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
報主: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創刊日期:2013-11-21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22
官網:
http://www.community-taipei.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報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4-15 16:00:00 / 報主: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本期目錄
【編輯室手札】
【他山之石】We Own the City 我們,擁有城市嗎?
【他山之石】311福島核災3週年─日本福島青年來臺 透過美食與傳統工藝分享 延續地方文化
【社造專文】行政社造化──讓區公所成為社造中心
【在地觀察】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中心分享】社區與學校共創樂齡學堂
【活動宅急便】
【關於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中心報馬仔

飛舞的線條-社區高齡長者集體美術創作展

透過展覽與創作課程共同進行的方式逐步呈現每一堂課的創作成果,亦傳達了高齡學習課程的延續性 點我看展覽資訊

中心報馬仔

--------------------

社造中心102年社造點展覽

14個社造點引爆臺北市社造的另類可能

中心報馬仔

中心報馬仔中心報馬仔

 

 

 

社區資源互助平台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03年度藝文補助申請第2期

公告單位:臺北市文化局

申請日期:自102年11月1日起,至103年4月30(三)日止

相關連結

-------------------------

103年度社區健康營造計畫

公告單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局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103年12月20日止

相關連結

-------------------------

103年青年政策論壇主持人培訓

公告單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報名日期:自103年3月14日起至103年4月19日止

相關連結

 ------------------------

103年度環境教育終身學習護照推廣計畫

公告單位:行政院環保署

申請日期:自103年3月1日起至103年10月31日止

相關連結

[公益聯播]【愛心募集】動物照片大募集
【編輯室手札】

社區中的創意,總是在不經意中發生。

當創意想法被醞釀出來,還需要規劃執行方案讓它更加具體化,但這一切來自於追求生活的美好。社區創意行動之始來自於初衷,使之能發揮由下而上的力量,創造更多新的可能性。

透過他山之石來了解新的創意想法與經驗,像是來自福島的青年,如何藉由推廣文化資產來達到老人照護,並安撫災後的心靈;荷蘭阿姆斯特丹的CITIES基金會出版的”WeOwnTheCity”一書中,收錄阿姆斯特丹、香港、紐約、莫斯科與臺北五地的都市行動者的社造案例,雖然這些經驗來自不同時空,卻能夠激發我們思考社區未來的藍圖。

臺北具有豐富資源的場域,在此脈絡中城市也正在進行許多創意方案,本期文章有臺北的藝術社區和高齡友善的樂齡學堂,呈現地方多元的發展。藝術進入台北社區,除了增加街道與環境的藝術感,也間接解決了社區的課題,使團體內部能夠達成共識。樂齡學堂則是創造長者學習的新方式,藉由祖孫共學活化校園空間,讓大手牽著小手一同學習。

一個有趣的創意,不只帶來新意,同時也播種了美好的種子在這城市中。

 

【他山之石】We Own the City 我們,擁有城市嗎?

【他山之石】We Own the City  我們,擁有城市嗎?

文/林佳禾‧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業生.經典雜誌撰述

設址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CITIES基金會,近年來針對由下而上(bottom-up)的城市發展行動,展開了一系列名為”WeOwnTheCity”的合作調查計畫。繼2012年的法國馬賽、比利特布魯塞爾,他們在2013年3月走出歐洲,前往香港交流,與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合作舉辦了特展與論壇,探討阿姆斯特丹與香港兩地的都市發展趨勢與社區規劃案例。

當時為期兩週的系列活動,獲得很好的迴響,促使CITIES接下來開始著手進行一項跨國交流的寫作計畫,他們擴大範圍,邀集阿姆斯特丹、香港、紐約、莫斯科與台北五地的都市行動者,分享這些城市具代表性的社區空間營造案例,在今年上半年集結成書出版。 

