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05,2012照顧Q&A
△挑選信譽良好的仲介公司
△親友介紹/直接聘僱
活動花絮
99年憂鬱症篩檢日十週年活動
時 間:
地 點:信義新光三越香堤廣場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臺北縣政府衛生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喜博樂推動小組、臺北市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董氏基金會、肯愛社會服務協會、新光吳氏基金會、精神健康基金會、行政院衛生署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活動目的:
1.增進民眾對憂鬱症問題的重視與了解,並學習有效紓壓行動與運用資源,提昇心理衛生保健觀念。
2.促進民眾對憂鬱症與自殺問題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提供適當醫療資源與服務。
3.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共同推動憂鬱症防治及促進市民健康。
活動特色:
本年度主要宣導議題為「愛是陪伴、愛是傾聽、愛是一起走出去!2010愛很大,2010 New Start」為主題概念,活動結合臺北縣市政府及民間單位相關資源,針對「用愛來正確地陪伴憂鬱症患者」、「用愛傾聽憂鬱症患者的心聲」及「憂鬱症的去污名化」等概念,強調宣導面對憂鬱症的正確態度,採取正確行動來對抗憂鬱症,以家人親友的陪伴、患者的自我接納,以減低生活中的壓力情境與憂鬱現象。
☆家總活動簡介:
我們希望~照顧的路上,讓照顧者感到不孤單~
請參加民眾為自己及照顧者寫一句祝福或打氣的話,或是在小卡上畫出您的祝福~讓我們把正面的能量與愛傳遞彼此,pay it forward~
※小花絮:家總很榮幸的受邀參加臺北縣市政府所辦的憂鬱症篩檢日十週年活動,藉由讓民眾遊戲闖關的方式,進而達到宣導之效;適逢假日,且辦在熱鬧精華區,逛街加闔家出遊等的人潮,讓整個活動熱鬧非凡,我們準備的遊戲道具,還供不應求,不能讓更多人寫下對照顧者祝福的話語,實為可惜。
在參與的民眾中,有不少小朋友,我們在宣導家總的理念時,靜靜的專心聆聽,之後也用稚氣的字體寫下祝福的話語,看起來更令人感到溫暖;雖然也是有還聽不懂家庭照顧者定義的小朋友,但他們寫下對爸爸媽媽、阿公阿媽的感謝,也是令人倍感窩心。真是懂事的孩子呢!
再次感謝主辦單位邀請家總參加如此重要的十週年活動,更感謝當天所有參與活動的人,因為有您們的參與,讓活動才有意義且圓滿;因為有你們的祝福,家總及照顧者們更有力量繼續前進。感謝!!
照顧小撇步
~如何與老人溝通~
文:王宜雯(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副主任)
討論「溝通」這個議題,是你我在生活週遭或職場進修時,都會遇到的課題,例如夫妻溝通、親子溝通、同儕溝通等。雖然人際溝通的基礎邏輯技巧如誠懇謙虛、接納他人想法等不會改變,但因為溝通對象的不同,運用的方法勢必也需要隨之調整。
所以,當我們要談到「如何與老人溝通」,可以先想一想,為什麼這是一個需要特別討論的題目?以下幾個方向,或許可以提供我們參考,自己是不是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有時候會覺得老人很煩、和他們溝通很麻煩。
◆老人講的話都聽不懂、乾脆避免少溝通為妙。
◆每次總是老調重提,要不是把講過的事情講了又講、就是把問過的問題問了又問。令人很不耐煩卻又不知道要如何處理。
其實,在談「老人」這個族群,我們就必須先有認知,他們的年紀顯然與我們有一段差距,所以老人家慣常使用的語言及說話方式,當然也就和我們不盡相同。既然換了一個想法,我們再看看,是不是可以用新的角度來談如何與老人溝通:
◇有時候會覺得老人很煩、和他們溝通很麻煩。
