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
報主: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營造團隊
創刊日期:2010-07-08
發報頻率:雙週刊
訂閱人數:79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報
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
發報時間: 2010-10-05 16:00:00 / 報主:蘇之涵
本期目錄
【重建交流會觀察﹝下﹞】重建社區面臨的問題
【社區介紹】高士社區、關山社區、興龍社區、和雅社區
【重建消息】一年過後—【原住民族災後重建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徵稿啟事
友好連結
關於本報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頻率:每月兩次
主辦單位:文化部
承辦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協力單位: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
、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臺灣藍色東
港溪保育協會、臺東縣南島社區大學
發展協會

執行編輯:蘇之涵、陳思安
聯絡方式:
臺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38號11樓
TEL:02-23930629
傳真:02-23216487
Mail:admin@cesroc.org.tw
Web:http://sixstar.cca.gov.tw/frontsite/、
http://recover88.blogspot.com/


[公益聯播]102年最新活動大事曆
【重建交流會觀察﹝下﹞】重建社區面臨的問題
(文、圖/蘇之涵-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社區營造在災難重建中,究竟能幫上什麼忙?

造人與造社區的過程經常是漫長且無形的。社區營造無法直接處理永久屋的空間規劃、遷村的政策、或治洪之道;社區營造通常是處理這些事件背後的人,像是社區營造員的培育、社區居民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懷、行動決策的產出與執行。

「...... 因此,社區營造的工作針對社區的公共事務而推展,過程中必然涵蓋了觀察、分析、溝通、企劃、執行力、反省、創意等等,其共同的特質是必須長期地、集體地加以『經營』,且非常重視『創造性』。經『營』與創『造』正是我們使用『營造』一詞的本意,而不是傳統『工程營造』的意思。」

曾旭正 (2007) 台灣的社區營造,遠足文化, P15

在重大災難發生之際,社區營造是一種內化的工具,唯有社區本身的主體意識以及行動力夠強,才有能量突顯社區居民的需求,進而有機會參與、改變大框架裡的重建事務。

在兩天一夜的桃米社區營造員工作坊裡,團隊帶領營造員們實際操作了一次社區災後重建推劃。

將所有與會者(社區營造員、工作人員、其他分區的夥伴)分為五組,每一組有一個指導老師與一個小助理引導討論,五個組別的主題分別如下:

a. 友善的校園環境-討論學校與社區關係
b. 溝通的公共空間-討論社區公共空間、社區資訊傳遞平台之想像
c. 活力的社區組織-討論社區次組織合作與人力資源調查運用
d. 創造的產業願景-討論社區生計與產業創新嘗試
e. 互助的社區照顧-討論社區弱勢、兒童、老人等關懷工作推動


【重建交流會觀察﹝下﹞】重建社區面臨的問題
圖/黑板上的三角觀察法以及風車分析圖


第一階段的討論為三角觀察法,每一組發三種顏色的便利貼,請營造員分別寫下自己社區的優點、缺點、特色;然後第二階段風車圖分析,在全開的書面紙上用麥克筆劃一個大X,分割出來的四個區塊分別標上優點、缺點、特色、行動策略,把寫好的三種便利貼貼在對應的區塊裡,以各組主題為目標,討論完成目標要達成哪些任務,列出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


【重建交流會觀察﹝下﹞】重建社區面臨的問題
圖/八八重建營造員與桃米經驗的對話


在全開的書面紙上可以看到每一個社區的概況,以及彼此可以經驗交流的地方。舉例來說,在友善校園環境為主題的小組裡,社區列舉出來的內容如下:

社區優點:山上環境好、學童人數少,每人擁有的資源相對多、學校支持社區的活動以及產業發展、家長會與社區發展協會關係良好、環境地形特殊

社區特點:小小茶藝師的培養、社區農作品種類多,品質也好、學校退休的音樂老師可以協助社區特色推廣工作、社區DOC數位中心的健全

社區缺點:沒有避難中心、路況差,下大雨路就不通、社區活動中心空間不足、學校重建校地找不到、地方政府給予的重建資源不足、校長不關心社區事務、隔代教養以及外籍配偶小孩的教育問題


