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南方電子報
報主:南方電子報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14,258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南方電子報報
南方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南方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1-09-27 05:00:00 / 報主:南方電子報
[公益聯播]支持目睹家庭暴力兒童的心靈重建工作
主題文章
※「南方」歡迎各界投稿,投稿信箱為editor@esouth.org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投稿信箱。活動訊息請寄到south@esouth.org

記一個都市計畫與祖父的吉野驛貨運行

作者:稻香路(「吉野驛站前」部落格

◆前言

祖父是民國11年在苗栗出生的客家人,年幼時就跟隨大家族到了花蓮務農,那是日本人鼓勵西部台灣人移民至東部拓墾的時期。我們現今在稻香路上的家,當時是一位日本人所營業的雜貨店,旁邊就是舊吉安火車站(日時稱吉野驛),所以稻香路算是這一帶熱鬧的街道。後來日人撤退,雜貨店經過好幾手,便宜賣給住在馬路對面一戶務農的客家人,亦即我祖父母,祖父自此用以作經營吉安鐵路貨運代辦站。

民國69年,舊吉安火車站正式廢站、拆除,稻香路逐漸沒落人稀,縣政府卻在此時計畫拓寬稻香路。祖父於民國89年病逝時,房舍前廳的地目已經被縣政府變更為道路用地,全家卻無人知情,直到98年夏天收到徵收說明會通知。由於拓寬計畫充滿不合理,我們一家開始四處陳情盼望緩拆。

隨著經濟轉型、時代變遷、舊吉安站的拆除,稻香路底成為安靜的廣場,貨運行及火車站的歷史逐漸被人遺忘,但自1930年矗立至今的老房子及週遭的空間卻是家族的記憶,也是吉野移民村的文化歷史遺跡。無奈今年五月,儘管未領補償金,我們仍收到了縣府要求限期拆除的公文,祖父的老貨運行也將就此消失。



◆陳年計畫誤謬   今已無人能擔當

稻香路在三十年前的都市計畫中預計要拓寬成15米,礙於經費,直至98年才執行,然而拓寬理由早已不存在。或可說,這個計畫從沒合理過。

民國68年,都市計畫開始進行規劃,舊吉安車站則於69年廢棄。都市計畫在70年公告實施,規劃圖上的稻香路終點卻仍標示「火車站」,至今三十年來,都市計畫書都沒有針對火車站遷址一事進行道路系統檢討。舊站拆除八年後,修正報告仍寫著「計畫道路通往稻香火車站」;十六年後,雖再修正為「稻香火車站舊址」,站名卻依舊錯誤,令人啼笑皆非。

車站拆除後,稻香路盡頭成了禁止通行的鐵路,極少車輛行經,祖父家門前如同停車場一樣寬闊且靜僻。此段路寬約13米,政府預計拓寬成15米,為此區區2米必須拆掉祖父80年歷史老建築,連縣政府的文化資產委員會的委員及承辦員們都覺得可惜。村長、鄉長、民意代表及各行政官員皆知計畫問題所在,卻只能遺憾地向我們表示:都市計畫形同法規,公告實施後一定要照做。我想,是沒有行政機關願意承擔變更計畫的龐大責任吧?

◆「強制拆除」如何發生在民主法治國家

民眾若對都市計畫有修改建議,可以在「通盤檢討」的「公開閱覽期間」內提出。問題是,都市計畫將近10年才通盤檢討一次,提建議的機會極少;另外,「公開閱覽」指的是將公告貼在鄉公所、村辦公室佈告欄,民眾可進入公所要求翻閱報告書。但一般人不太注意這類公告,政府更不會主動通知土地可能充公的民眾來看報告書。而現今的鄉村地區鄰里關係漸疏,村民互傳消息的機會有限,加上鄉村高齡化情形嚴重,如我祖父母這樣的民眾,就算有耳聞拓寬,也不見得了解自身權益將受損,更不可能曉得如何去建議修改都市計畫。

「土地徵收」這件事本身,也完全沒有公民監督機制。所謂的「徵收協調會」旨並不在協調,而是當協議不成,政府便可依「土地徵收條例」進行強制徵收。稻香路拓寬案在98年的協議會當天,便是支持、反對民眾意見紛紜,一小時之後,主席(鄉長)便裁示「協議不成立」,依法辦理徵收。於是,即使住戶拒領補償金、死守家園,政府都有權力派怪手和警察來執行強拆。

