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東海岸評論
報主: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9-07-17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227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東海岸評論報
東海岸評論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東海岸評論
發報時間: 2009-11-12 16:00:00 / 報主: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本期目錄
【小編打報告】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
【近期活動】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畫作、文件展
【展演文件】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
【展演文件】我看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
【近期活動】第一屆東岸故事劇場節:秋天有戲Part3《流浪記》
【友好推薦】再拒劇團09年度東海岸創作巡演《黑暗 潮》
發刊辭

1989年6月5日,一份黑白印刷、16頁的騎馬釘半月刊《東海岸評論》,在花蓮展開此後長達十八年,以書寫與言論,對東部發展提出最鏗鏘有力的建言的出版歲月。期間曾獲行政院新聞局綜合類雜誌金鼎獎(2002)、人文類優良雜誌金鼎獎(2003),且入圍金鼎獎三次、推薦獎一次,這份邊陲發聲的地方刊物,伴隨時間的積疊,逐漸豐厚起來。然而,出版環境的衰退,製作經費的拮据,2007年12月發行第215期後,雜誌宣告停刊,其後將雜誌發行權捐贈予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期待我們積極尋求再生的力量,透過另一種書寫形式,承先啟後,凝聚更包容的集體意識。

三年後的今天,基於對這塊土地不止的摯愛,及對生活週遭深切的責任感,我們承接楊校長的期許,以網路媒體形式復刊《東海岸評論》,堅守客觀理性之地方媒體角色,從社會、教育、環境、心靈、文創、旅遊等六大面向,傳播、記述、評論發生在或關係東部的活動及時事,致力營造東部為更加成熟的公民社會。

我們懷抱「時事產生評論,評論改造社會」的理想,對這片遼闊無盡的山海,投以責任、言論、書寫的微響,期待為東部的美好持續激起回聲,並立足於此,瞭望這島嶼的可能性。因為,我們愛這塊土地。

 


閱讀我們
編輯室
發行人:林喬祥
總編輯:陳雅玲
主 編:吳思鋒
執行編輯:江珮瑾
行政編輯:尤小貞

歡迎投稿

從社會、教育、環境、心靈、文創、旅遊等六大面向,

傳播、記述、評論發生在或關係東部的活動及時事,

請隨文附一至三張圖片,寄至space.east@gmail.com。

東海岸之友_招募中

每一分錢都可以不只是錢,

而是提升文化環境的基石,

您的捐款讓美好化為可能。

我們相信,一個人的力量或許薄弱,但只要累加多人的力量,為共同的價值與目標努力,必定會對社會帶來強大的改變力量。

為了建立過去18年215期《東海岸評論》的數位典藏資料庫、籌募持續發行網路版《東海岸評論》經費、辦理東海岸評論獎及其他相關公共參與、藝文活動,希望您認同我們的理念,加入東海岸之友,透過捐款及參與活動和我們一起努力。

您所捐的每一塊錢將不僅是一塊錢,而是讓東部社會文化環境變得更加美好的基石。

※ 感謝您的支持,歡迎以「定期定額捐款」、「單筆單次捐款」等方式加入東海岸之友。請填寫捐款單後回傳本會,或憑郵政劃撥方式完成捐款,相關事宜請電洽(03)8334545詢問,謝謝。

基金會全體董事 邀請您!

董事:林喬祥、高繼文、黃啟嘉、張政雄、田一成、吳國政、黃正岳、張秉正、孔繁錦、楊隆翔、巴奈‧母路、張若然、曾泰源、黃忠義、王廷升、楊傑、陳建明、郭同慶、李明憲、吳東明、江躍辰。

文件下載: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捐款授權書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劃撥單




關於花蓮的電子報
黑潮
大王菜鋪子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
(右邊攔中間處可填mail訂閱)
璞石v.sO'rip
(請以寫信或留言方式訂閱)
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
※歡迎來信提供連結
[公益聯播]中正、萬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小編打報告】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
【小編打報告】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
圖:Meico;文:peggy

