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2015-01-23 16:00:00/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2015-2016年 弱勢服務經費
本期目錄
調查報導-議題、倫理分際停看聽/張哲豪、張春炎
大不列顛的調查新聞傳統/林沛澧
美國抗議加國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場選址
調查報導-議題、倫理分際停看聽/張哲豪、張春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三個主辦單位一同於1月9日在台大新聞所會議室舉辦「調查報導-議題設定與倫理分際」座談會,現場也邀請到卓新獎調查報導獎得主、學術界、業界及獨立導演等各領域的優秀人才齊聚一堂和參與的來賓、同學們一同討論,究竟在調查報導中我們可以從裡面知道些什麼?又可以發現些什麼來改變我們現在的社會。

  今年(2014)的卓越新聞獎平面類調查報導獎再度從缺,這是自2011年以來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新增電視、平面兩項調查報導獎項以來,第三度從缺。除了繼續顯示調查報導是所有新聞文類中,最具難度的一類。而這個難度不僅是因為調查報導的議題難找,或者重要消息來源和證據難尋。從本次卓越新聞獎的平面類調查報導獎的從缺理由中可以發現,還引發同業間對於調查報導之採訪技巧所牽涉之相關倫理議題的討論(相關討論可以參見本屆〈評審實錄〉,連結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1/article.php?storyid=198)。

  主持人張錦華教授開場時表示,調查報導獎於2011年正式成立該獎項,也是許多新聞從業人員所追求的最耀眼的星星,但它的價值不單純只是獎項而已,是為了要調查事實的真相與抵抗權勢來,藉此彰顯社會的公平正義的真實報導價值。因此本次特地邀請學界與實務界關心調查報導的來賓,共同討論究竟如何定義調查報導,在實行調查報導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涉及倫理價值問題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實務上如何可行?等等問題。

胡元輝:調查報導直接影響民主的品質

  首先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的胡元輝老師拉開討論的序幕,透過從業界到學界的專業與在場所有與會者一同分享,通常新聞工作者都會把調查報導當作是最高目標,為什麼會是最高目標?因為調查報導「會對於民主的品質有非常立即而正面的影響」,好的調查報導會對於不良的企業或政府產生非常的壓力,甚至造成政策上的改變。既然調查報導這麼重要,那麼社會對於調查報導的品質要求也就會非常高的標準。

  胡元輝認為調查報導是需要專業與專注,它不僅是要Working Hard更需要注意到新聞倫理。身為一位記者,除了要有懷疑的心之外,更要去考察驗證,需要有足夠的證據與文件才能發布報導,從美國普立茲獎榮獲調查報導獎的採訪個案來看,胡元輝發現得主幾乎沒有使用匿名採訪的方式進行。因此他認為,調查報導是要去揭發外人所不知道的真相,帶來的影響衝擊也是全面的,對於調查報導過程所使用的採訪手段也往往都被賦予更高的要求和倫理標準。

李惠仁:為調查,不惜與消息來源破壞關係

  近年來以調查和紀錄片為名的李惠仁,因為一連串針對農委會的調查報導,他自嘲已經是官員來電拒接的黑名單。從電視台記者到現在為獨立記者、紀錄片導演,李惠仁覺得在選擇新聞題材會自問自己是在找尋什麼樣的價值。例如會選擇禽流感題材是從Breaking News開始,在採訪過程有越來越多引起他好奇的地方,最後一路追蹤後製作成一個約3分鐘的專題報導,但電視台沒有辦法播出。李惠仁當時還被告知,目前沒有相關的新聞熱點。這段經歷讓李惠仁開始認真思考必須要做好調查工作,可能需要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後來,獨立調查果然也讓他挖掘出不同於外界想像的內容。

  李惠仁特別,有些記者很害怕破壞與消息來源的關係,但是根據他自己的經驗,他認為唯有破壞舊的關係,才會有新的關係進來,也就是這樣有越來越多人跟他爆料,讓他在進行調查報導過程中有源源不絕的線索,最後完成了作品、戳破農委會隱匿禽流感疫情的謊言。

蕭富元:匿名採訪完後,再告知並讓受訪者表達意見

  天下雜誌的總主筆蕭富元女士指出,在調查報導新聞獎從缺後,天下內部曾經開了一個檢討會,針對調查報導的倫理問題以及應有的作為有過一番討論。她認為基本上調查報導就是一種態度,一種做專業新聞的態度,這是與公眾利益有關係的,特別是對於政府、企業與犯罪這三類,或許它會因為其他力量而被隱藏起來,甚至沒有文件可以證明,但是透過抽絲剝繭的方式去挖出背後的故事,也能漸漸抽出事情的真相。

