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社區重建報【No.26】─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10,2012【文建會社區組織加油站】三地門鄉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
編按/文建會於莫拉克颱風災後,以社區營造為主軸協助災後重建工作,推動「社區組織重建計畫」。100年度共協助38個重建社區,引領社區透過文史調查、社區地圖及藝術創作的方式進行重建。本專欄將陸續介紹這些重建社區,與大家分享社區的重建故事。
文/陳思安、蘇之涵
(圖/蘇之涵。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的基地-蜻蜓雅築。)
屏東縣三地門鄉地磨兒部落位於台24線的入口,蜿蜒在山間的公路一路通往德文、達來、神山、大武等部落,最終以阿禮為盡頭。本案的提案組織-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其實就是由施秀菊老師帶領的蜻蜓雅築團隊,在風災前因電影海角七號的熱賣,琉璃珠產品的知名度打響國內外。但是琉璃珠的意義不只是我們所看到的流行風潮,事實上,蜻蜓雅築創立的初衷,是希望為原鄉的年輕人創造一個舞台,好讓他們有機會返鄉,為自己的部落做事。莫拉克風災後,同樣的概念被放到更高的層次,地磨兒提了「黑鳶計畫」,希望連同鄰近部落的重建,帶動大區域的文化旅遊發展。
部落人做部落事
文建會的社區營造員莊爵瑋說,組織希望推動「部落人做部落事」的理念,回復以往的部落文化,部落大小事都有年輕人幫忙,都有人關心、出力。但是要部落年輕人待在這裡就要有穩定的產業,穩定的工作,如此年輕人才會長久待在部落。因此,藝術協會背負起這樣的工作,創造更多的基礎與機會,讓年輕人了解部落,進而願意深耕部落,這就是蜻蜓雅築與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成立的理念。
在訪問營造員時,他舉了兩個觀察到的例子來說明他的理念。第一個是風災後的八八零工專案,雇用部落的人去整理部落家園,但工時只有三個月,除了時程很短,也會讓部落的人習慣等待工作分配,對於尋找正職的工作一事反而消極,慢慢變的懶散且被動,每天掃完地以後沒事可做,只等樹葉掉下來。
相較於八八零工的被動,有一天,廣播傳來某餐廳旁有台車子掉到水溝裡了,請大家幫忙。就看到部落的年輕人、熱心人全都騎著機車到現場幫忙,其實這就是部落人做部落事的精神。如果這種觀念沒有被持續傳承、深化,那就變成只有部分熱心的人在做這些事情,因此社區組織的力量在這裡顯得重要,長期地經營部落,深化文化的認同,如此一來才有可能落實「部落人做部落事」的理念。
(圖/蘇之涵。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工作人員正在串珠DIY。)
創造年輕人的舞台
為了讓部落繼續發展,創造在地就業,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積極辦理技術的培訓,例如琉璃珠、皮雕、原住民圖騰刺繡等,透過這些課程,讓部落年輕人更了解自己的文化與技藝,加上自己的創意與應用。營造員說,其實他們也知道現在部落的年輕人出外工作以後,朋友、生活圈都在外面,對於部落的感情與認同不深,要讓年輕人回部落不是件容易的事,部落也沒有可以長期賴以維生的工作。
面對這樣的困境,能怎麼辦呢?營造員提到他們關於「獵人學校」的夢想。從小培養部落的觀念,做一個從小孩出生到長大都能讀的獵人學校,有獵人幼稚園、長大一點讀獵人國小,慢慢的將部落的家族、文化、傳統和記憶找回來。
