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2-01-20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102年最新活動大事曆
本期目錄
美國法院行將審定Twitter粉絲群的商業價值/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專家:十五年後百分之九十的新聞由電腦產生 /那福忠(資深媒體人)
說清楚講明白/胡宗駒(前中央社華府特派員)
美國法院行將審定Twitter粉絲群的商業價值/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美國法院行將審定Twitter粉絲群的商業價值/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網路世界即時通訊軟體發展神速,繼BBS、部落格、MSN之後,當前最火紅的社交媒體算是Twitter、Facebook、Google+ 和Plurk了,固然人人愛用,工商百業也見踴躍使用,作為行銷的新渠道。以Twitter為例,當個人或企業的微網誌成功凝聚大量粉絲/捧場客/跟隨者 (fans and followers)時,便可發揮強大營銷效能,其潛在的商業價值確實不可估量。

  不過,新事物也帶來新的問題。對於一些用戶以個人加上公司名稱做微網誌戶名時,究竟處置粉絲群的權利是屬於個人呢?抑或屬於公司的呢?而從商業價值來說,粉絲 又值多少錢呢?
  當然,在網路時代高速發展下相繼湧現的新問題還有很多。不過,單就上述這些不大不小的問題,美國法庭目前審理的一宗案件則正嘗試找出答案。

  事情是關於美國一個專門介紹手機最新消息及評介的網站PhoneDog,該網站一名職員Noah Kravitz利用推文替公司搞宣傳,他Twitter戶名用公司名稱加自己的名字,即@Phonedog_Noah,建立了大批捧場客。他2010年10月離職轉工之後則將Twitter戶名改用自己全名,即@noahkravitz,而原有的17000粉絲照舊保住。不久後問題來了,PhoneDog在去年7月告上法庭,指他帶走了這批粉絲,要他賠償損失34萬美元。

  該公司的計算方法是,對它網站生意而言,17000粉絲每名每月值2.5美元,帶走了8個月,所以一共損失34萬美元。

粉絲名單是否商業秘密?
  目前,很多企業都致力於利用各式各樣的微網誌來跟顧客聯繫及推銷產品,如果法庭批准此一申訴的話,這將成為美國法庭對於在營銷大前提下所建立的粉絲群,訂定其商業價值的首宗案例。

  PhoneDog聲稱,Kravitz原網誌上的粉絲名單乃公司的顧客資料。訴狀稱:「本公司投下了大量人力物力,利用微網誌來培植跟隨者、粉絲及建立品牌商譽,粉絲的資料當視為本公司產權的一部份。對於這些顧客名單,以及有關的機密資料、智慧財產權、商標品牌,本公司必將予以大力保護。」

  據稱,Noah Kravitz是因為跟公司就其Twitter網誌的廣告分成問題談不攏而決定辭職不幹的。

  他對《紐約時報》記者表示,PhoneDog本來同意他可以繼續保留粉絲名單,條件是他往後寫推文時繼續替舊公司做些宣傳推介便可。他又說,PhoneDog之所以反悔,其實是報復他先前採取法律行動追討網誌廣告分成,以及追討欠薪而已。

  Kravitz的Twitter戶名改用自己全名之後,粉絲數現時還陸續增至22000人。他網誌的內容既談個人生活雜感,如某一天已喝了第14杯咖啡之類,當然也不時對Nokia、 Microsoft及 Apple一些新產品發表他個人的專業意見。

  芝加哥一名專攻智慧財產權問題的律師Jessica Godell表示,此案的關鍵是PhoneDog必須確定網誌具有經濟價值,同時該粉絲名單乃一商業秘密。不過,她亦指出,一個公諸於眾的微網誌,其粉絲/跟隨者名單乃由來自公眾的Twitter用戶構成,那是否真正可視之為商業秘密,確實大有疑問。

帶公司名稱的個人網誌戶口究竟產權誰屬?
  在去年7月時,英國也曾有過一場近似的爭論,不同之處是不涉及商業價值問題。當時,BBC一名專跑政治新聞的記者Laura Kuenssberg轉投ITV News出任商業新聞編輯,她將原Twitter戶名由@BBCLauraK改為 @ITVLauraK,也帶走了大約60000網誌粉絲。當時的議論焦點是,對於原有粉絲名單,誰有權作出處置?屬於她本人呢?抑或她BBC記者的身份呢?

