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旺中併中嘉,不應為了數位化而犧牲內容
【責任編輯/田育志】
旺旺集團旗下「旺中寬頻媒體」收購國內第2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商中嘉網路的爭議越演越烈;此併購案已於4月底獲公平會有條件通過,附帶11項限制,包括禁止股東交叉經營、禁止限制其他業者參與競爭等。下一關再闖NCC,屆時若闖關成功,仍須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相關單位同意,併購才算生效。NCC雖多次討論此案,但都未進入實質審查,日前(6日)已先舉辦聽證會,讓業者公開陳述意見,並針對有疑慮的地方進一步解釋、澄清,再提報委員會討論,做出決議。然而,在舉行聽證會前,即引發學者對於「言論集中」的憂慮。
併購不利節目多樣性,媒改團體發聲明
在聽證會舉行的前一日(5日),媒體改造學社、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就「旺中寬頻併購中嘉網路案」發表了共同聲明,表示此次併購案交易金額超過700億元,為過去5年來亞洲最大的媒體併購案。
併購案一旦通過,旺旺集團轄下所屬的有線系統訂戶,將提高至26.68%,而其所控制的頻道,將佔所有頻道總數的20%左右。主流媒體的所有權將更集中在少數財團之手,媒體勢力勢必更加乖張,為台灣社會民主埋下隱憂。
並且強烈呼籲NCC應對此案更加重視,希望旺中寬頻在併購時能滿足包含增加節目內容的多樣性、保障消費者權益、提高媒體員工權益以及改善影音節目的產製及消費環境等四點。其中,針對「多樣性」、「消費者及員工權益」這兩方面,提出由NCC提撥充分資源,委由主管機關、業界、消費者、員工及學者專家代表各1人,組成臨時的專案小組,共同研議,並循序報請NCC、行政院與立法院核定的建議。
聽證會現場,言論集中說法白熱化
然而,在聽證會當天,有關媒改團體提出的呼籲,並未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得到正面的回應。
台大新聞所副教授洪貞玲強調,這案件若通過,可能會帶來言論高度集中化問題。以媒體大亨梅鐸為例,當初要收購紐約第三家報紙案件沒有通過,代表著媒體集團壟斷言論市場的隱憂逐漸被重視。如今,旺中併購中嘉案遠大於當年梅鐸收購案的規模,是跨媒體、跨產業的併購案。如果把言論市場擴大到文化生活,這案子就不只是造成在各地擁有系統台,同時也擁有「內容」,必須思考這對民眾的影響。
相較於新聞背景的學者說法,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莊春發認為,目前旺旺集團並沒有這方面的疑慮,莊春發表示,旺旺集團旗下有報紙、電視和網路,雖然在國內媒體經營面應該是最大;但台灣多元發展的環境裡面,旺旺集團不過在新聞媒體發言市場占10%左右,台灣其他9家媒體集團在言論市場裡也一樣具有此比率的影響力。再從美國反托辣斯法文獻來看,旺旺集團在言論市場中仍屬低度集中。
這樣的論點,遭到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的質疑,認為應該使用德國計算跨媒體集團是否壟斷言論市場的計算指標「KEK值」,鄭秀玲指出旺旺集團併購中嘉後KEK值高達一四○%,KEK值超過三十%即達到否決標準,NCC應勇於否決。鄭秀玲也說,這場聽證會沒有消費者的聲音,建議再召開聽證會充分討論。
旺中對言論集中無正面回應
面對外界提出旺中併購中嘉在言論集中上可能造成的危害,旺中寬頻董事長蔡紹中在聽證會中,承諾若中嘉案獲得通過,將辭去中天電視董事長,並強調併購後,7年內將投資75億元資本支出,全面升級有線電視網路,並加速數位電視普及率,估計2017年數位機上盒滲透率可達80%。
相較於蔡紹中在數位化方面所開出的支票,針對「言論集中化」的回應,旺中僅承諾經營團體不兼任,且為避免中天董事長職務與與旺中董事長身分重複,若併購案通過,蔡紹中會辭掉中天職務。
但是,學者洪貞玲卻認為媒體併購案應考慮經營者人格和適任性問題,之前旺旺收購中國時報等媒體引發議論,也為這次的併購案增添了爭端。更進一步的來看,有線電視數位化部分,洪貞玲亦表示,看不出中嘉與旺中的規劃有何差別,目前仍無法斷定需要新經營者入主,才能推動台灣數位化發展。
數位化固然重要,內容面更要打好基礎