  但蕭富元也認為,當記者本身匿名採訪完後,回到新聞中心需要再致電給受訪者,告知自己本身是記者,溝通清楚避免誤會。但在自曝身分時也要注意,拿捏分寸,避免後續有什麼問題發生。也因此,在新聞倫理上有時也要拿捏好。

梁玉芳:新聞採訪都是出於好奇心

  曾經多次獲得卓越新聞獎肯定的梁玉芳,她自述在進行新聞採訪時從來不會設想自己在做什麼樣類型的報導,也是出於一個好奇心。而有關調查報導的定義,根據梁玉芳自己蒐集資料歸納發現,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除了前述定義之外,有人說一定是要揭弊的或者發現一個大家從來不知道的事情。許多人也多會有共識,認為調查報導必須經歷很多煎熬,更是辛苦的過程。因此調查報導獎從缺,難免會讓這些同樣感到遺憾。但她個人覺得,報導好作品本來是辛苦的,如果作品得獎是額外的獎勵,得不得獎有時也有運氣成分。
不過針對當天頒獎、致詞的評審代表的眾多意見,她特別針對一點提出來討論,她認為當天評審代表詬病有人是為獎而做新聞,但梁玉芳以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角度反問,寫報導來追求獎勵的肯定不是應該的嗎?話鋒一轉,梁玉芳覺得調查報導很難,所以顯得更珍貴。「有時候開始調查,不知道你的路會引領你走向哪裡」,這些都是會有的風險。

蔡崇隆:做調查報導時一定要一直保持好奇心

  而紀錄片導演蔡崇隆先生則表示,現在的記者往往為了追求獨家而拼命追蹤,但蔡崇隆並不認為,因為追蹤的目的是為了要把事件的發生緣由弄清楚,並挖掘事實的真相,就連以前發生過的議題也可以重新挖掘。因為有時候某些議題被知道,但卻沒有完全被揭露,所以這類議題就可能透過調查來進一步深入新聞議題,也往往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所以蔡崇隆認為,在做調查報導時一定要一直保持好奇心,這樣才會讓新聞有所深入和發展。至於報導的價值是否需要去探究,身為調查報導的工作者或許能做的是揭露某些問題挖掘,以追求事情的真相。但蔡崇隆提醒,記者千萬不要把自己化身為社會導師,他認為那並不屬於記者該成為的人。但對於年輕的媒體工作者,蔡崇隆先生也提醒要懂得謙虛,這才會進步。

鍾起惠:調查報導可分紀錄式、詮釋、起訴書式三種
(鍾起惠)
  與談人分享完後,最後由本屆卓越新聞獎平面新聞評審召集人鍾起惠教授總結,鍾老師首先分享了什麼是調查式的報導,他認為台灣對調查報導可能探究不深,但以西方世界來講,調查報導最長的時間可以拉長到2年以上,而台灣大多數都在2到3個月之間,而這樣的時間長度,其實也比較難去深入探究真正問題的所在。但礙於現實面考量,沒辦法將時間拉長是相當可惜的。

  而今天所談論的關於調查報導的新聞倫理這塊,鍾啟惠認為是屬於一種可辨證的問題。因為新聞身為第四權,本來就有義務要揭發不正義的事情,但在揭發前所作的採訪工作,方法是否正確。在當時的情境下,不論對、錯,每位記者也都需要注意。對於現在新聞常有的專題,鍾起惠老師也認為它就像是一個媒體包裝的新聞,也不見得會與公眾利益相關,也不能與調查報導相提並論,調查報導需要更全面且更具深度的文件能夠證明,採訪只能是輔助調查報導的其中一項。

  而針對調查報導該如何執行,鍾老師也提出了三種方式,分別是:紀錄式、詮釋、起訴書式,三種方式各有不同的調查方式,但也不能忘記調查報導它最重要的是製作的目的與揭露真相才能讓調查報導更具意義。


註一:今年度的平面類調查報導獎是繼2011年(平面類)、2013年(電視類)之後第三度從缺

大不列顛的調查新聞傳統/林沛澧

作者為英國西敏寺大學傳媒研究所博士。
曾於英國從事獨立調查記者,2011-2012年參與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調查紀錄片節目製作。
目前任職於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