在這本即將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WeOwnTheCity”一書中,收錄了每個城市各四個由市民、專業者由下而上促成的空間計畫。既然開宗明義喊出了:「我們擁有城市!」CITIES企圖透過這本書呈現這些大城市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讓「在地」(包括社區組織、專業機構、關乎地方利害或其他有代表性的團體)能更多、更好地參與都市建成環境的規劃與發展活動:透過小尺度的行動方案,市民們挑戰了現代都市計劃長久以來偏重技術官僚與組織階層的專業傳統;而另一方面,規劃機構與政府單位也在這個過程中試著建立能容納這股「草根」浪潮的制度性創新。 

身為有幸參與這項計畫的台北寫作團隊成員之一,我對於其他城市案例的「豐富性」格外地印象深刻。在硬體方面,除了鄰里公園、社區廣場等我們在台北的社區行動經驗也能見到的公共空間營造,還有像是阿姆斯特丹的Vrijburcht這種透過公、私與第三部門協力催生的小型住商混合社區開發計畫;在軟體方案,除了我們所熟悉的工作坊、公聽會等草根介入形式,也有像是莫斯科的Delai Sam(即俄語的”Do It Yourself”之意)那樣能充份運用網路社群媒體來捲動更多年輕參與者的創意平台。我認為這些案例在很多方面都能帶給台北更多對於民眾參與的空間與行動想像。 

 【他山之石】We Own the City  我們,擁有城市嗎?

而關於台北,我們則提出「寶藏巖」、「青田街」、「華光社區」與「台北好好看」四個案例。寶藏巖經歷了激烈的保存抗爭,雖爭取到設置藝術村的再發展計畫,成為官方樣版的歷史保存與活化空間,但在保障原居民的社會權利方面卻有懸念。青田街在台北的日式宿舍保存運動中,曾是居民為保存綠色空間而促成都市計畫變更的正面案例;但晚近在都更的開發誘因下,又由居民提出要回復原本使用分區管制,顯見「社區」的複雜性與動態變化;華光社區拆遷是仍在進行中的都市運動,居民、介入者與專業者在抗爭過程中自我組織,透過爬梳空間歷史、促成行動藝術介入與跨界經驗交流,他們企圖向急欲推動指標性大型私有化開發的官方提出自己的規劃想像。台北好好看是近年來極具爭議性的市容改造計畫,羅斯福路沿線綠帶的系列空間營造帶來了進步專業者的介入 ,也捲動了社區居民的參與,但慶典式的草根行動雖與檢討容積獎勵制度的聲音有所共嗚,卻難以正面挑戰藉都更之名進行的投機地產開發。

【他山之石】We Own the City  我們,擁有城市嗎? 【他山之石】We Own the City  我們,擁有城市嗎?

這四個案例看起來都並不那麼「成功」,但清晰地突顯了當代台北都市治理中社區/草根民主的機會與限制。透過與其他四個城市的經驗並列,我們認為台北應能積極地思考自身的不足,以及更重要地,打開對刺激更多不同行動者介入都市發展的誘因想像。

 

【他山之石】311福島核災3週年─日本福島青年來臺 透過美食與傳統工藝分享 延續地方文化

 【他山之石】311福島核災3週年─日本福島青年來臺 透過美食與傳統工藝分享  延續地方文化  

 文/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日本福島核災已滿三周年,近兩百萬的縣民仍在為災後重整自己的家園而努力,不放棄美好的文化資産和山水故郷。雖然當地的農作物至今仍被限制銷售,主流媒體也逐漸遺忘災後的居民,包含居民的狀況、核災汙染化的問題,但居住在會津地區的災民,仍然努力地維持福島的傳統文化,並保留過去美好的生活回憶。 

外面的人視福島為一個整體,但其實福島分為海、中、山等三區,且海區和山區的文化、生活習慣不盡相同,像是山區冬日會下雪,所以當地的居民懂得欣賞雪景;可是海區的冬季不會有雪景,所以當災後海區居民搬到山區居住,便會面臨生活文化轉換的問題。福島的災民在這過程中,開始關心昔日的傳統,由於在災後臺灣的朋友多方協助,因此他們也想藉由藝術文化交流來介紹福島的原貌,希望大家在看到福島及其他受災地今日的現況外,也可以加深理解來自福島的人文民情與生命力。