6日的聽證會過後,各界對於旺中併購中嘉案的疑慮不減反增,除了聽證會出席的成員,通傳會七位委員只有一位出席,消費者代表則完全缺席。造成出席比例有疑慮之外,從發言時間來看,業者是以「小時」計,發言長達兩三個小時,而學者與媒改團體卻是以「分鐘」計,最長不過十分鐘,不論發言內容為何,都在業者的冗長發言中被模糊了焦點。
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在8日的投書中以水和水管的關係來比喻,節目就像是水質,有線電視的傳輸只是水管,對於民眾來說,喝的是水而不是水管,需要著重與改善的重點是「水(節目品質)」本身,若不能改善節目內容,就如同馮建三所言「名嘴數位後,就不是名嘴了嗎?」。
可見不論併購案是否有旺旺集團陸資介入,又或能否在幾年後達成數位化的高普及率,問題都是台灣媒體產業對內容層面的重視,始終被業界所忽略。作為政府機關或是NCC,不應只注重技術方面上的承諾。在科技進步是必然的趨勢下,決定成敗的將是內容!
Our Questions:
1.你最近有在關注旺中併中嘉的議題嗎?你是否對這議題有興趣?
2.對你來說,數位的畫質與有品質的內容哪一項比較重要?為什麼?
媒大事
臉書欲蟬聯王位?關鍵仍在以客為尊
【責任編輯/陳俞佐】
全球社交網站龍頭臉書(Facebook),究竟還能給予各地用戶哪些服務?由於部分民調顯示,許多世界各地的臉書會員已逐漸退出臉書的使用,這樣的經營瓶頸,使得臉書傳出將擴大服務範圍的消息。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臉書的新目標將是成為視聽娛樂中心,預計將於九月提供音樂串流服務。此項新目標,我們或許可從商業利益及消費者需求兩方面觀察之。
為增加並強化現有用戶的使用習慣及黏著度,臉書正積極與各娛樂服務業者及供應商洽談整合工作,希望發揮做為全球最大社群網站的群眾集結功能,並企圖結合其他業者在各自領域的專業,以確保競爭優勢,如遊戲廠商可望藉臉書的品牌效應,提升軟體消費的會員人口總數。最重要的是,消費者在臉書上就能享受多樣的娛樂服務,使得上臉書聽音樂不只是個習慣,在其合作平台上,一個share一個like,就能讓聽和分享更為便利,達到「三贏」綜效。
臉書當紅的態勢,連帶商機滾滾而來。然而,經營者在創新服務、拓展藍圖之時,必須考量到以平台作為媒體中介,必須禁得起幾項考驗。首先是介面外觀的問題,整合平台不應只有功能並陳,檯面上的資訊亦須兼顧標籤,及說明應簡明易懂、同時容易搜尋。因為個別種類的娛樂資訊大多各有專業經營平台,各自擁其市場利基,如Youtube的影音功能。
其次是關鍵的隱私權問題。當用戶可以用同一組帳號、密碼瀏覽及分享多個網站的資訊,這組帳號對用戶而言是相對重要的,若臉書未能提供同樣有保障的個人資料保護措施和防駭機制,萬一資料外洩,所帶來的電子危機無疑是相當可怕的。
此外,在分眾化及個人化的趨勢之下,臉書的種種變更及設定也需要更彈性及多樣的選擇,套裝式的強制安裝及改變只會讓許多用戶感到不適,無益於增加黏著度,反可能降低使用頻率。
臉書的動作頻頻,反映出媒體市場競爭之激烈,雖然未見其合作成果,但若能總以消費者思維為考量,仍是值得期待的。
綠林好漢媒來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
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gmail.com)。此外,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
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
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
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
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
傳學鬥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gmail.com
狡兔三窟發報不辣閣: http://blog.roodo.com/scstw
跟上時代來噗浪:http://www.plurk.com/scstw
傳學鬥Facebook粉絲專頁:http://0rz.tw/qpBcX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