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報主: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創刊日期:2009-07-0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71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報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發報時間: 2010-05-14 05:00:00 / 報主: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公益聯播]節慶活動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老師帶領照顧者們進行放鬆體驗~
活動心得分享

文:韋小姐/家庭照顧者(參與台北縣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所舉辦的家庭照顧者支持關懷團體活動)

    “舞蹈治療?要跳舞嗎? 那…我還是想一下好了…”當我聽到協會開辦的新課程,當下的反應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想到要跳舞或是任何肢體律動,我就頭皮發麻全身僵硬。

記得上一次接觸”舞蹈”是五歲時穿著可愛的小澎澎裙學芭蕾,但從此就和舞蹈絕緣,跳舞一直是我最大的罩門,另一方面又因那股強烈的好奇心,讓我很想認識:舞蹈如何結合心理治療。

       課程一開始,帶領的老師讓我們自己以習慣的方式在上課的空間裡走動,漸漸的實驗不同的走法:極快或極慢、跨大步或移小步、直線前進或橫行霸道、肢體擺動高或低,在此同時,老師提醒我們去感受自己的身體:用最慢的速度行走時,腿部的肌肉是如何的拉緊、放鬆;腳掌是如何的和地面接觸;我們用了哪些部位與方法來保持身體平衡…等。我驚訝的發現習以為常的”走路”,竟能有如此多變的形式、不同的可能性與感受。

       接著,老師讓我們試著用不同的身體部位打招呼,剛開始大家還有點陌生,同學們用眼神點頭、微笑,慢慢的有了肢體的碰觸,像是頭部、手心、手臂、肩膀、膝蓋、腳跟、腳掌、腰、臀部等等。隨著彼此的接觸面越來越大,同學們的陌生感和距離也越來越小,這讓我想到,就像孩子一般,我們藉由探索和實驗,與周遭的人和環境建立對彼此的互信及安全感。這種由身體產生的信任感與安全感,似乎比我們慣以使用的言語方式來的更直接、更深刻。此刻,我才發現…原來我已經忽略了身體是最直接,也是和自己最貼近的。我一直習慣於”藉著”我的身體,”使用”我的身體,而忘了身體也是主角;和”我”是相輔相成的。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對於身體的感覺往往是疲累痠痛,忘記了身體最初的狀態也可以是放鬆快樂的。

舞療和我想像中(或大家認知)的舞蹈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我真是鬆了一口氣,十分慶幸沒有因為自己的顧慮、害怕與羞怯,而錯過了這個療癒的桃花源。也很幸運碰到了好老師與同學,才讓我與舞療的第一次接觸感到如此美好。非常感謝協會與辛苦的工作人員找到這個結合身心靈的活動,讓我認識了不一樣的自己。
議題大家談
 輕 鬆 認 識 長 照 保 險 (三)
                                              文:陳穎叡/仁濟院社會服務室主任
 
    之前大概跟大家介紹了一些長期照顧保險可能會提供的幾項服務,本期我們要繼續看看有關服務的問題。
 
    前面提到很多項看起來很不錯的服務,但是我相信大家接著就會問:這些服務我用的到嗎?哪些地方會提供?提供的數量有多少?各地的品質是不是都一樣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服務提供的問題。在這邊我想用大家比較熟悉的健保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健保開辦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健保卡,可以在生病的時候取得服務。可是,如果在我們居住的區域,沒有半間醫院或診所可以看病,或者說可能有一間醫院,但卻是隨時都客滿,排不進去,那我們徒有一張健保卡也是沒有用的。
 
    長期照顧保險也是這樣的狀況。以居家照顧服務來說,這算是目前發展最久,也是最普遍的服務。目前在部分地區大概也可以達到供需相等的狀況,可是在這些地區,夜間與假日時段仍找不到願意提供服務的單位。而很多偏遠的地區則是根本找不到服務的人力。不過這都是在需求還未被大量開發出來的狀況,保險開辦後,可以預期會有大量的需求產生,到時是否能有足夠的照顧服務員提供服務,是值得討論的。
 