針對社區裡某些想要改善的部份,同組的社造員可以互相學習,情報交換。例如不關心社區事務的校長,請家長會協同社區發展協會一同前往拜訪,如果溝通效果不好,還有下一步的應變方式。針對隔代教養以及外籍配偶孩子的教育問題,有經驗的社造員介紹他們社區申請課後安親補助的經驗,對應的部門以及相關注意的事項。

【重建交流會觀察﹝下﹞】重建社區面臨的問題
工作人員特別設計的牌子:我要提問、建議、讚聲,增加互動。


討論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一些社區共同面臨的問題,像是聯外道路的不穩定。下大雨,路就不通,社區產業無法對外輸送,若雨勢過大,社區還要擔心居住環境的不安全,避難撤退的路線與去處。

透過這樣的活動,我們可以歸納某些社區共同面對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九二一與八八的重建經驗也許不盡相同,但是在經驗對話與創意激盪的過程中,我們試著尋找一些突破的可能性。



【社區介紹】高士社區、關山社區、興龍社區、和雅社區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社區】
在熱門的風景區墾丁附近,潛藏著一個受天然湖、牡丹花海以及千年茄冬樹神木圍繞的美麗村落───「高士」。高士村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是1874年牡丹社事件的發生地,聚集著南排灣族族群,除了天然資源外亦有土磚屋、歷史古道、傳統石板屋及日本神社遺址,如此生態與史蹟的交融更是豐富了當地的文化故事。

過去三年高士村均參與文建會社區計劃,發揚口傳歷史與歌舞習俗等,對於植栽綠化及環保教育的推廣更是不遺餘力,然而去年八八水災的侵襲使得高士村的安置空間面臨嚴重考驗,直至現在永久屋的工程仍處於延宕狀態,新聞篇幅莫不以「非人」的居住環境形容高士村的居住情況。雖然村裡的基本生存空間持續遭遇威脅,但高士村人仍不忘從「心」出發,另於今年向文建會申請推動軟體性的社區重建,計劃包括了培訓在地社區營造員、建立水土保持及防災演練整合課程、進行重建的影像刊物紀錄,以及運用當地的巴舒亞農莊來發展社區產業。

高士村秉持「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的精神,期待著他們實體的以及心靈的雙重家園再現。
【社區介紹】高士社區、關山社區、興龍社區、和雅社區
 ﹝大家總動員防大水進村內﹞


【高雄縣甲仙鄉關山社區】
關山社區位於高雄縣小林村南端,共居住837人,當地保有著傳統的平埔族信仰文化以及宋江陣,近年則致力於有機農業的促生,陸續出產了咖啡以及酵素等產品,均廣獲好評,使得原本以典型農村為主經營的關山社區更為出色。

隸屬於甲仙鄉的愛鄉協會昔日曾與關山社區有過合作經驗,例如在95、96年農委會的培根計畫中協助建立休憩的社區小點,以及陪伴某些有機農民團體的成長等等,然而社區中的人口老化問題一直是愛鄉協會關注的焦點,於是在面臨莫拉克風災入侵之際,協會便與社區共同組織重建工作,在申請文件會計劃的提案報告中,規劃了老人日托班課程,以及由日托班學員出發進行田調以完成社區地圖的繪製,使老人在這些重建過程中得以卸除「社區照顧人口」的刻板身分,進而蛻變成社區的文化資料庫,成為「社區的寶」。

除了對於老人工作的協力外,計畫中也試圖培育社區營造員及相關的觀摩實習,另外也希望配合林務局、水保局及鄉公所等單位訓練來深入解決遷村及防災議題,雙方均期待風災過後,社區能藉由重建工作回復青春。
【社區介紹】高士社區、關山社區、興龍社區、和雅社區
﹝老人日托班上課情形﹞