與藝文相關的活動主要是由思鋒扛著,我只要活動的時候當公主招呼客人、打雜就好 (因為我三八又愛四處找人聊天的個性,所以自封是公關組的小姐,戲稱自己是公主)。

什麼是藝術?我完全不懂。

至於管錢的部份,當然得靠我們會計小貞的精打細算,提醒我們這些只懂得花錢不懂得賺錢的人,「你/妳們再不省一點,基金會的老本都快花完啦!」。

講到錢,執行長雅玲姐跟董事長高醫師,楊校長還有整個董事會都很頭痛。

大家不是不知道,在台灣任何地方辦藝文活動都等於燒錢,更何況是在相對於台北、高雄都會區的花蓮,東海岸評論雜誌停刊真的是不得不。不過,雅玲姐和高醫師還是堅持基金會一定要有人,沒有人,怎麼能成事?也堅持一定要有空間,沒有空間,怎麼聚集更多的人?
【小編打報告】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
 
感謝高第藝術玻璃的大力支持,把他們在市區林森路上租的一棟樓,便宜地租給我們,也感謝有花蓮就服站綠蘿的協助媒合,今年10月,我們又多了一個音樂領域的生力軍-Johnny。

講來講去,我們好像還是只會燒錢…,其實,不是這樣的。

98年雜誌停刊後,董事會認為總是靠捐款或者申請補助終究不是長遠之計,隨便一個天災人禍發生,藝文團體的捐款跟補助,一定被擺在最後。

董事們不斷討論,到底要怎麼在不違背基金會理念的前提下,既能堅持傳遞藝術文化之美的理念,又能促進地方發展?討論很久,97、98年決定投標、經營、管理花蓮創意文化園區,試著從文化創意產業面向找答案。

結束園區的營運,今年4月搬到林森路之後,開過無數次討論會議,我們還是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規劃才好,想半天,拍板定案的是:「依基金會人員的興趣與專長,在各自的位置上,做跟基金會理念相合的事。」

募款的募款、思考的思考、辦活動的辦活動、管帳的管帳、新手的還在摸索,唯一相同的是 ─ 大家都在摸索中學習思考,努力幫自己的興趣還有基金會的未來找出路。

冥冥中好像有股力量在幫助我們這群找路的人。
【小編打報告】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
一個又一個來自花蓮在地、台北、香港、澳門等地的個人和團體,慢慢地加入、支持我們,在新象社區交流協會、林森路210-2號、聲子藝棧、璞石…生出一個又一個的活動…。

扯遠了,要說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一定要講回來基金會同時想為花蓮地方發展努力、讓基金會自立自強的念頭。

一開始是雅玲姐提出的。

 
本身就從事藝術創作的她,帶著我們盡情想像,怎麼讓空間活起來?如何營造一個能建立心與心之間關係的空間?或者至少是一個平台,能讓人與人、人與藝文在此相遇?甚至於,將來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讓花蓮在地的藝文工作者展售、展演作品的空間,讓藝文工作者生活、經濟無虞地專心投入創作?

心關係工坊,就這麼誕生了,它並不是一個純商業藝廊,勉強只能說像是實驗藝廊那樣的空間。
【小編打報告】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
 
因為雅玲姐擔心:「國外真正保護藝術家的藝廊至少都有百年的歷史,基金會、心關係,能走那麼久嗎?」。
 
所以今年五月,心關係的第一次畫展「大山野果紅」,定位在先跟花蓮在地藝術家交流、對話的位置,讓藝術家聚集、討論、蒐集意見後,雅玲姐就去忙別的事情了。

我在猜,雅玲姐不是不想做,她是不確定這麼做到底對不對?是她個人的意念在主導,還是花蓮真的需要這樣的藝文空間?她需要暫時離開這裡,去別的地方找答案。

答案,可能跟藝術本身的魅力有關。
【小編打報告】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
從小在花蓮出生,12歲就開始揹著畫架跟老師到太魯閣寫生的善宏,一直到現在仍堅持創作,一直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心中的風景,從寫實到抽象,不只有他家人、姐姐善薇的支持與陪伴,更吸引了曉蕙、孟威、淑玫、雅玲(erin),一起來幫他辦展。
 