  不過,業界雖經一番熱烈爭論,但顯然仍無共識出現。

  BBC的編輯採訪守則並無清楚界定用上BBC名稱設立的個人Twitter戶口究竟權利誰屬的問題。不過,編採守則則申明,當戶名標明自己是BBC職員前,必須先與上級主管討論,而網誌言論也不可帶有政治立場,並須將個人網頁與BBC網頁清楚分隔才行。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
Company sues ex-employee for his Twitter followers | Technology | The Guardian

專家:十五年後百分之九十的新聞由電腦產生 /那福忠(資深媒體人)

專家:十五年後百分之九十的新聞由電腦產生 /那福忠(資深媒體人)

  Narrative Science,是一家剛成立一年的研究機構,與芝加哥西北大學工程與新聞兩學院合作,研究項目是電腦自動產生以文字敘述的新聞報導,第一個專案對象是西北大學的棒球隊,每當球賽結束,系統就會以文稿敘述的方式,自產生球賽的總結,雖然有「報導」錯誤的地方,仍是驚人之舉。西北大學電腦與新聞教授Kris Hammond,也是這間研究機構的創始人之一,簡述這項技術的背後邏輯,並預估十五年後,有 90% 的新聞會由電腦自動產生。

  我們今天所談的「內容」,是從儲存的「資料」擷取而來,這些資料是明確、固定、電腦可以解讀的數據。今天的環境,每天有無數這樣的資料注入網絡,像是體育、財經、房地產、政府、企業、的統計,這一趨勢不但不會停止,每天也有無數的交易在網上進行,這些交易的數據,也都登錄成為資料。用這麼多的資料,來描述我們今天世界的運作。

  當這一趨勢繼續加速,便製造了「開鑿」(Mining)這些資料的機會,利用電腦軟體,把資料的內涵轉換成文字敘述的型態。有了這一步驟,今天以數據為主的新聞,就可以由電腦處理,產生敘述的文字,來描述這些事件。這是技術進展的第一步,把原始的硬性資料轉換成軟性的文字敘述。

  但每天進入網路的不止固定的數據資料,還有大量的敘述文稿,這些文稿僅有人能理解、電腦還不能理解,所以要在技術上開發另一處理步驟,那就是把前一項反向作業,藉著語言理解與擷取技術的發展,把的敘述文字,轉換成電腦可以理解的固定資料,然後再把這些資料做為驅動器,注入不斷擴張的資料來源,來產生新的敘述文字。

  固定資料與文字敘述的不斷循環,電腦的智慧就會不斷提升,以人力導引的電腦系統,就能自動產生更豐富的敘述文稿。例如今天以球賽結果為主的報導,那時就自動產生場外球員的動態,今天以股市為主的報導,那時就自動產生營運的策略,今天失業的報導,那時就會自動產生政府因應措施的新聞。
  今天的新聞,越來越趨向分眾,類別越分越細、越窄,但每一類別僅對少數人有興趣、有價值,這一趨勢在今天新聞的製作上無法做到,因為不可能大量製作各個狹窄領域的新聞,而每一領域僅供少數讀者閱讀。但如果有了巨大的資料量,電腦又能理解敘述的文稿,那就有機會來解決這一問題。

  事實上,這樣的電腦系統也是產生大量多領域新聞的唯一方式,這些內容多是今天的新聞媒體力不從心所忽視的領域。這一技術的運用,所產生的不僅可供各小群人的需求,可更進一步可產生個人化、對自己更相關、更有意義的新聞內容,讓每個人都能以全新的方式來體驗新聞。

  Kris Hammond 教授說,十五年以後 90% 的新聞會由電腦產生,不但可能,而且不可避免。在二十一世紀,十五年是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即使五年以後的事也難以預料調。我的預測是不需要十五年就會發生,而且由非新聞媒體主導。

--------------------------------------------------------------------------------
請 eMail: frank.na@gmail.com 給我您對本文的看法。
http://www.magazine.org.tw/ImagesUploaded/news/13243466998120.htm
ePublishing 電子出版簡訊December 12, 2011

說清楚講明白/胡宗駒(前中央社華府特派員)

說清楚講明白/胡宗駒(前中央社華府特派員)

  政界有些人有一種毛病,老是叫別人說清楚講明白,可是對自己那些狗皮倒灶的事卻總是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新聞界也是如此,批評別人的時候總是義正詞嚴,要別人坦誠,但碰上自家有些見不得人的事時,卻又千方百計巧言掩飾。
  今年8月末,舊金山的《灣區新聞集團》(Bay Area News Group)悄悄在它的網頁上刊登了一則約七百字、沒有署名的報導,大致說,這個集團旗下的11 家日報將合併為兩家報紙:《時報》(Times)和《東灣論壇報》(East Bay Tribune),文中簡略表示,這項重組旨在加強區域和當地新聞報導。