這次在臺北市社造中心舉辦的「大稻埕食材再現福島美食工作營」,就是由福島的青年帶著福島的文物與古藝品渡海來台,以及多雙能夠料理出福島在地美食的巧手, 運用台北迪化街的台灣食材,作出福島農村的傳統飯菜,讓台灣的朋友能夠利用五感來欣賞他們的文化。工作營中所呈現福島的美食有飯糰、胡麻泡菜、香菇綠豆菜頭滷和味噌湯,口味對臺人來說偏鹹,正是源自於他們的緯度較高,氣候較為寒冷所致。其中飯糰製作,由日本師傅教導觀眾捏飯糰,透過親手製作的過程,理解料理人在處理食材時的心情。

【他山之石】311福島核災3週年─日本福島青年來臺 透過美食與傳統工藝分享  延續地方文化 【他山之石】311福島核災3週年─日本福島青年來臺 透過美食與傳統工藝分享  延續地方文化 【他山之石】311福島核災3週年─日本福島青年來臺 透過美食與傳統工藝分享  延續地方文化

本次展覽中有一些古藝品,不但美麗也兼具深意,像是和蠟、不倒翁小法師、紅牛、刺繡等。和蠟是由和紙與豆子做成的蠟一層一層的捲上,燭身的內部形成中空,需要支架固定它,也因燒不盡和燃燒時間較快,故需要不定期剪蕊。會津和蠟的燭身為白色,居民會用顏料彩繪於上,有此彩繪的行為是因冬日山區降雪毫無生機,所以大家把期待的色彩與景物畫在燭身。不倒翁小法師來自福島會津地方的民俗吉祥物,經過七倒八起後依然站立,具有「 百折不撓、家庭平安」的含意,過年時每戶會將它放在神桌的祭台上,且總會比家庭總人口數多一個,多出的那位小法師會承擔所有的挫折,讓這戶家庭獲得平安。

福島的主要產業是農業,農民與牛的關係相當密切,所以他們運用柿子葉子作成牛的形狀並繪成紅色,稱之為紅牛,象徵家內平安。若是近一點觀察紅牛,會發現它散發出陣陣柿子葉的酸味,這是一股自然的味道。在展品中的刺繡物是福島在地特別的刺繡方法,稱為「南鄉赤子」,此技法在大正年間就已消失,但在此次核災後居民找出過去的刺繡物,重拾與恢復這項古藝品的技法,讓大眾能得以在看見它美麗細緻的身影。展品不只是觀賞品,更是福島人在災後重建中逐漸找出讓社區得以延續的力量。

【他山之石】311福島核災3週年─日本福島青年來臺 透過美食與傳統工藝分享  延續地方文化

最後福島青年贈送日本福島阿嬤所縫製的孩童小背心給臺北市社造中心,一針一線都表示著對收禮者的祝福,背心上的每個圖騰都各具有意義,具有消災解厄、祈求平安的含意。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工作營的時間很短暫,溝通的語言也不同,但交流的過程中卻深深體會了彼此的文化,以及那份來自日本的溫暖心意。

【社造專文】行政社造化──讓區公所成為社造中心

【社造專文】行政社造化──讓區公所成為社造中心 

文/曾旭正‧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在民間熱烈投入社區營造的同時,公部門若能對社區營造的意涵有所了解,進而在其施政中納入社造的精神,將對社區發揮直接的協力作用,因此一般有「行政社造化」的期盼。2008年起,文建會推動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設定三大議題,其中之一即是行政社造化。

行政社造化,顧名思義即是政府部門的行政措施能具有社區營造的內涵,這可從兩個角度切入。一是公部門的政策從擬定到執行都能充分提供社區組織(廣義的包含公民團體)參與;另一是公部門積極與社區合作,發揮相互支援的效果。這兩個角度的共同前提乃是公部門能有社區營造的理念。因此,當前行政社造化的發展,其階段性課題乃是如何培養公部門接受社區營造的觀念,並在做中學的過程中逐步深化之。