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是一群人一起生出來的。

參與這生產的過程,我覺得很不可思議!藝術是什麼?為什麼可以讓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牟善宏是誰?現代曼陀羅是什麼?抽象藝術是什麼?為什麼連草稿也可以拿出來展覽?…

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浮在腦海,我找不到答案,只好一天到晚寫信、打電話煩參與這次佈展的人們,可是大家都跟我說,只有真正看過善宏畫作、對藝術產生共鳴的人才知道答案,我在猜,觀看者是不是最接近答案的人。
 
我想,每個來看畫的人都是老師,拜託大家有空就晃過來看看啦~教教我這個一點都不懂藝術,還在藝文團體裡工作的笨蛋吧!
 
【近期活動】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畫作、文件展

【近期活動】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畫作、文件展
 
點、線、面

三角、四方、圓的構成

部份、大塊的色彩覆蓋

裡面和外面

欲言又止的是
 
現世生活焠鍊出的


【近期活動】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畫作、文件展
 
現代曼陀羅的創建
 
是靈魂與靈魂的會遇
 
展覽時間:2009.10.24~2009.11.29 每日10:00~20:00,週一公休
展覽地點: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
主辦單位: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策展人:心關係工坊、劉曉蕙、溫孟威、張淑玫、陳雅玲
聯絡方式:03-8334545
E-mail : pt2117@gmail.com

展覽簡介:
一個12歲就開始背著畫架到處寫生的男孩,試圖在現世生活的脈絡中,將內在與外在時空結合,創建出他的現代曼陀羅。

而這靈光的暫存不捨塵封。

期盼能透過展示壓克力畫作、草稿、詩、電腦輸出等作品,分享創建歷程中的吉光片羽,召喚四方的靈魂於此會遇,交換,內在經驗的顯現瞬間。

作者簡介:
1971 生於台灣花蓮
1994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展覽及獲獎:
2009 大山野果紅創作計畫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心關係工坊
2009 《對話---藝術男女》 維納斯藝廊‧花蓮港1-1倉庫美術館
2007【真實與抽像~牟善宏2007個展】 文建會花蓮創意文化園區(藝術家客廳)
2007 『生命樹~夏之卷』畫展:牟善宏2007個展 時光二手書店/ 網際網路
2006 「浮生心印」牟善宏個展 中華新時代協會花蓮分會
2006 【浮生心印】系列詩畫展 網際網路
2000 「漂流木裝置藝術展」 松園別館 花蓮
1992 「雙年展的另一種看法」聯展 伊通公園 台北
1990 花蓮縣美術家聯展 文化局展覽館 花蓮
1988 花蓮縣美術家聯展 文化局展覽館 花蓮
1991 國立藝術學院系展多媒體組第三名
1987 台灣省 「主席杯」水彩寫生比賽入選
1986 台灣省東部地區 「畫荷比賽」首獎
1985 國泰人壽全國水彩寫生比賽第十 一屆銀牌獎
1984 國泰人壽全國水彩寫生比賽第十 屆金牌獎

※歡迎對善宏畫作感興趣的朋友們,到心象藝術的部落格逛逛。
【展演文件】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
【展演文件】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
圖:小蕙;文:小威

二00九年九月的一個午後,我走進牟善宏的居所,面對的是一張張光彩奪目的作品,令人震撼的視覺衝擊,穿透世間種種俗物,重重鎚擊我的胸膛,魂魄激動不能自已,我許下一個決定:有一天我要收藏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我要把它擺在起居室以便我每天可以看到它,提醒我有另一個次元的存在¬¬---光的居所。它是一張作文稿紙,約三十五公分乘二十五公分,他在字格裡用水性彩色筆填上各種顏色。

