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2014-12-26 16:00:00/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105-1休閒體適能班隊開始招生囉
本期目錄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4.10~11/張約翰
如何處理社群媒體上的個人攻擊?/廖凱弘
亞馬遜雨林砍伐去年(2012)大增三成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4.10~11/張約翰

重點:你還在社群媒體上看新聞嗎?

儘管正逢9合1大選,10月、11月的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粉絲專頁,一如9月粉絲成長低迷情形,排名變動少、粉絲數成長也少。以PEW在2014年對美國的調查,半數FB用戶會在上面看新聞,但FB演算法不斷改變、由桌機向行動載具移動的趨勢變化極快,使用者行為變化之大,年頭年尾可能完全不同。這是一般通稱「新媒體」(包括社群平台、行動載具)的特徵。

  位於哈佛的新聞研究專業網站尼曼實驗室(NiemanLab.org),目前正連續刊出學界、業界人物對2015年新聞業的預測,其中目前服務於數位有線媒體Fusion的薩孟(Felix Salmon)預測,新的一年,依賴FB作為主要流量來源的網站將大難臨頭。他的理由是:已經是行動端用戶、行動端廣告為主,演算法不斷調整下,FB現在塗鴉牆上只剩下個人用戶貼文與廣告兩種東西,在行動載具的使用環境下,帶有外部連結的東西,除非是原生、有頂尖的吸引力,才能通過演算法的考驗留在牆上,其他試圖導引到外部網站的貼文,對演算法而言都是個屁(他用的原文是shit,不是我愛講髒話)。

  我在今年初的一篇論文中,就曾經說,演算法調整是完全掌握在FB手中的,沒有什麼網路民主可言,現在免費搭這個平台的便車拓展閱聽人,將來遲早會被趕下車。當然不能因此就以「科技變化快,反正追不上,不如以不變應萬變,內容好就好」這種心態當藉口。

  如果由FB來的流量減少,行動端的閱讀就靠app。這方面的問題是:大媒體自然有資源量身打造自己的app,中、小媒體怎麼辦?當新聞讀者的載具上滿是各個媒體的app,豈不又回到比誰招牌大的時代?目前尚未有足以產生影響力的新聞集成app(例如Flipboard),中、小媒體的社群經營將更加艱苦。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新聞媒體在社群平台上主要對手不是彼此競爭,各式各樣的內容供應者、廣告、用戶原生內容(UGC),才是更強的對手。新聞是與各種搞笑圖文影片、雞湯文、洋?文放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用戶並不會特別意識到他在看的是不是新聞。各媒體的編編們,也試圖將自家新聞包裝得不像傳統定義下的新聞,甚至根本從寫作階段就進行改造。新聞定義的變化不是沒有原因的,也不是抬出專業倫理教條、專業菁英身段就能解決抵擋的。新聞工作者不如重新思考如何運用新媒體這個工具的特性,來達成當初投身這項工作的目標。

分析:
1.壹週刊11月擠下ETtoday,壹傳媒在台灣的兩個主要媒體自此包辦前兩名,其中蘋果正在辦活動衝200萬粉絲數大關,壹週刊也快逼近百萬。美國報業龍頭紐時主專頁粉絲893萬、網路新聞龍頭The Huffington Post也不過466萬。

2.關鍵評論網排名不斷上升,超越udn.com,逼近前10名。作為不搞裸體加屍體、不做藍綠大亂鬥、不滑進去也不搞援交的評論型網站,關鍵評論網在社群平台的成績,可以讓大家看到:除了無下限的小編路線,還是有別的路可以走。至於自矜氣質路線的udn.com,其實這兩個月貼文風格明顯也在求變,不過還沒看到效果。

3.成長超過1成的媒體數,兩個月各只有4家,風傳媒、獨立評論是唯二連續兩個月成長超過1成的媒體;又,除了10月的關鍵評論網,所有成長超過1成的媒體,都來自後段班,排名最高是10月排29名的TVBS。原因除了用戶新聞使用習慣外,不是說前段班的社群經營已經不在乎粉絲數,而是想衝衝不上、買粉又怕被FB告,只能憑真本事的結果。

