驗累積下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曾研擬多項報導守則,內容包括:採訪應以不妨礙救災為原則、傷亡失蹤名單應以公部門或救難單位發佈訊息為準、提供正確專業的訊息、理性探討發生原因與責任歸屬、避免播出引起觀眾不安畫面、報導喪禮應事前經過家屬同意等。也就是說,在災難發生時,新聞媒體應負起社會責任,扮演守望環境的角色。

 

我們期待的災難新聞報導,應該抱持著同理心,影像畫面的取得只是為了加速救災,或提醒民眾防災,而不是搭配戲劇化的配樂與旁白,邀請民眾一起旁觀他人的痛苦。

 

Our questions:

1.請問您認為台灣在這次日本大地震的新聞表現如何?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2.請問就您的觀察,災難新聞報導還需要注意哪些環節?


媒大事
曠湘霞接任總經理,合法性有待商榷。
 
【責任編輯/田育志】
 
  上月26日,在公開遴選後,公視第四屆董事會通過新任總經理聘任案,由現任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曠湘霞接任新任總經理一職。對此,媒改團體提出聲明質疑本次遴選派任的合法性。
  
媒體改造學社與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28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雖然公視第五屆董事會仍未順利選出,但去年12月4日任期屆滿的第四屆董事會,未經適當法律程序而繼續延任,已缺乏正當性與法律授權,有違法之虞。如今又以「看守」之姿逕自遴選總經理,此舉不僅於法無據,也讓外界產生執政黨干預公視人事佈局的疑慮。
 
  對於這一兩年來的公視爭議,此次的總經理遴選事件,無疑是替第四屆董事會再添上一筆風波記錄。媒體教育觀察基金會董事長、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管中祥認為,目前最好的辦法是第四屆董事會主動總辭,迫使新聞局與行政院儘速展開新一任董事會的提名和任命,維持公視正常的運作,才能不負社會各界對於公視的期待與信任。
 
 
開滿茉莉花的Facebook
 
【責任編輯/田育志】
 
  這原本只是件地方性的示威,去年十二月,突尼西亞的一名菜販布阿吉吉因無經營執照被沒收蔬菜,無法可施的他最後決定引火自焚來表示抗議;雖然此舉激起當地人民的憤慨,但一開始的示威只限於當地,並沒有引起主流媒體的注意,直到有人將此事的來龍去脈登在臉書(Facebook)上,才讓這把自焚的火,迅速延燒到整個突尼西亞,甚至在兩、三個月之後,整個中東與北非地區乃至於中國等國家,都受到茉莉花革命的影響。
 
臉書在這場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如班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等文中,流露「新媒介帶來政治革命」的樂觀期許;又如同麥克魯漢提出「地球村」的概念,無遠弗屆的網路早將所有人連結在一起。
 
然而,對於這次革命過程的描述,卻有將臉書過度神化的現象,認為若非臉書,茉莉花不會如此的盛開。檢視革命真正的主因,是在於政府長期對人民的壓迫,才爆發民怨,臉書只是推波助瀾的工具而已。否則,過去中國改朝換代的革命,豈不是會因沒有臉書的存在,而讓我們一直活在同一個朝代的統治中?
 
 
參考資料:
 
劉昌德(2009.12.07)。〈模擬與圍觀他人的痛苦〉。《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1年3月13日,取自http://nccwatch.org.tw/story/20091214/54390
 
《公廣集團更換總經理,學界批看守團隊於法無據》(目擊者電子報第30期)
 
《深入中東風暴》(商業周刊第1215期)
綠林好漢媒來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gmail.com)。此外,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
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

傳學鬥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gmail.com
狡兔三窟發報不辣閣: http://blog.roodo.com/scstw
跟上時代來噗浪:http://www.plurk.com/scstw
傳學鬥Facebook粉絲專頁:http://0rz.tw/qpBcX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
推薦訂閱
好想再次擁抱媽媽@【陽光基金會電子報】
轉寄『2011年03月23日 第四三三期:台灣新聞媒體:「我好像發了一筆災難財!」/曠湘霞接任總經理,合法性有待商榷/開滿茉莉花的Facebook?』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