  在改編自瑞典原著小說的電影《龍紋身的女孩》中,故事主角布隆維斯特是位耿直的調查記者,他與個性怪僻的女性自由調查員莉絲白·莎蘭德搭檔,一路潛伏、收集、調查和拼湊機密資料,成功扳倒蠻橫跋扈的權貴,也滿足了觀眾對於調查記者的神祕想像。這是一部向調查記者致敬的電影,它刻畫了這種隱密性職業不為人知的心理壓力和煎熬,描述了調查記者如何衝撞埋藏在社會角落的不公義;而選擇埋身於黑暗中,探險、紀錄、揭發,也形塑了歐美調查記者的精神與基因。

  回到真實世界,2013年,英國第四頻道播出了台裔獨立記者白曉紅的臥底紀錄片《性:我在英國的工作》(Sex, My British Job)。此片引發英國社會震撼,也勾起台灣大眾對調查記者這種特殊行業的好奇與關注。白曉紅從2004年起在英國投身獨立調查,針對英國的非法中國移工進行長期報導,揭露他們不為人知的血汗生活,而2013年這部臥底倫敦妓院的電視調查報導,更是觸動社會的敏感神經。從白曉紅擔任調查記者的例子,我們可以窺見英國由來已久的調查新聞傳統,從如何訓練記者、如何抉擇議題,如何取得關鍵且具說服力的影音證據,以及如何刺激大眾敏感神經,引發後續輿論發酵等等。這一連串的過程,徹底發揮了媒體監督社會,平衡社會中族群與階層關係的功能。

  然而,不論是真實世界中的白曉紅或虛構小說中的布隆維斯特,這種具備挖掘社會問題功能的臥底式(undercover)調查報導,在一定程度上需仰賴獨立媒體自主、非依賴的基本特質。簡單地說,獨立媒體之獨立性,並非只是特定機構有自轄的資金以跳脫商業綑綁,或著擺脫政治或其他權力形式的干涉。新聞學專家管中祥便曾說到,獨立媒體之另類維度在於可以提供主流媒體論述所不及的內容,告別傳統媒體由上而下的分工型態,反其道「由下而上,充分尊重前線記者的判斷和自主」。這其中,專業記者本身亦要具備足夠對社會議題的敏銳度和素養,以支撐對事件論述的一定客觀位置和掌握度。

  在諸多前提下,歐洲(尤其是英國)的獨立媒體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保障獨立媒體機構與記者的基本功能。英國調查新聞業(investigative journalism)自1960年代開始發展,至90年代達到巔峰,當時英國本地的調查性電視節目不下300個,BBC的《內幕報道》(Inside Story)、《公眾視界》(Public Eye)、《40分鐘》(40 Minutes)、《冒昧》(Taking Liberties)、《此時此地》(Here and Now)、《大致公平》(Rough Justice)、《私人?查》(Private Investigations)皆在當時建立起公眾信譽。同時,由英國第四頻道製作的調查紀實型態節目,如《刀刃》(Cutting Edge)、《街頭法律》(Street Legal)、《鄉村探秘》(Countryside Undercover)、《英國探秘》(Undercover Britain)等也維持一定收視率,第四頻道每年的電視節目資金,約有三分之一是投注在紀實節目的產製上。

  2000年之後,在數位化與網路化的大環境衝擊下,調查新聞的數量銳減,但在歷史脈絡和傳統下,英國電視新聞人早已培養出強烈的默契與共識,深信新聞發展的核心和媒體的存在需要維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性,才能不受干擾地挖掘真相,讓觀眾看見特定事件背後的未知層面。有別於由美國CNN習慣把重大新聞事件操作成連續劇式的報導模式,BBC開啟的深度調查傳統,著重層層剝解國際、社會、族群事件的核心內幕。在英國社會,除了領軍的電視台主動內化這種獨立調查的精神,在外在環境下,英國國家級電信監理機構Ofcom更明文規定BBC其25%的節目須來自於民間的獨立製作公司,這無疑為獨立新聞產製系統打了一劑強心針。

  此外,英國當地的紀錄片記者也有其他管道獲得直接的鼓勵,例如對於有前景的調查內容,可嘗試透過Bertha BRITDOC (一個致力於支持新聞性質長篇紀錄片的基金會)申請5000-50000英鎊的實質補助。現在,除了BBC最具歷史性的調查紀錄節目《廣角鏡》系列(Panorama),英國第四頻道旗下幾個極具歷史威望的電視調查紀錄片《沒有被報導的世界》(Unreported World)與《派遣》系列(Dispatches),早已習慣向獨立媒體或記者取材,支持調查記者挖掘世界各地被忽視的社會問題,不但挖掘國內問題,更將自己定位為跨國際的輿論發聲管道,而調查類型節目的高專業度和完善度,讓英國的記者們更有勇氣和信心投身臥底調查的行列。