【社造專文】行政社造化──讓區公所成為社造中心 【社造專文】行政社造化──讓區公所成為社造中心 【社造專文】行政社造化──讓區公所成為社造中心

在文建會的鼓舞下,有若干縣市特別著力以「公所社造化」為近期重點。譬如台中市與台南市都開展了若干值得加以關注的經驗。

在縣市合併前,台南縣市政府即十分重視社區營造,合併後賴市長更在前述基礎上加深加廣。加廣的是增加預算支持更多社區投入社造;加深的則是在區公所層級推動行政社造化,期望引導區公所轉型為各地的「社區營造中心」。

在「區公所轉型三年計畫」的構想下,市府鼓勵區公所加入新故鄉營造計畫。101年有11個公所,102年有15個公所申請參與其此計畫,現階段區公所推動行政社造化工作主要有三項重點: 

1.建構社區營造推動平台:由公所主任秘書以上成員擔任召集人,跨課室組成「社區營造工作小組」,定期交流關注區內社區營造狀況。

2.推動社區營造研習:舉辦講座、參訪等活動讓公所同仁及區內的社區幹部更了解社區營造的意涵,有助於構思本身推動工作的策略。

3.推動有助於提昇在地認同的文化行動:在公所逐步掌握在地的文化資源之後,主動構思適地適性的文化行動,如在地典故、社區劇場、繪製文化地圖等。

區公所處於市府與社區及居民之間,是最適合執行社區協力政策的行政單位,期盼公所轉型後更貼近市民,讓政策資源作最好的發揮!不過,正如社區營造的理念要被一般民眾接受並促發行動,需要相當的時間與過程,行政部門要社造化恐怕需要更長的時間。眼前的若干經驗,值得持續加以注意、鼓勵,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有動人的案例讓社會體認到行政社造化不僅必要,且是可能的!

【在地觀察】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在地觀察】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文/李永展‧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藝術與社區的結合在台灣已有多年經驗,但開始走入主流社會、走進都市,重要的影響便是1998年文建會發佈實施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和推動「美化公共環境計畫」,前者規範了建設過程中藝術家與社會對話的管道,逐漸促使公共藝術的形式成為藝術介入社區的主流方式,後者則是嘗試將藝術家引入社區,拉近民眾與藝術的距離。

台北市立美術館於2009年起陸續推辦的「藝術介入社區」案,期許能讓公設美術館的藝術養分得向外傳遞至社區,讓藝術的核心價值可協助公眾改善生活、提升生活品質、培養公民美學,同時也能支持提升社區營造的擾動效果。在第一屆推行時,參與範圍是由美術館所處的社區中山里開始,邀請同為中山區的周遭十個社區共同參與,藉地利之便及藝術氛圍串連的優勢,打造社區藝術的示範點;2010年的第二屆活動,則擴大為向周遭的中山、士林、大同三個行政區招生十五個社區,結合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一同經營這些熱區,共同營造整個台北城市的藝術氛圍;進行檢討反思後,於2012年舉辦了第三屆,則試圖向整個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進行招生,透過甄選方式選出社區動能高的八個潛力社區,欲以較深入的輔導陪伴形式進行進一步的嘗試。