4.前10名媒體的FB佔網站流量來源比,除了自由時報在11月上升,其他全部下降。


本月半岔開話題:
去年(2013)11月起開始進行的這項統計分析,雖然終於難以避免在本月開始用到新媒體一詞,但新媒體、舊媒體這種二元對立的理解方式並不理想,隨後將在年度分析中,藉The Newsroom這部影集的完結進一步討論。

 

 

如何處理社群媒體上的個人攻擊?/廖凱弘

  雖然社群網站上的個人工具與專業功能愈來越強大,但是,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在網路上評論你,你會知道如何處理,並進行控管嗎?個人在網路活動愈久,愈有可能面對各種正面或負面的回應。甚至,你根本沒有在社群媒體中建立帳號,仍然有可能碰到社群媒體發出的個人攻擊。


任何人都是出版者,或者攻擊者


  當你在社群媒體上遭受攻擊,很有可能表示整個社群已經決定要這樣做,直到你現身證明自己清白為止。過去,大眾媒體時代的傳統媒介有專人會負責過濾有可能傷及他人的訊息,然而在網路人人皆可發言的時代,即時發言而且接收訊息,但卻沒有相對的過濾機制,這也讓每個人可能遭致的傷害加深。

  瞬間的訊息Po上臉書或推特等社群媒體,傷害即可能造成。因為病毒傳播的效應,縱然原來的訊息被刪除,很可能造成傷害的訊息,已經被轉貼到各處了。這種傷害可以變得非常複雜,比方說,有可能本來事情很輕微,但因為各種沒有加上事件脈絡的個人評論,變成了一個具有傷害性的意見(通常在誹謗法下受言論自由保護),或直指你一些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未涉誹謗的),或者,有些甚至根本是故意這樣做的。

  已往,社群媒體針對個人對個人的攻擊行為,通常採取放任的策略,不過,英國推特在去年因為發生了某個人身攻擊事件(請詳見BBC報導: http://www.bbc.com/news/uk-23485610 ),開始改變做法。英國推特宣布的新做法是,將開啟並擴增舉發這類訊息的工具,並且增加專責的員工;臉書同樣也提供使用者檢舉濫用臉書的準則。首先,你可以隱藏該則濫用的訊息,再來你可以寄一封訊息給該Po文者要求其刪除,然後,你還可以把他刪除好友或封鎖。

  除了由社群媒體提供的反濫用工具或方法之外,當你面對著一則攻擊訊息,你或你的組織,還有什麼辦法來應付呢?這裡提供你一些有效的處理策略:

回應攻擊有四步驟:

1.不要驚慌
  縱然某些訊息看起來是一個危機,切記!你不是第一個經歷到這種討厭的攻擊。不要嚇壞了!不要說出一些帶有情緒的個人話語,也不需要立即做出反應。你可以深呼吸,然後,想想看攻擊你的訊息到底說了些什麼。

2.考量一下你想不想回應
  考量攻擊者的動機:他們只是想得到注意?他們被埋在鼓裡?然後,再問最佳回應策略為何?處理之後會衍生出什麼後果或形成什麼價值?什麼才是這種狀況下降低傷害的最佳途徑?比如美國空軍網站上的「回應評估流程圖」(請參考:http://www.wired.com/2009/01/usaf-blog-respo/)就是一個有效的回應計劃,因為他們確認了組織成員回應攻擊訊息的三個步驟:找到波文、評估如何回應,以及用一個能夠管理閱聽眾關係的有效方法回應。因為,並非所有的攻擊訊息都能透過回應得到好的解決。

  你的組織已經有了這種類似的回應政策或社群媒體指引,提供你來處理攻擊情況嗎?如果是,那你如何來加以應用,以協助你採取下一步的措施?如果沒有,你如何創建一個方針來處理類似事件?