    目前政府的規劃中,認為可以透過保險制度的開辦,讓整個服務資源擴大,使服務數量迅速增加,這樣就可以吸引服務提供單位大量產生,能夠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滿足民眾的需要。
 
從這邊我們可以思考幾個問題:
1、針對這項服務,保險會給付經營者多少費用,是否有利可圖,可以吸引更多人投入經營。
2、這樣的經營成本,實際給照顧服務員的費用會有多少?勞動條件如何?是否足以吸引更多人投入這項工作?
3、有一些偏遠地區,可能不符合經營規模,必須要有特殊的機制來協助開發。
4、經營者是否可能為了追求利益而影響服務品質,保險有什麼監控品質的機制?
5、民眾有沒有申訴管道,在保險中有沒有參與跟監督的管道,可以參與給付制度的修改以達到維持服務品質的目的。
 
    另外一個常被大家提出來的是日間照顧中心的問題,日間照顧中心的數量一直無法有效的增加。除了使用意願低,費用相對來說較高、密度太低及交通接送問題等,還有相關消防法規限制多、社區尚未能接受老人日照中心,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阻擋設立等,都不只是財源的問題,使得真正的社區服務無法產生,若是相關法規沒有先行處理,未來可能只有在醫院、市郊地區才有辦法設立,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照顧服務社區化。而這些是我們在未來觀察長照保險的規劃時,可以持續關注的。
 
   A案  
 200/小時
   B案    
 220/小時
   C案  
 240/小時
以上費用包括:人事成本、行政管理、督導費用
現行長照十年為180/小時(另有補助人事成本、督導費用)

照顧面面觀
伴行之後的啟程—從照顧轉換進入職場的準備談起

                                   文:鄧文章/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特約心理師

小利從42歲起離開工作,專心地照顧飽受失智症侵蝕的媽媽,直到最近,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生理機能衰退,多重老人病在身的母親,在小利這10年來的用心照顧下,安詳地離開人世。透過心理支持中心的團體支持與諮詢,一段時間之後,小利的心情重新地調適與平復,於是,開始思考著往後的生活:年過50的自己,該怎麼重新回到職場呢?

當照顧者陪伴著被照顧的家人,走完人生最終的旅程時,一方面,離別的心情,必然是糾結而複雜,但另一方面,原先多數時間騰挪給被照顧者的生活模式,也必定因而再次出現大變動。
 
「我已經離開職場這麼多年了,還能做些什麼呢?」、「照顧家人這麼多年,都沒機會學什麼一技之長,要找什麼樣的工作啊?」、「我這年紀都比主管還要大了,怎麼可能會錄取我?」…對於投注了許多歲月於照顧家人的照顧者而言,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往往是不適應的焦慮、未知的畏懼多於身心的放鬆。

我很喜歡以日劇「長假」的觀點,來看待這種處於準備就業的狀況,不論是怎樣形式的預備重返職場。「長假」的觀點認為,工作的生活就像是運轉不停的齒輪,不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而「準備就業」就成了上天賜予我們的珍貴禮物,它完全屬於我們自己,它可以成為一段「停歇,準備前行」的預備期。
 
如果這「準備就業」的階段可以稱之為「前行的預備」,那麼,我想我們可以關心的是:「我該為『我自己』預備些什麼?」可以為自己預備些什麼?大約可以朝三個方向準備起。

 一、找回「啟」程的勇氣 
 
能夠面對改變,而不驚嚇得轉身逃跑的人,是有勇氣的人!否則,世上不會有這麼多對的怨偶,寧可繼續生活在如惡性循環的互動關係裡,也不願、不敢嘗試改變彼此的溝通方式。
 
準備踏入職場的照顧者,往往因為與職場脫離了一段時日,而顯得有些羞怯,甚至對自己、自己的決定產生質疑。只不過,許多照顧者在面對重返職場的挑戰、壓力之下,都忘了:其實,在成為「照顧者」的那一刻,自己的生活不也天翻地覆地大大的改變了一番?那時候,為了照顧罹病的家人,和其他家人原有生活步調的改變;為了照顧,在生活各個領域的犧牲與調整;乃至於,為了家人,承攬了龐大的照顧壓力,而被磨練出一身「面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與抗壓能力。這些經歷,不管擺在哪個年齡階段、哪個身份角色,都鮮少有人能夠與照顧者相比擬!
 