在原本台北市立美術館推案的構想中,所訂定的案名為「藝術介入社區」,但在2012年推辦第三屆時,執行的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以下簡稱社造學會)則將主題定調為「藝術進入社區」,主要是提醒我們藝術家對於社區不應太過強勢的介入,而是以「進入」的方式進行協助及陪伴。社造學會所進行的藝術進入社區案,實際上較接近一個操作社區生產的過程,藝術創作主要扮演的角色是作為一個媒介或一種手法,其目的在於透過藝術對參與的社區組織進行培力(empowerment)及組織的強化,而社造學會除協助社造行動、凝聚社區意識、挖掘社區議題及在地特色外,同時也扮演了連結藝術家、藝術領域學生、社區規劃師與社區之間的平台角色。整個過程從一開始的提案便是由社區所發動,後續的意見匯聚統整亦由社區進行,並由社造學會的團隊以社區營造的方式在旁輔導陪伴,再交由社區自主進行創作過程,藝術家的角色已然淡化至純然的協助角色,甚至藝術家也不專屬於任何一個參與的社區。其中參與第三屆活動的北投吉慶里即為一個明顯的案例,該里自民國八十四年起的長年經營,已有上百名分工細緻的志工及各種藝文進修班,屬一發展成熟的社區,社區內頗具特色的聖誕巷及聖誕嘉年華會更曾受媒體關注。但里長仍希望社區能更加向上發展、有所突破,因此提案並獲選參與藝術進入社區案,並在社造學會及社區藝術家的協助下,挖掘了社區內大橡樹的議題加以創作為藝術燈箱,進一步提升社區的環境美學,並在過程中對大橡樹草地的開放與否進行一連串的討論。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在都會型社造中破冰常是最優先也是最困難的課題。在藝術進入社區案的操作經驗中,則可見到藝術創作過程及完成後,多能在社區內產生柔軟而具彈性的擾動,因此我們認為,藝術進入社區的模式具有力成為都會型社造重要工作方式的潛力,若能透過持續的經驗及案例累積與分享,引導社區組織持續與社區規劃師及藝術家合作,進行創作,可期待能將已具發展基礎的社區組織突破至下一個階段,成為更具活力與主動性的示範性社區組織,作為其他地方進行社造工作與社區發展時的典範。因此在都會社區中以「藝術進入社區」的模式具有相當的潛力,若能透過持續的經驗累積,應可成為都會型社區營造的重要工作方式。

【中心分享】社區與學校共創樂齡學堂

編按/今年度石牌國小與北投文化基金會開始辦理樂齡健康學堂,營造祖孫攜手上課、創造校園空間活用的可能,貼近現在社會的需要,也創造未來的趨勢。邀請您一同來了解,也一起想想周圍環境營造的可能。將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危機可以在校園化為幸福的轉機。

【中心分享】社區與學校共創樂齡學堂

文/臺北市社造中心

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台灣正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挑戰,因為少子化使得許多學校入學學生減少,學習空間因此增加不少;在高齡化的社會結構下,老人的學習需求亦逐漸增加,因此如何活用及善用老人能量是高齡化社會思考的趨勢。若從以教育功能為主的學校單位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社區,如何連結、媒合兩者之間,讓校園空間得以活化運用,並帶入社區的資源,從中社區的夥伴們也能重拾學習的樂趣。本中心在北投石牌國小的樂齡教室辦理樂齡健康學堂沙龍,讓公部門、社區夥伴、社規師等親自體驗樂齡教室空間,大家共聚一室、集思廣益進行意見交流,讓社區與學校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中心分享】社區與學校共創樂齡學堂 【中心分享】社區與學校共創樂齡學堂 【中心分享】社區與學校共創樂齡學堂

北投文化基金會洪德仁醫師表示,在2013年6月北投區人口數共有25.4萬人,老人佔全體的12%,北投區確實需要思考如何創造高齡友善的環境。2010年就想推動樂齡學堂,2011年從北投社大開始推動,發現12週之後長輩變得更快樂,體適能與生活型態等相關評估都有所改善。去年我們與北投石牌國小多次討論,成立推動委員會,吳校長為主委、里長擔任副主委,並於今年2月正式開班,課程內容有運動、生活才藝學習、國語朗讀、班級經營及樂活課程。樂齡學員班長提及:「自己從不敢到敢,從沒有到有。」做了別人看不懂,就成了專家(像畢卡索),用勇敢的心做就好。他不只每個星期二來上學,也在當日下午擔任學校的交通指揮志工。