  請用複製螢幕截圖或另存檔案的方式,將波文都備份起來。如果波文太過份或是具威脅性,請考量讓你的上層經理知道,並告訴他攻擊來源。同時,應考量封鎖攻擊者或禁止其再波出相關訊息。當然,這並不會停止他們繼續(透過其他管道)散布訊息給其他人。

3.採取公開的快速回應,然後下線進行後續對話
  考量一下私下進行溝通的意義。大部份狀況下,在狀況發生的同一個地方,採取快速回應是好事。然後,如果適當,應採取私底下的電話或email,與攻擊者取得聯繫或溝通。考量你的目標,以進行你的後續溝通。

4.控制傷害:決定如何補救已造成的災損
  我能告他誹謗罪嗎?
  
  在傳統媒體,如果有人散布不實言論,致使你的名譽受損,那麼,你可以提出誹謗或公然侮辱告訴,但這場官司可能要纏訟好幾年;在社群媒體中,這個補救措施不是很有效率,因為不夠快速緩解已造成的傷害,「牙膏都已經擠出管子了。」

  多數網路上的攻擊言論,都不具有事實錯誤認定的性質。也就是說,一個攻擊性言論,可能具有傷害性,但在法律認定上,未必可以構成誹謗罪成立。幸好,社群媒體可以有效地來解決這些類似的攻擊言論,我們可以運用社群網站提供的發言平台與人人平等的言論權力,來降低負面訊息所造成的傷害。

運用更多言論來制止
  
  社群媒體通常具有兩面刃:既可以是提升你個人名聲的有效平台,同時又是讓你暴露在直接回應 (包括負面評論或錯誤資訊)所在。而這些正負面回應,皆是因為網路就是一個匿名平台,而這些匿名者甚至可能根本從未消費過你公司的服務或產品。你所能做的,應該是考量運用更多支持你的力量,來降低這類攻擊的影響。

直接回應批評者

  在網路上,你需要建立一些同盟的力量,因為建立了這些強而有力的社群關係,得以支持你或你的工作,同時,也可以協助你面對這些負面或錯誤訊息攻擊者。

事先預防

  由於攻擊者可能出其不意,你能做的應該是,事先擬好完全防範網站或社群媒體中的負面攻擊訊息計劃。擬定計畫前,你可以問自己下列問題:

1.我要如何能夠得知誰在社群媒體上說我什麼,而我必須快速加以回應?使用Google, Talkwalker, 或Mention 等服務來建立預警,這樣你就可以知道有人針對你或你的公司(組織)發表評論。此外,應時常監控你的推特或臉書,看看是否有人發表意見。

2.學習他人的回應經驗有用嗎?很多名人會特別提防這類負面的攻擊訊息,也許你可以事先檢視一下,人們或公司組織在網站或社群媒體上,面對類似情況時,是如何處理的?他們跟我的差別何在?適當地運用這些處理經驗,並不會有什麼壞處。你甚至可以考量擬定一個行動計畫草案,提出當你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該怎麼處理。

3. 我的社群媒體使用該有一套策略?無論公司組織或是個人都應該有一套策略來指引社群媒體的使用;組織應對他們自身的內容目標有清楚的意識,並且知道社群媒體如何協助自身達到這些目標。你如何回應一個攻擊,可能成為你員工的一面鏡子,就如同反映出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一樣。

  在你處理這類攻擊訊息之前,最好有一套關於普世價值在內的對話方式,以防你真的面臨到一些倫理壓力時,可以提出來應用。比方說,你該如何在平時的動態波文中坦白你的工作情形?你有必要在動態中,反映出自身的盲點與信念嗎?

