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公寓加電梯,下樓不再路迢迢─崔媽媽網路通訊─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25,2016老舊公寓加電梯,下樓不再路迢迢
2015.1.22 崔媽媽基金會
位在士林區三玉段的一處雙拼公寓,在一樓樓梯間放置了三架輪椅,總讓初次踏入公寓的訪客嚇一大跳,亦不禁揣想這邊居住的都是怎樣的人。 每2.6戶,就需要一架輪椅「這裡住的都是老人家啦!」住在五樓的張伯伯表示,這裡住戶都是從年輕就住在這邊,現在年紀大了,行動多已不方便,上下樓梯需要家人協助,因輪椅搬運費力,只好統一放在一樓,下樓之後再坐輪椅出門。仔細一算,扣除一樓為獨立出入口,二至五樓僅有8戶住戶,平均每2.6戶,就需要一架輪椅。
「以前年輕的時候,每天把爬樓梯當運動,但現在年紀大了,漸漸爬不動囉。我還算是身體比較硬朗的,我樓下4樓的住戶,爬一次樓梯起碼要花半個小時,中途還要停下來坐在階梯上休息。」在旁人聽來備覺艱辛的上下樓路程,張伯伯說,就算如此,他們仍然很堅持時不時要下樓走走,因為「整天關在家裡,人會生病的,所以就算不好爬,我們也還是要堅強!」不過,張伯伯也提到,因為大家一年一年的老去,能再這樣堅持又堅強的爬樓梯也沒幾年了。因此,盡快擁有一部電梯,成為住戶間共同的心願。
人口、房屋雙高齡張伯伯的案例並非唯一:根據臺北市社會局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在今年8月底已達到臺北市總人口數的13.85%;而內政部營建署之數據顯示,臺北市房屋在103年第3季總量為882,664戶,其中有50多萬戶的房屋屋齡超過30年以上,約佔全市房屋數量的57.9%。 這樣的數據顯示出臺北市已成為無論在人口年齡或房屋年齡均高度高齡化之城市,而對應到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問題是:早年建造之四、五層樓高的公寓,均無裝設電梯,當年購屋的中壯年人口,經過數十年時光流逝,現多已年齡老邁、行動力大不如前;許多居住在高樓層的長者,因為上下樓梯不方便,行動範圍只好限縮在居住的樓層中,像隻螃蟹般只能在橫的空間水平移動。 找回垂直路權如何找回垂直的路權,不在被拘限於水平的空間?目前改善老舊房屋的方式有三:
其中,想擁有一部電梯,可透過整建或重建的方式,但由於重建相較整建而言耗時更久,並非所有的住戶都能夠等待到重建完成之日,而且對於一些重感情的老住戶而言,重建拆除的不僅僅是建築物而已,更包括在此地生活的過往回憶。 因此,對於建物結構仍然良好,僅缺乏電梯的社區,建議採用整建的方式,可帶來下列好處:
補助方式看這裡有鑒於居住在老舊公寓的民眾對於電梯的需求日高,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自民國99年起,針對老舊公寓裝設電梯提供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補助;新北市自民國100年亦推出相關補助,雙北迄今皆仍持續推動此補助:
整建維護推動之困難整建維護所需時間較短、資金較少,理應比重建案件容易推動,然就臺北市來說,許多社區在獲得補助核准後,仍無法順利進行下去,綜觀各案狀況發現下列因素:
其中流程繁瑣與審議機制建立中兩個因素,對於申請者而言最為困擾,容易讓住戶好不容易整合好的意願受到影響;而若為上述原因的1~3點,建議社區民眾提出申請前,住戶間能先進行良好的溝通討論(請參考下表),盡量對裝設電梯一事達成一致共識,以利節省日後申請補助之時程。
臺北市已有三起成功案例目前,上面案例提到的士林區三玉段和另一起北投區振興段的申請案核定事業計畫書,待請領第一期款與申請建照後便可開始動工;而在中正區,更有一案已進入完工階段,電梯本體已裝設完成,僅剩細部工程尚在施工,預計在今年底明年初便可完工。相信電梯完工後,勢必能改善年長者日常生活的行動力。
這三起申請案能夠成功的共同特徵為,住戶間對於加裝電梯一事,均有高度的意願,彼此間都相當積極;這樣的申請成功,也激勵了周邊鄰里的鄰居,在訪談中,士林區三玉段的張伯伯曾提到,拿到核定公文的當天,耐不住心中的激動情緒,立刻帶著公文到附近公園跟鄰居們分享,鄰居們都跟著一起開心,還相約好完工的時候要一起來搭電梯! 為持續改善老舊公寓的生活機能,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歷年均有針對老舊公寓加裝電梯提供補助,現103年度整建維護補助的申請截止日為12月31日,提醒欲申請之民眾把握申請時限,如有相關問題,亦可來電崔媽媽基金會(02-23658140#233 蔡小姐)洽詢。 ◆「崔媽媽基金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