但是回歸到現階段,目前以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為主要的產業與發展動力,工作室有經營精緻的手工琉璃珠、串珠DIY,還有排灣族風味餐與部落導覽。營造員說,現在回鄉的年輕人非常少,地磨兒還好一些,鄰近區域的德文、達來就只有在放寒暑假時,才會看到回家的年輕人。而蜻蜓雅築裡的員工有大約二、三十人為原住民,有些是還鄰近社區回來的年輕人,這樣的機制多少增加了一些年輕人回流的可能性。
黑鳶計畫與三地門區域共同發展
黑鳶計畫則是由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提起,帶動部落與區域經濟的一個提案,「黑鳶」為三地門區域的特有種老鷹,以此為象徵。由於棲地環境受到破壞的情況下,近幾年黑鳶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為了能重新見到牠們的身影,三地門目前朝對環境友善的無毒和有機農業著手,以地磨兒作為對外的窗口,共同發展生態導覽,與鄰近的德文、達來合作,達來以石板屋住宿和生態旅遊為主題,德文做有機農業、部落農場、德文咖啡,成為一系列的生態旅遊路線,帶動內部經濟成長。為了達成共識,三方互相協調,長期溝通,例如地磨兒固定到達來參加部落會議,也在訓練德文的生態導覽員。
(圖/蘇之涵。工作室的一角,桌上擺滿了製作琉璃珠的工具與素材。)
對於八八風災後的省思
談到協會目前的經營狀況和未來的方向,營造員莊爵瑋很樂觀地說:「成功率看起來很大!現在是地磨兒帶頭做區域發展,但是我們也在思考如果地磨兒離開了,其他部落也可以繼續獨立經營嗎?這是我們還需要努力的地方。」
詢問即將到來的雨季,部落有什麼準備嗎?營造員也老實地說,社區有上過一些防災課程,這些課程對大部分的社區或許有用,但是對於本來就是危險區域的部落就不一定有效,而且有些人也不一定想離開自己的家園與產業。還有一些狀況,發佈撤村的標準雨量是五百毫釐,但有些部落遇到三百毫釐的雨量,對外道路就會沖斷,也無法撤村。所以對於部落的實質幫助,還是平時的防災準備與自救能力的培養,像是發電機、抽水機、汽油儲存等設備固定保養,以備不時之需。
(圖/莊爵瑋。部落周邊災時坍方的道路。)
【重建消息】莫拉克颱風災後兒童生活藝術輔導人員培訓&「莫拉克災區原住民文創輔導工作坊」即日起開始報名&其雄布袋戲團「偶藝傳愛-點亮希望」
*莫拉克颱風災後兒童生活藝術輔導人員培訓 5/12起開訓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主辦「兒童生活藝術輔導人員培訓計畫」,為讓前進災區之表演藝術團隊及文化志願工作者對兒童心理輔導有更深的體認,自5月12日(四)起,至6月19日(日)止,分別在嘉義、屏東、高雄、南投、台東等五地舉辦五場次的培訓活動,邀請專家學者授課,歡迎有意願的表演團隊或個人,免費報名參加。
詳細課程內容請上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網站(http://www.tncsec.gov.tw)
e-mail報名請於寄至c751042.luchao@msa.hinet
或電洽鹿草數位機會中心陳小姐(電話05-3751042;傳真05-3751974)報名。
*「莫拉克災區原住民文創輔導工作坊」即日起開始報名
文建會文創產業專案辦公室將於5/31(二)、6/3(五)、6/7(二)、6/10(五)分別於高雄、台東、屏東、嘉義等地辦理「莫拉克災區原住民文創輔導工作坊」,預計以「通路行銷與拓展」、「文創產品商品化及行銷手法」等著重交流分享之工作坊,強化部落業者對實務與理論上的結合與應用。
各場最新資訊及報名表請上「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服務網」http://cci.culture.tw查詢。
報名方式:將以99年度受補助對象優先報名,並於每場次說明會開始前三週開放報名,欲參加者請填妥報名表後以電子郵件:tcic@taipeiculture.org或傳真02-3343-6324(請註明郭小姐收)回傳報名表。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文化創意產業專案辦公室蔡先生/郭小姐02-3343-2579/02-3343-6344,或02-3343-2563呂小姐;