  社群媒體是很個人的,它讓你揭露你自身,同時也讓你得已決定你是否想這麼做。人們對於自己的波文應該負責任,然後建立一套個人的使用策略指引它們。比如,我會遵守80/20 法則,亦即我會波出一篇文章,我認為是當時有80% 對我的閱聽眾有益處的,然後,我允許我自己波出一篇文章,是考量到自我推銷的(當然也對我閱聽眾有利),後者的比例最好不要超過 20% 以上。

  一則社群媒體的攻擊,就像是你拿到一顆檸檬,便將它榨成檸檬汁一樣,會成為你的機會,成為你個人品牌的助益力量。當你懂得如何有策略地、正面地回應它,你不僅能減低傷害,你還能夠運用這個事件,去打造與提升你在社群媒體中想達成的影響力。

原文出處:http://www.poynter.org/how-tos/digital-strategies/219452/how-to-handle-personal-attacks-on-social-media/

 

亞馬遜雨林砍伐去年(2012)大增三成

廖凱弘 | 自由撰稿人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 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

新聞報導

  亞馬遜流域的雨林被認為是對抗地球暖化的最重要自然資源,因為它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巴西的溫室氣體生成,約有 75%是來自雨林燃燒與樹木腐爛。每年估計有4億噸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得巴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全球第六。

  巴西環境部長伊莎貝拉.特謝拉 (Lzabella Teixeira) 說,去年有2,256 平方英哩 (5,843 平方公里) 的雨林遭砍伐,而前年被砍伐的數字是1,765 平方英哩 (4,571 平方公里) 。面對此一局面,環境運動者認為是因巴西環境保護法律逐漸放寬所致,強調巴西政府推動各項基礎建設如水壩、道路與鐵路,都造成雨林大量遭致砍伐。

  2012年巴西議會通過森林編碼法 (Forest Code law),造成號稱世界最嚴格的環境規範遭修改鬆綁,影響了雨林的管制與保護。修法最大的改變,是放寬小資地主的限制,允許他們砍伐並清除靠近河岸的樹木。新法最具爭議的部分,在於免除非法砍伐樹者的罪行追訴,只要它們簽署聲明書同意將樹木種回。這樣的法律規定,讓關心環境的人質疑「還能有效保護雨林嗎?」

  專責亞馬遜河區域的綠色和平組織特助保羅.雅達利歐 (Paulo Adario) 說,「政府對雨林砍伐數量大增不應感到驚訝,造成砍伐量大增正是政府推動的;森林編碼法鬆綁,等於告訴非法砍伐的人,這樣的行為並不犯罪。」

  雅達利歐也說,羅賽夫政府強硬地在亞馬遜地區推行基礎建設計畫,大大加劇雨林砍伐。政府的報告顯示,許多雨林遭砍伐,都因政府推動帕拉州到馬托格羅索州鐵路改善計畫。

  政府開路的結果,造成非法從雨林中取得木材更加容易;砍伐樹木後,更多種植大豆的農夫與農場工人得以進到以往禁入的區域,整地、種植牧草。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亞馬遜雨林素有地球綠肺美名,主要因為雨林是生產力最強的自然生態系,雨林內繁茂樹木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換為動物生存所需的氧氣。這片面積相當於美國國土的雨林,62%在巴西境內。全球暖化日益加劇之際,亞馬遜雨林大規模遭砍伐更加重了環境危機。

  2005年美國太空總署和歐盟贊助「亞馬遜地區大尺度生物圈與大氣圈試驗」大型研究計畫,約800位科學家投入研究,試圖了解這片雨林的運作機制,研究發現森林砍伐使得雨林生態系快速劣化,不僅因為砍伐造成雨林面積縮減,連帶影響當地的溼度,進而改變雨林區域氣候,乾季變長、均溫上升。科學家指出,如不有效遏止雨林面積減小,估計到2100年,亞馬遜雨林恐怕有60%的面積會轉變成為莽原。(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延伸學習:

王孟瑜(民101),清潔發展機制對巴西亞馬遜流域發展之影響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Claudio Angelo/陳儀蓁譯 (民94),失衡的亞馬遜雨林 ‧ Punctuated Disequilibrium ‧ 中英對照,科學人雜誌,37,16-17。《亞馬遜森林危機》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3/10/1/1037.htm)

推薦訂閱
@【公益人】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