★適度的沉默~當自己心煩意躁的時候,其實並非適合的溝通時機。老人家雖出於善意,但我們表達自己現在不合適談話,適度的沉默或冷靜可以避免後續不必要的紛爭。
◇老人講的話都聽不懂、乾脆避免少溝通為妙。
★積極的聆聽和觀察~老人家使用的語言習慣、上了年紀反應能力及表達力相對下降等,都是我們必須先接受的。但是不代表我們就需要放棄。若你有積極聆聽的態度,觀察眼神或其他口語外的動作,你會發現自己其實能力無限。
◇每次總是老調重提,要不是把講過的事情講了又講、就是把問過的問題問了又問。令人很不耐煩卻又不知道要如何處理。
★建立同理心~多數老人家的生活變化,與我們每天忙碌上課或上班相比較,變化度相對是少了些。所以當我們發現他沉浸於過往的事情,也就代表他的生活需要鮮度。鼓勵並且陪伴他們安排新的行事曆,是值得的。
我們有時會聽到「老」頑固、「老」不修等一些對於老年人的負面形容詞,難道頑固的個性是老了才發生嗎?其實人的個性,是先天與後天相互逐漸累積養成的,並不太可能突然間到了某ㄧ個階段,就性格大變。所以當我們面對與老人的溝通,了解他原有的個性,並順性而為,是十分重要的。以下也整理幾個溝通上的技巧,提供大家參考:
△讓他說:有時會聽到老人家哀聲嘆氣,卻又不知道如何回應。次數多了,也令人不免煩躁,若是可以索性抽出時間,可以適度的聆聽,讓他有機會完整的表達。
△幫他說:有時礙於自己的年紀與身分,老人家會避談自己的想法。這時你如果聰慧的觀察到,將其隱藏的感受婉轉地說出來,也可是樂事一樁。
△我來說:讓年長者有自己決定和判斷的參與,而非是一昧認為因對方年紀大了,就輕忽他們提出自己意見與想法的權利。
△你來說:雖然我們要尊重年長的人,有時候,為他找出合乎邏
輯的結論,或是幫他掌握一些被忽略的事項,也是我們從旁理當盡力的。再者,與老人溝通,千萬不要忽略身體的疾病會造成的溝通障礙,以下簡要整理幾個議題提醒:
☆對待聽力有障礙的老人,在溝通上要注意的技巧包括:
1.面對面,頭等高:讓對方可以看到你說話的表情。
2.請諒解他們的聽力,會因生病或疲倦而變糟,而非刻意裝作聽不到或聽不清楚。
3.不要隔著東西或遮著說話,阻礙他判斷你臉部說話的表情。
4.不吼叫及排除週遭雜音:高音頻會影響他的接收能力。
5.試著用不同方式或字眼解釋同一件事。
6.提醒老人保養助聽器,避免熱度、濕度及灰塵的破壞。
☆對待語言能力表達有障礙的老人,在溝通上要注意的技巧包括:
1.用最簡短的字語,放慢說,字字清晰,並可加上簡單的手勢輔佐或是以寫代替:讓對談不要太複雜。
2.可以鼓勵對話回應,但不要施壓,以免造成他的心理壓力。
3.如果病人反應不恰當,往往是他們不了解或誤解你的意思。
☆對待患有失智症的老人,在溝通上要注意的技巧包括:
1.了解他與尊重他:失智症是一種疾病,如有症狀應該就診,由專科的醫師診斷病因。既然是疾病,患者會有的症狀行為及情緒表達障礙,便是我們需要花時間去認識的。唯有這樣的認知,才可以避免在病人出現疾病的行為時,錯怪病人的意圖。例如失智症的病人出現重複性的語言,反覆的問問題,我們要尊重病人本身,所以可以耐心的回應或是轉移病人的注意力,而非指責病人,反倒會造成受壓下的不當反應。
2.幫助他與陪伴他:失智症的病人雖有情緒及認知的障礙,但他們也有與人社交互動的需要,所以建立放心的環境,協助降低他因為疾病而衍生的限制,便可陪伴他,讓他安心的參與及維持生活的常態。
3.鼓勵他也鼓勵自己:失智症老人的照顧,就如同許多老人慢性病一樣,是長期照顧的議題。更是需要鼓勵和打氣,才能細水長流。
最後,來談社會環境對於年長者的支持議題。近來有許多生命教育的議題在教導我們表達對於生命的態度,既然如此,敬老態度的建立,也是表達對於年長者社會支持的方式。我們可以去觀察一下一些大眾使用的地方如公園、運動場、遊樂設施等,鮮少有針對老年人設計與提供的空間;這其實是展現成熟社會對年長者的親近態度,ㄧ個大環境表達願意與年長者的對話,才能讓人在開放溫暖的環境下放心的對談。
每ㄧ個人都會老,所以學習與年長者的對話,其實就是和自己的對話。祝福大家都可以在這項作業上有漂亮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