電子郵件請寄tcic@taipeiculture.org
*其雄布袋戲團「偶藝傳愛-點亮希望」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主辦「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兒童生活藝術輔導計畫」,將至南投縣、嘉義縣愛心巡演,時間為5月24日(週二)上午八時在自強國小圖書室、下午二時在愛國國小視聽教室、5月25日(週三)上午十時在神木國小視聽教室、6月9日(周四)下午二時在阿里山國小視聽教室、6月10日(週五)下午一時十分在學校附近民眾地下室場地。
洽詢電話:0933-332720台灣其雄木偶劇團朱其島。
【社區重建故事】重建(見)玉山社區的樂活老人
編按/莫拉克重建迄今將近兩年,重建的成果不只是鋪橋造路與硬體建設,在台灣各地還有許多長期深耕地方的夥伴與組織,他們認真地以各種方式陪伴社區,走過漫長的重建之路。本專欄將不定期介紹這些朋友們,他們在社區裡最真實的生活,與動人的故事;本專欄也持續向各地社區、人、與組織邀稿,邀您與大家分享重建路上的心情與感動。
八八風災後,台南市南化區生活重建服務中心進駐南化區玉山里,開始了災區服務工作。風災已經過了將近兩年,大自然的殘酷和人命的脆弱在玉山里已幾不可見,取而代之的是居民努力回歸正常生活的拚勁。
以『家庭中的老人』為出發點的老人服務
在玉山里,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數16.4%強。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南化區生活重建服務中心的劉蕙慈主任說:『重建中心的工作就是要讓玉山里的老人都成為家中的寶。』這句話明白地點出了重建中心老人福利服務方案就是要讓老人的價值可以在家庭中得到彰顯。所以,重建中心的老人福利服務不只是提供老人關懷,也讓老人有機會對家人和鄰里表現關懷,進而增進家人間和鄰里間的正向互動。
老人是社區健康宣導尖兵
在南化區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健康講座和生活休閒活動是老人福利方案的兩大主軸。不同於一般的健康講座,重建中心的社工員不只希望老人能在講座中養成正確的醫學觀念,更進一步將老人當做社區中每個家庭的健康宣導尖兵,透過知識的傳遞,賦予老人們正確的醫學觀念以及相關的社會福利訊息。
(圖/阿公阿嬤們邊聽講邊閱讀乳癌防治的宣傳單)
重建中心還鼓勵老人將健康知識帶回家中,透過知識的分享,關懷家中每一份子的健康,促進正向的家庭互動。所以玉山里的老人來參加健康講座不只是學習如何維持自身的健康,還知道如何保護孫子不受腸病毒的威脅。在乳癌防治的講座現場,可以聽到阿公阿嬤們在說:『我要回去跟媳婦說45-69歲有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也有阿嬤們在現場相約要去衛生所做乳房攝影。在玉山里健康講座不只是講師和聽者間知識的交流,更是對家人和社區關懷的契機。
(圖/健康講座讓老人們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老人不只是福利的享有者,更是幸福感的製造者
此外,心靈的健康也是重建中心看重的一環。結合藝術創作和節慶特色,邀請老人攜家帶眷一起來動動手。活動中提供機會讓老人與家人和鄰里同樂,以強化老人與家人和社區的連結,建立正向的親子和鄰里互動機會,並發展社交及心理支持網絡。活動現場大家七手八腳地開始動手做,彼此互相幫助和啟發靈感,讓這群自稱『只會拿鋤頭不會拿筆』的老人們,在農曆新年將至時,用蠟筆畫出自己的新希望。