  該集團沒有詳細說明進行這項重組的原因,沒有講清楚為何要把已發行了125年的旗下著名報紙之一《奧克蘭論壇報》(Oakland Tribune)併入《時報》,也沒有說明那些曾採訪過「鐵達尼號事件 」和「911恐怖攻擊事件」的記者將何去何從。《灣區新聞集團》總裁杜利(Mac Tully)在那則宣告中僅表示,採取這項行動是為了今後對讀者與廣告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卻淡化了該集團裁減記者對新聞報導質量的可能影響。

  去年,有些讀者也許還記得,維吉尼亞州的《每日新聞 》(Daily Press in Newport News, Virginia)透露了一則改組消息,論壇報母公司主管企業關係業務的副總裁魏特曼 (Gary Weitman)也說是為了推動一項「先驅計畫」,目的是為了加強當地新聞報導,但對削減記者與將編輯工作集中到母報這些作為要如何增進當地新聞報導卻難以自圓其說。

  《今日美國報 》(USA Today)去年進行新聞部門改組,該報發行人韓克 (David Hunke)接受〈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訪問時說,是為了該報下四分之一世紀的發展需要,可是這種說法卻跟該報一下子裁掉了130名記者的實際情況兜不攏。

  當《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San Diego Union-Tribune)  於2009年被賣給一家叫Platinum Equity 的證券公司時,該報負責人隱諱了公司經營不善的事實,反倒說是要引進有經營天才的人,藉以激勵事業的成長與發展。然而卻沒有任何人說明,像這麼一家證券公司怎有管理報紙的經驗,果不其然,報紙出售三天後,新業主一下子解雇了192位員工,三個月後,再削減了112個職位。

  媒體分析專家達克脫 (media analyst Ken Doctor)說,報紙經營績效欠佳,導致報老闆裁減記者與編輯,對外總說是要採 「精兵主義」,減人不減新聞質量,但事實是這樣的重組常使新聞專業可信度流失;他估計,在過去10年內,全美有半數以上的報紙縮減了新聞部的規模,使得許多重大新聞不見天日,大大小小的腐化敗德醜聞沒被揭發 。

  達克脫認為,媒體老闆總覺得何必要對閱聽大眾講實話?何必要在公眾面前洩自己的底?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專門追蹤主流媒體的部落客霍普金斯 (Jim Hopkins)指出,媒體要別人說真話,自己卻躲躲閃閃不夠透明,顯得很虛偽。

  霍普金斯在部落格中撰文指出,〈甘迺特報系〉(Gannett’s Newspapers)總經理杜保 (Craig Dubow) 於10月初退休時,報系推崇他,說他有資格領取3700萬元的退休金,而沒有講真話,指出他過年內,曾解雇了數千名員工,削減了尚在職員工的補償金,在他任內,公司的股票價值下跌了85%。

  不過有些大報深感有必要作自省, 於是設立了全職的報社內部監察員 (ombudsmen),專門調查與報導自己報社裡的醜聞或令人尷尬的事情,包括記者的不當行為等。有些報紙也有所謂媒體記者 (media reporters)專門報導新聞圈內事。

  《華盛頓郵報》調查員古林 (Bill Green)曾就該報記者庫克 (Janet Cooke) 1981 年捏造新聞一事,撰寫了 1萬 4000字的調查報告;《華爾街日報》於1984年調派了十多位記者和編輯調查對該報專欄記者溫安斯 (R. Foster Winans)的內部交易指控。《洛杉磯時報》於1991年報導了該報發行人以時報星期日特刊對 「史岱普勒斯中心」(Staples Center)的專題報導與該中心所有人換取對分廣告收益的內幕消息。

  曾擔任過 NPR 內部調查員的狄伏京 (Jeffery Dvorkin) 現任新聞機構調查員組織  (Organization of News Ombudsmen) 執行長,該中心以加拿大多倫多為總部所在地;他說,全美1500家主要報紙中,大約有30家報社設有調查員的職位,至於電視部分,就他所知,只有 ESPN 和  PBS兩家而已。許多廣播公司自稱現有負責作業標準監管的編輯,設了獨立作業的調查員,報導了公司內部的事情,有時反可能導致法律糾紛。

推薦訂閱
【346】化妝水─ 只要用對方法,也可以抗老!@【文香的「我好漂亮」電子報】
介紹一個免費資訊與網路新知網站@【網頁研習室【網頁製作系列報導】】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