牟善宏用他自己創造的曼陀羅來取代西藏佛教的傳統曼陀羅形象,這是他為了突破自我生命困境所做的奮鬥,以在世的觀點來看牟善宏又一次的被現實擊倒,但是他的精神奮鬥卻是慘烈而光彩的。(繼續閱讀
【展演文件】我看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
【展演文件】我看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
圖:Mecio;文:陳雅玲erin

學術界認為生命可以以多元的形式來界定,但在現實裡有多少空間或位置是留給像牟善宏這樣的藝術家?

在生命的現象中,藝術家獨異的展現如飛蛾般撲向熊熊烈火並且義無反顧,最終將「自我」幻化成點、線、面與色彩,幻化成光一般的存在 - 透過一張又一張的隨手可得的紙張創作了無數的手稿畫,這是藝術家在現實世界裡僅能擁有的反擊力與活著的一絲尊嚴,在一張張圖稿中藝術家就像國王也是先知者,這是我在牟善宏身上看到的光亮,有時絢麗到使我無法逼視它,因為那是在慘烈裡長出來的玫瑰,它美極了但針刺卻是直直刺進我的胸口,得承受這股無法躲避的痛感。(繼續閱讀
【近期活動】第一屆東岸故事劇場節:秋天有戲Part3《流浪記》
【近期活動】第一屆東岸故事劇場節:秋天有戲Part3《流浪記》
蕭紫菡和她的流浪樂手們《流浪記》

「我相信每種藝術最初都是從一個小房間的距離開始的。」初次見面的吉他手南瓜這麼告訴蕭紫菡。於是,一群相信這樣短小卻不輕薄的力量的樂手,與她組成流浪團。她要用那些體內蟄伏多年的現代、爵士、佛朗明哥……,在流浪樂手的聲音包覆之中,跳出你渴望卻不敢觸碰的內在靈魂。向世界宣告:無論旅程還要走多久,哪裡能跳舞,哪裡就是家!

場次:11‧28六pm7:30、11‧29日pm2:30
地點:聲子藝棧展演廳(花蓮市博愛街199號)
票價:一般/單場150 元;學生/單場120元
購票地點: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心關係工坊(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
璞石咖啡館(花蓮市明禮路8號)
聲子藝棧(花蓮市博愛街199號)
電話:03-8334545 or 0963028607吳先生
【友好推薦】再拒劇團09年度東海岸創作巡演《黑暗 潮》
【友好推薦】再拒劇團09年度東海岸創作巡演《黑暗 潮》

一個前往東海岸尋找鐘聲的年輕人,探索人與信仰、自然的關係
他在這趟旅程中,思索一個古老的提問:
何謂一個自由的人?

這將是一段想像的旅程。
背景,是波瀾壯闊的太平洋,一面廣闊無邊的鏡
而旅程的終點,則是想像與現實的交界

演出日期:11 / 13五、11 / 14六晚上7:30開演
演出地點:紅酒 B1廠in花蓮創意文化園區(花蓮市中華路144號 03-832-7105)
購票地點: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心關係工坊/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
璞石咖啡館/花蓮市明禮路8號
聲子藝棧/花蓮市博愛街199號
票價:
一般250元,學生200元,團體票180元(乙次購買五張以上)

創作群:
導演&音樂設計/黃思農
演員/王瑋廉
舞台監督/劉永菱
燈光設計/雷諾
舞台設計/陳佳慧
服化設計/彭郁勻
製作人/魏念祖
公關/黃泊毅
網路宣傳/邱怡禎
平面設計/sara(吳翠)
題字/吳達

推薦訂閱
米蘭小鎮挽蔥趣.樂忘齡@【大林藝文生活報】
認識及防治不速之蛙-斑腿樹蛙@【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電子報】
轉寄『【東海岸NO.5】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