【高雄縣六龜鄉興龍社區】
位於高雄六龜的興龍村是由「土壠灣」、「圳頭埔」、「舊潭」、「大苦苓」四個聚落組織而成,它是當地森林遊樂區以及溫泉區的必經道路,並且為荖濃溪所貫穿,境內以「黑鑽石蓮霧」、「金煌芒果」、蜜棗以及茶葉等四種作物的種植為主,而社區除農業外亦嘗試拓展觀光,在98年爭取設置了河川親水生態公園,於平時也有守望相助隊及環保志工隊維護內部環境,其發展平穩踏實。
   
在八八水災後,興龍社區立足於創傷之上,重新思索了自身文化與工藝的發展性,回顧過去參與的政府補助計畫,多以林業資源或生態環境為重點,但現在已開始訓練社區媽媽製作手工肥皂,以及研究如何妥善保存社區內的大鼓陣、古早調、牛犁歌等從清朝時期傳承至今的歌謠民俗文化,這些轉變從他們今年向文建會提案的「旭日計畫」便可得知,計畫中除防災工作外,便是對於鼓陣與古調等傳唱教學以及樂器材料修復製作的重視。雖然興龍村同樣要面對傳統社區中人口流失以及受災嚴重等壓力,然而他們選擇用文化技藝的新思路找尋旭日再度升起的一天。
【社區介紹】高士社區、關山社區、興龍社區、和雅社區
﹝興龍社區親水公園舉辦活動﹞


【南投縣鹿谷鄉和雅社區】
冬暖夏涼的南投和雅社區,發展可謂歷經了苦辛,最初在民國七○至八○年代時,生態環境為孟宗竹林相,所生產的竹材及竹筍深具經濟效益,後來面臨竹產業的沒落,農民遂將竹林轉做種茶,未料及茶的特性卻在去年加重了莫拉克風災的影響程度,當狂風豪雨侵犯時,屬於淺根性作物的茶隨著泥流衝入巷道,導致了山崩,原本賴以維生的農事變成了天災的助力,造成了環境的坍塌,更加深了村民的焦慮。
   
生於憂患的和雅社區,決定用行動擺脫憂患,在八八重建的三年計劃中,選定前兩年專注於實體災害的防救工作上,例如規劃演練逃生路線、透過刊物及教育加強災害管理及策略常識,並以自主性及在地化為訴求,思考成立專職救災中心等等,至第三年則設定目標為文史的再生與環境美化。觀察社區將重建計劃三分之二的時間用於災害防救中,便可見他們潛藏已久的決心,社區發展史上的風風雨雨,將隨著村人的積極化生為信心墊腳石。
【社區介紹】高士社區、關山社區、興龍社區、和雅社區
﹝與社區幹部會談﹞
【重建消息】一年過後—【原住民族災後重建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徵稿啟事
【會議日期】2010年11月12、13日(星期五、六)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聯絡電話】02-77341675
【中心網頁】http://www.ntnu.edu.tw/irdc/

莫拉克風災發生迄今一年多,受創甚重的原住民災區,不但災後重建面臨重重難題,猶待檢討改善,在天然災害的威脅仍將持續的預期下,防災減災的因應之道,亦需同時面對。在彰顯原住民族知識與權利的主題下,以跨域合作、永續性、創新、環境與社會正義等面向來探討當今原住民族永續發展的政策,做為此次研討會各個議題,包括以下六大項目:

(一)原住民族面對的開發與災害
(二)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與國土政策
(三)原住民族災後重建與人權
(四)原住民族環境知識與教育
(五)原住民族社區重建與自主治理
(六)原住民族產業重建與文創發展

簡章下載,投稿請填寫「投稿摘要表」後,以E-MAIL寄至本中心信信箱:idrc@deps.ntnu.edu.tw。截止日期:99年10月4日。
推薦訂閱
原住民族家庭暨婦女服務中心簡介@【中北區原住民族專業諮詢輔導計畫】
豔陽下,我們一起用生命碰撞生命@【都市人電子報】
轉寄『莫拉克社區重建報【No.1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