北投石牌國小是臺北市學生數量第二多的小學,未有閒置空間的問題,因認同樂齡學堂的理念,故將校舍空間騰出來與社區共享資源。北投石牌國小吳勝學校長表示,樂齡學堂能夠順利開辦,有賴於北投文化基金會洪德仁醫師與吉慶里黃勝宗里長支持協助,並舉辦3次以上共識會談,與社會局、教育局、北投健康中心皆參與討論,引入外部資源使推動順利。樂齡學堂主要招收的對象是學校同學的祖父母,藉由小手牽著大手一起來學習,並有正式的開學典禮,敲響終身學習鐘,讓全校共同認識樂齡班的30位新同學。目前每個星期二早上是長者的上課日,隨班有2位志工,下課時間更有小孫子來教室找自己的阿公阿嬤,中午則享用學校的營養午餐,一整學期的午餐和文具約一千多元。本次沙龍也邀請東園國小梁校長,他提及東園國小是103年老校,目前共有30班,因東園國小退休老師們希望能再次回到校內相聚,就把教務處改成退休教師聯誼室,於是就成為東園的樂齡健康學堂。學校提供交流空間,而退休老師可以貢獻自己的才能,像種花草、圖書志工,使退休老師回流成為志工,其心力和專業可以再次貢獻給學校。

本次沙龍希望能透過思索教育功能與社區的需求等不同的角度出發,學校與社區如何一起攜手活化運用校園空間,突破原先的使用框架,共同創造雙贏、多贏的新創意合作模式,形成城市生活中的小確幸。

 

【活動宅急便】

臺北。社瞇瞇 - 社區故事影像記錄培訓課程 說明會

時間:4/19(六),14:30-16:30

地點:臺北市社造中心201室

本年度課程,預計招生60-80位學員,以「臺北。社瞇瞇《社區笑瞇瞇》」為主題,結合影像記錄與社區創意方案發展,邀請專業紀錄片導演與社區創意輔導員,帶領大家深入臺北巷弄與自己的社區,共同完成社區紀錄片製作,並與社區共同討論社區創意方案,讓社區變得更精采!培訓課程免費,並有總金額15萬元補助紀錄片製作與社區創意行動發展。歡迎本市社區及對影像記錄、社區設計有興趣之朋友們,把握報名機會,或洽不完美原創工作室0228741852黃慧欣小姐。

------------------

泰國社區營造與古蹟保存經驗交流講座

時間:4/22(二),下午13:30

地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201室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為了拓展本市社造的國際視野,以及增進市民之交流,本次邀請泰國社區營造及古蹟攝影專家Woralun Boonyasurat教授及Angela Srisomwongwathanru 女士,社造中心特邀請陳板教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兼任教師)及林建享導演(社區故事影像紀錄計畫專案執行導演)進行交流對話,並藉由自身推動台北社區營造及影像紀錄的過程,進行分享及交流,內容精彩可期,歡迎各位社區朋友、夥伴踴躍參加。

-------------------

2014台北地球日

時間:4/19(六)-4/20(日)

地點:臺灣博物館廣場

全球現今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都市的能源管理、食物取得、土地維護、生活方式,都是維繫都市住民健康幸福的關鍵。但是,生活在都市裡的我們,又該如何做起?

點我看活動訊息

--------------------

有趣的臺北市古蹟巡禮與講座開始囉!

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今年度的系列活動開始囉! 這次除了學術講座外還有許多臺北市古建築巡禮的導覽活動,歌謠賞析,美食講座與健康講座,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點我看活動訊息

--------------------------

國順里募集風鈴計畫

願意分享你聽到的聲音嗎?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與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指導的媒合基金團隊之一-「太玥工作室」,為了打造台北市國順里內一個閒置空間成為兒童遊樂的場域,募集風鈴中,邀請您一同為共同打造兒童的遊樂場域盡一份力!

聯絡方式: designallbook@gmail.com
【活動宅急便】

【關於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電話: (02)2557-5679 
傳真: (02)2550-5251 
地址: 103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237號 
開館時間: 每周二-周日 上午9:00-中午12:00,下午2:00-5:00 




(國定假日休館)
網址:http://www.community-taipei.tw/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ommunity.taipei 
 
服務項目: 
1.社區營造諮詢與顧問 
2.社區營造教育與推廣 
3.社區營造資源分享 
4.社區營造資源引介 
5.社區營造書籍借閱 
6.社區營造會議空間/展覽空間 租借申請
 
指導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主辦單位:臺北市社造中心
執行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推薦訂閱
農夫市集@【師大社區生活報】
覺青性電子報第25期 2014-04-10@【覺青性電子報】
轉寄『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第48期電子報 創意X藝術之社區想像』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