只是,可惜的是,求職及很有可能而來的挫折,往往使得照顧者在這股氣餒的氛圍裡,更難從自己過去的經歷裡,包括工作經驗與照顧經驗,萃取出自身的獨特價值,更遑論,從這些價值裡,找到自己的這些優勢所能夠發揮的工作舞台。
 
 二、先翻一翻前面道路的地圖

面對未知,常會讓人產生遐想,進而因為訊息的模糊不清,產生渲染的恐懼感。特別是當我們距離工商社會的工作生活型態有些陌生之後,也常會因此產生道聽塗說、以訛傳訛的誤解迷思,使得我們的判斷評估失準,甚至產生莫名的焦慮。
 
如果我們能對眼前即將踏入的生活型態,有更多些瞭解的話,將會大大地降低焦慮或恐懼。因此,不論是透過各地的就業服務站、公私立的職業訓練機構、求職或求才的網站等,或是藉由過往自己所維繫的親友、同事等管道,都可以幫忙即將啟程踏入職場的我們,更多一點瞭解現今職業世界裡的各種情形或變化。
 
 三、盤點自己的能力 
 
能力盤點是每位踏進職場的人所必須進行的工作,它讓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究竟擁有些什麼,不論是性格、或知識、或技術等特質。否則,就如同即將踏入戰場的士兵,卻不知道自己身上究竟配備哪些的武器、工具,這叫他如何能為自己做好戰鬥的準備?
 
當然,這些為自己所盤點的能力特質,究竟足夠應付我們將踏入的職業領域了嗎?我們需要評估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再決定該不該,以及該如何升級。只有當我們能瞭解現今各項職業的狀況,我們才能知道,接下來想要重返的工作到底需要哪些能力、特質,才有辦法評估自己目前的能力究竟在哪裡。否則,我們很有可能會陷入瘋狂地填塞各種補習、進修,卻仍舊不知道自己究竟算是準備妥當了沒的茫然恐慌。
 
這段準備重返職場的期間,可以視它為一段預備自己以跳得更高的長假,一個讓我們有機會更強化自己的職涯逗點。無論如何,這段期間仍舊有可能是辛苦的,也將會是需要支持與鼓勵的,更有可能是需要陪伴著共同找尋自己與發掘自我能力特質的。這些需求,我們可以透過與自我的對話,也可以經由家人或知心好友的相互打氣而獲得滿足;同樣的,這樣的需求,亦有可能從專業諮詢人員與我們的討論中,而獲得更清楚的方向。這也正是心理支持中心可以提供給照顧者的功能之一。
推薦訂閱
中 秋 節 物 資 募 集@【救世慈善協會-朝陽時報】
[幸福手作] 公益商品推出囉!@【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電子報】
家總的粉絲團成立囉
家總的粉絲團成立囉!..

世代不同了,變化更大了,身處於這樣的世代,順應世代、調整自己,是跟上這世代的唯一方法。

請您加入家總粉絲團CARER(照顧者)後援會,按個讚,這個動作,將使家庭照顧者讓更多人看見。
 
如何加入家總粉絲團 點選下列網址,按讚即可唷
http://www.facebook.com/familycare.tw

未來家總的新資訊、討論的話題 都會即時的來到大家的FB家中!
讓您及時連線 掌握訊息!
如果有朋友正值家裡有照顧需求的人 也可以轉寄給他們
送給他們一個禮物
讓家總有機會陪大家走這段照顧路
家庭照顧者心理支持中心

沒人了解的照顧壓力
我們聽您說

照顧家人的責任可能讓您的身體、心理及情緒都難以負擔。
適時的找您的支持網路-親人、
朋友或協談人員,他們會傾聽、
了解,同時減輕您的負擔。
家庭照顧者心理支持中心
服務對象
家庭照顧者或已結束)
我們的服務
(1)心理協談
(2)0800諮詢專線
(3)抒壓室
(4)舉辦各種照顧者支持活動

諮詢專線:0800-580-097 
             (我幫您,您休息)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轉寄『啟程的勇氣』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