◆被濫用的「以發展之名」

我家是拓寬工程終點前最後一戶,因此陳情盼望縮短工程,保留最後約50米不施工,但鄉公所屢次於公文中辯稱,若未執行拓寬將「阻礙地方發展」。僅是工程縮短50米,何來「阻礙發展」呢?反觀,充滿歷史文化的「吉野驛」舊址地景將在毫無意義的拓寬下消失殆盡。

這樣濫用「發展」一詞的工程,使得我們看不見都市計劃的功能。而儘管強制徵收的爭議滿天,仍有居民認同「寬心順從政府的決定」是唯一辦法。然而,越是偏鄉地區,政府計畫越是疏漏百出,更需要公民團結監督。缺乏發展的花東地區,以「發展」為名的開發建設已如雨後春筍,如何提升公民和政府素養將是關鍵,否則再大的工程建設,都將只是少部分人獲益,何況那可能是以壓迫、犧牲所換取得來的利益。




拓寬案說明

(原文刊登:地球公民基金會第12期通訊)


[瀏覽 / 轉寄]

◆延伸閱讀:

【連署】喚醒被遺忘的車站--留下我們的吉野驛廣場

第一移民村的記憶--守護吉野驛廣場(munch)


推薦訂閱
社工組@【深耕部落報】
2011猶太教育專題講座記錄@【阿爾法兒童讀經電子報】
主題文章摘要:

這樣濫用「發展」一詞的工程,使得我們看不見都市計劃的功能。而儘管強制徵收的爭議滿天,仍有居民認同「寬心順從政府的決定」是唯一辦法。然而,越是偏鄉地區,政府計畫越是疏漏百出,更需要公民團結監督。缺乏發展的花東地區,以「發展」為名的開發建設已如雨後春筍,如何提升公民和政府素養將是關鍵,否則再大的工程建設,都將只是少部分人獲益,何況那可能是以壓迫、犧牲所換取得來的利益。
本文責任編輯:周馥儀 )

活動訊息:
 

    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1年度製作大戲
【迴夢‧Lalaksu】

迴盪的生命樂章,在那個年代慢慢變了調。

夢境,也不是真實的 ----

故事大綱:

《迴夢Lalaksu》在描述一段為追逐理想而執迷不悔的人生際遇。一個族群先覺者在自我發現、自我價值的尋找過程中,如何發揮人性最大、最質樸的光輝。

本劇是以阿里山鄒族先覺者高一生的生命故事為借取,並以音樂文學的樂舞展演概念呈現。希望能表達出對族群先知的一種禮讚,藉以紀念高一生短暫的生命光景與歷史永恆。

高一生所創作的歌謠中,再再地融入了對土地、山川、族人與親人的愛。他將所有的深愛都寄託在歌聲之中;一生一世、愛與被愛。

迴夢Lalaksu》有愛有恨、欲悲還喜;《迴夢Lalaksu》是紀念過去的悲劇,也是為了營造未來的喜劇。

【註】Lalaksu是鄒語杜鵑山的意思,「杜鵑山」位在特富野部落東方,地處高家的耕作地;是部落族人出征與狩獵的必經之地。Lalaksu也是高一生在獄中寫下的一首歌,歌中傳達著對遙遠家鄉的無限思念……。

時間:
2011/10/1至10/10
地點: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東2館 三連棟(台北市八德路1段1號)    

製 作 人:平珩
導 演:李小平
副 導 演:蘇清喜
編劇顧問:王友輝
編 劇:瓦旦‧督喜
編 舞: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技術總監:郭樹德
燈光設計:黃祖延
影像設計:陳明和
舞台設計:陳瓊珠
舞台設計執行:不舞‧阿古亞娜
音樂設計:鄭捷任
服裝設計:朱家蒂
特別演出:高蕾雅
演  出:原舞者 舞團

購票方式:兩廳院購票系統

洽原舞者莊小姐  03-8642290



【講座】
NEW 社發講座:侯孝賢導演主講「電影文化工業 美學與社會發展」(9/29)
NEW檔案‧顯像‧新「視」界─陳澄波文物資料特展暨學術論壇(10/7截止報名)


【活動】
NEW 「政府公共事務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討會(9/28)


【徵件】
NEW   「大手牽小手 共讀綠繪本」環境教育課程 歡迎申請

南方電子報

歡迎加入南方電子報粉絲
<!-- Facebook Badge START -->
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 Facebook Badge END -->
南方電子報
出刊日期:2011/09/26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日
執編周馥儀 邱月亭
顧問張育章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
陳豐偉
編輯部信箱 :: 首頁
訂閱∕退訂南方電子報
姊妹報:
南方人文報
閱讀來稿:
blog 模式∕南方文章海

轉寄『【南方】記一個都市計畫與祖父的吉野驛貨運行(稻香路)』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