  英國之所以能夠長期維持調查新聞的傳統,是因為在新聞的意義的排序上,電視台向來首重「告知」,「教育」其次,「娛樂」則等而下之;而當這種新聞走向造成營運壓力時,英國政府則會直接給予紓困支持。相較於英國,台灣對於獨立調查記者的支援實在貧乏。近幾年雖然越來越多如李惠仁的紀錄片導演,透過長篇紀錄片的形式揭發弊病,但他們必須在極有限的資源下孤軍奮戰。這個現象,反映了台灣政府、大眾與媒體尚未認識獨立報導的存在價值和目的。但在媒體網路環境變革,獨立媒體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的現況下,未來的台灣,勢必會需要更多的獨立記者,加入監督政府、改革社會、扶持弱勢的報導行列。

原文刊登於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創力的網路平台"創事紀",經作者同意同時刊登於本電子報,原文網址
http://newsplus.pu.edu.tw/archives/47981

美國抗議加國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場選址

張時健 |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系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政府的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選址,常會遭到在地居民以「別放我家後院」的理由抗議,只好選在無人荒地。但加拿大安大略省最近計畫興建地底680公尺(2,230英尺)的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場,以貯存國營電廠低強度核廢料,位置離著名風景區休倫湖(Lake Huron)不到1.6公里。官方認為1960年代以來產出、存放在地表的放射性廢棄物需要永久貯存,該計畫正是最安全的辦法。

  臨近棄置地點的金卡戴恩(Kincardine)等社區強力支持此計畫。當地的布魯斯電廠(Bruce Power complex)是全球最大核電廠,核能產業提供居民工作機會。該區區長克拉墨(Larry Kraemer)說,居民大多不擔心,因為放射污染風險「低到無從想像。」

  當地的沙金海岸(Saugeen Shores)是著名觀光景點,商業發達,人口稠密,該區商業公會主席羅賓斯(Joanne Robbins)也認為居民不會像外地人一般地直覺反核,「因為我們和核能產業共生。」

  安大略電力公司是專門處理核廢料的國營事業,負責執行此計畫。發言人凱利(Neal Kelly)表示,該公司多位科學家與工程師已研究多年,認為這對環境或民眾無害。該計畫將只存放低放射性廢棄物,比如核電廠使用過的清潔用品焚化後的灰燼;高放射性核廢料暫不存放。

  較大的反對聲浪來自加拿大其他地區及美國,特別是同樣位在休倫湖畔的美國密西根州。批評者不相信放射性廢棄物在地底深處就安全無虞,雖然官方保證固化後的核廢料可保4億5千萬年安定。抗議者強調,美國與加拿大都承受不起大湖遭污染的風險。密西根州兩名參議員要求美國國務院必須介入此事,許多團體與公會也群起抗議。住在沙金海岸的費南德茲(Beverly Fernandez)發起網路線上請願,得到42,000份連署。但她坦承,連署者大多數不是本地人。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國際原子能總署認可將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於地下,並予以多重防護,包括固化、存於廢棄物容器、排水設施等工程保護及自然條件阻絕輻射外洩等。這樣的處置場全球有80處,分在34個國家。

  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的選址,須經遴選、環境影響評估兩階段。遴選時須做潛在場址調查、篩選,以及公告、地方自願場址申請。這階段,在地居民的接受意願將是選址的關鍵因素之一。

  環境影響評估階段則須評估設施對於環境是否有不良影響,以及有關地質、水文和處置設施安全評估。安大略電力公司的專家表示,放射性廢棄物將放在不透水容器中,之後放在堅硬岩盤下約2,230英呎處。最終處置場址地質條件有厚達600英呎的岩盤。

  但是物理學家、也是工程師的羅德(Charles Rhodes)指出,由於這個場址位於大湖區,因此地下水滲入並淹滿廢棄物場址最短只要1年,一旦地下水受污染,就會通過岩石隙縫滲入湖中,造成水域大面積汙染。此點顯示這個場址選定能否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有其疑慮。(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2013年12月)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延伸學習:

《低放射性廢棄物(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的安全管理》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nsc.gov.tw/zh-tw/Feature/C/50/3/10/2/1039.htm)

推薦訂閱
@【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電子報】
@【師大社區生活報】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