兒童節前,重建中心設計了環保創作活動,阿公阿嬤認真聽著講師一步一步的解說,為孫子孫女們做出一個一個俏皮可愛的兒童節禮物。讓休閒活動不只是參加者獲益,也為家庭帶來歡樂。在玉山里這個老年人口比例偏高的社區,老人不再只是福利的享有者,更是幸福感的製造者。重建中心期望透過老人福利服務方案,讓雞犬相聞、鄰里和睦、扶老攜幼的傳統農村價值可以在玉山里重現。
(圖/環保創作不只給阿嬤帶來自信的笑容,也帶給家人滿滿的幸福感)
【文建會重建企畫】社區防避災企畫一:防災社區的概念
汛期來臨之際,學會將針對社區防避災的主題進行一系列介紹,分別為社區防避災的初步認識、操作執行方法、實際參與操作經驗的側寫,以及台灣現階段各地的應用案例,逐一由理論進入現階段的實務操作情況。以下對於社區防避災的介紹與概念,資料均來自於內政部在2006年所發行的<防災社區指導手冊>,以及筆者曾在2010年11月,參與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在屏東永樂主講的防避災工作坊,針對現有資料初步整理。
防災社區的概念出現得相當晚,從1990年代初期,美國開始進行以社區為基礎的抗災社區計畫,而台灣早期雖未有普遍的觀念,但內政部消防署的睦鄰救援隊系統隱約已有防災社區的概念。九二一地震之後,陸續的桃芝風災、納莉風災造成多處土石流的危機,防災變成當時相當重要的課題,因此由九二一重建會與災害防救委員會分別在台北、花蓮、南投選定了十個社區進行防災推動。
經過初步的實驗與探索,災害防救委員會於 2003年建立出一套防避災社區推動模式與方法;而後,從2006到2008年,防災政策的推動進入人才培訓的階段,內政部轄屬的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分別與政府跨部門單位、縣市政府消防局、大專院校合作開授課程工作坊,也實際進入社區開設防避災工作坊、環境踏勘、製作社區防避災地圖、社區實地演練等。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科技中心更嘗試與在地NPO合作,以建立資源整合平台的模式推動防災社區。
早期的防災社區推動模式是以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為主要角色,一方面研發防災科技、另一方面落實成果應用,防災中心作為主要的推動者,促成地方公部門、社區領袖與專業學術團隊三方合作,共同動員社區,落實執行,而後透過社區操作的經驗反覆修正與累積經驗。
2009年之後,科技中心嘗試新的方式,從原本的單點社區操作,轉為創造資源協力平台,與全國民間團體與地方社造團體三方合作,由後兩者透過區域組織網絡推動地方公部門與地方領袖,一則以引導、一則以動員防災社區的行動,如此一來可以更有效、且永續地讓防避災在地方深根。
所以,何謂防災社區?「一個以社區民眾為主體,經由社區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t )的過程來凝聚社區共識與力量,並藉由推動減災、預防的措施,來減少社區的易致災因子、降低災害發生的機會;而當萬一發生災害時,民眾亦能防止災情的擴大、降低災害的損失,並能迅速推動復原、重建工作的社區就可以稱為『防災社區』。」也就是說,以社區為主體單位,透過民眾參與、由下而上,在防避災社區的執行過程中,凝聚共識與行動力,達到強化社區自救能力,以及減低損失的目的。
以社區為單位的防避災工程,透過在地組織的管道強化民眾危機意識與相關知識,這樣的推動相較於公部門體系交代下去的例行公事,較能尊重地方文化與社區特色。此外,防災社區的推行,除了自然環境的調查與紀錄,最重要的還是社區的軟、硬體設備都要有良好的應用與管理。在防災社區執行的過程中,每一階段的目標和動員對象皆不同,會接觸到社區不同的群組與年齡層。如何以社區自主為前提的情況下,鼓勵民眾參與、意識凝聚,與外來專業團隊合作,漸進學習這一套的知識,需要長期且紮實的社區耕耘。
在社區裡,防避災的實作大致為以下流程。這套操作方法不是SOP,會隨著不同環境與情境改變:
(點我放大)
當這樣的知識與流程,進入人際網絡緊密、議題變化快速的社區,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呢?在下一篇企劃,我們將更進一步地探討。
【文建會社區人物誌】三地門部落的社造員莊爵瑋
編按/重建,不單單只是環境的重建,更重要在於人的重建。文建會配合社區組織的重建工作,也秉持培育社區人才的使命,於社區內培訓社區營造員,使他們能成為社區重建工作的靈魂人物,引導社區創造美麗新家園。本專欄將逐一介紹這些在各地投入重建工作的社區營造員,他們的學習歷程,以及參與社區重建工作過程。
文/陳思安、蘇之涵
(圖/莊爵瑋提供。地磨兒社區的社區營造員莊爵瑋。)
樂於助人的營造員
莊爵瑋是三地門文化產業藝術協會的營造員,大家都習慣叫他小瑋。家裡是流浪狗之家的莊爵瑋,在八八風災後也是受災戶,將自己家整理乾淨以後,抱著行有餘力就去幫助別人的心情,開始到處幫忙整理其他人的家園。沒有限定要去哪裡,有忙就幫的他,某一次騎車看到「三地門部落自救會」的布條,他未經思考就走進去,「缺不缺志工啊?」的一句話,開啟了他和三地門部落的連結。
「幫助別人最快樂」是莊爵瑋的心情寫照,「社區最需要的就是陪伴!」操著原住民國語的他是漢人,但在部落扮演心靈陪伴的角色。他了解部落對於漢人還是有許多不信任,因此在許多場合中不會主動發言,而是默默的觀察與付出。一陣子後,等部落的人漸漸對他熟悉,才慢慢轉為主動,與社區直接溝通。
溝通的問題,其實是每個社區營造員都會遇到的困難,因為每個人生長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文化體會。而且目前營造員要處理的事務與面對的壓力,和經濟收入不成比例,他坦白地說,這也是許多營造員無法維持熱情的原因,和一般民間團體的社工福利比起來,要用這一份營造員的工作養家活口,是不可能的。
(圖/蘇之涵。莊爵瑋在蜻蜓雅築二樓唯一咖啡,向參訪的夥伴介紹組織運作。)
社區營造員的任重而道遠
營造員面對不穩定的工作內容、時間,社區怎麼看待這個角色、公部門對於營造員的期待等等,這些壓力與回饋若不能成正比,不管有再多的熱情與衝勁,最後還是會導致營造員的離開。營造員做不久對於社區來說也是很大的傷害,好不容易才在社區建立起來的人脈與在地信任感後離開,社區也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久而久之,新的營造員要再與社區建立關係,就更不容易了,這會成為一種惡性循環。
這些尖銳卻寫實的描述,是莊爵瑋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所觀察到的現象,這也直接指出「社區營造員」這份工作的高度複雜性,以及他們身上所背負的高度期待。營造員本身如何適切地處理這些壓力與課程,還要梳理繁複的社區事務與網絡,以及不可避免的行政工作,這是所有的營造員,在這三年期間,必須要學習與克服的重重挑戰。
(圖/莊爵瑋提供。部落周邊的崩壁。)
會一直做社區營造的!
在當營造員的過程中,除了學習與人溝通、相處外,陪伴社區,融入社區的生活和居民建立關係也是重要的一環。問莊爵瑋想要在地磨兒待多久?「應該會一直待下去吧!以前沒薪水的時候就在做了,或許營造原本來就是比較笨的人才會做的吧。」不要想太多,也不要抱怨太多,只要懷著理想與信念,一直做下去就對了。
莊爵瑋也提到了營造員交流會的場合,營造員們互相鼓勵與支持,還有截長補短地互相學習,例如核銷行政的工作,上手的夥伴們就可以指導對於流程不熟悉的夥伴,同儕之間的學習感覺很溫馨。對於營造員來說,行政核銷可能是一種做社區營造以外的壓力,小瑋也希望這些行政工作會越來越上手。
莊爵瑋表現出來的熱情與敏銳觀察力,讓我們見到身為部落的社區營造員,有與人互動的感動、也有不為人知的辛酸。沒有想過要計較些什麼,而是一直默默付出的莊爵瑋,講出了營造員辛苦且不為人知的一面,讓我們一起為所有的營造員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