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
報主: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營造團隊
創刊日期:2010-07-08
發報頻率:雙週刊
訂閱人數:79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報
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1-10-19 05:00:00 / 報主:蘇之涵
本期目錄
【文建會社區組織加油站】大社區的小故事-番路鄉公興社區
【文建會社區人物誌】人情味嘛卡有的巧手營造員-鄧長庚
【文建會重建企劃】生態旅遊與社區重建企劃之二:親自走一趟達來生態旅遊!
【重建消息】漂流木木雕藝術創作展&阿里山祝山支線預計月底復駛
友好連結
關於本報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頻率:隔週
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承辦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協力單位: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
、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台灣藍色東
港溪保育協會、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
發展協會

執行編輯:蘇之涵、陳思安
聯絡方式:
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38號11樓
TEL:02-23930629
傳真:02-23216487
Mail:admin@cesroc.org.tw
Web:http://sixstar.cca.gov.tw/frontsite/、
http://recover88.blogspot.com/


[公益聯播]捐款贈好禮,再抽HTC!一起來幫助受暴婦幼
【文建會社區組織加油站】大社區的小故事-番路鄉公興社區
編按/文建會於莫拉克颱風災後,以社區營造為主軸協助災後重建工作,推動「社區組織重建計畫」。100年度共協助38個重建社區,引領社區透過文史調查、社區地圖及藝術創作的方式進行重建。本專欄將陸續介紹這些重建社區,與大家分享社區的重建故事。

文/蘇之涵、圖/鄧長庚


第一次見到公興社區的幹部與營造員,是在99年度的提案審查上,社區的提案與簡報抓不到社區營造的感覺,理事長說,社區以前沒有做過軟體建設的案子,也沒有人才培訓的經驗。但是,接下來一年多的輔導與陪伴,社區發展協會所呈現出來的凝聚力與進步令人驚艷,這對於整個社區與輔導團隊,都是很大的鼓舞。


20平方公里的「大」社區

嘉義縣番路鄉公興村是一個幅員廣大的山中村落,全村面積約20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有多大?我們拿台北市的信義區來比較,信義區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約為公興村的一半左右面積,這裡面包含了18個社區發展協會,若按這個標準來看,公興村可容納36個左右的社區發展協會。但實際上,公興村才擁有一個社區組織-公興社區發展協會;一個社區發展協會負責這麼大的範圍,困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公興社區位於腦寮的一間製茶廠,製茶師傅翻動發酵的茶葉)


公興村沒有學校、而且山上就業不易,所以原本住在山上的居民現今大都居住在山下,社區營造員鄧長庚甚至說,就算山下沒房子的也要租房子。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這裡的人口密度有多麼稀疏;留在山上的人,80%以上是從事農事,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人是以茶葉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公興村有幾個特別的地名:內腦寮、外腦寮。詢問社區營造員後,煉樟腦是公興早期非常興盛的產業,但是,現在村裡面五十歲以下的人幾乎都沒見過。曾經有過的樟腦文化、樟腦產業,現在幾乎都沒有留下痕跡,只留下地名供人追想。


(公興社區在今年四月辦的尋根活動,邀請社區的「老班ㄟ」,
也就是各種工藝達人,教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學工藝)


如何面對廣大的「社區」?

20平方公里的公興村一共有九個村落,分散在阿里山公路沿線,從第一個村落到最後一個村落,車程就要開上一個小時。要把這麼一個大的「社區」營造起來,對一個社區營造員、一個社區發展協會來說確實很不容易。光是要找人、要開會、要傳達訊息…這些做社造的「基本動作」就比都會型社區難上好幾倍。但他們還是想到了解決方式,怎麼做呢?

社區發展協會用「分區-分組」的方式進行,也就是依地區屬性,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專門負責的工作,包括:生活空間組、生態保育組、產業創意組、文化工作組。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總幹事跟社區營造員就負責這些小組的統籌及協調。


(前往公興參加生態旅遊的外地參訪團,照片右前方的導覽員即為社區營造員)


他們平均一個月開兩次會,有特別需要討論事情,也會不定期召開會議,例如每次辦完活動,他們一定會開一次到兩次以上的檢討會。而關於會議進行的方式,社區營造員鄧長庚說,與其說他們是在開會,不如說他們是在進行「工作坊」,比較像是課程一樣,大家都有機會學習、表達意見,不會只有理事長一個人講話。

藉由這樣的「分區-分組」、定期開會討論,遼闊的公興村也能慢慢凝聚出「社區」的樣子。為什麼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呢?營造員說:因為他小時候就在公興村長大,對公興村的現況跟問題有非常深的體認,才會跟大家一起想出這樣的方式。另外,透過文建會社區重建案所發行的社區報,兩個月一次的發報頻率,也是一個居民間互通訊息,彼此凝聚的管道之一。


(公興社區要開會了唷!大家卡緊來~)

社區活動中心的下一步?

文建會的案子執行到第二年,協會已經開始為下一年的計畫在構思、做準備了。社區營造員說,公興社區這麼大,但一個社區活動中心都沒有,開會都要跑來跑去,沒有固定的地方,都是臨時向當地的茶廠借場地,非常不方便。所以下一年,他們希望社區活動中心的規劃有更多進展。

但他們也知道,由社區營造的經費去從事硬體建設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所以他們打算從「軟體」著手,舉辦社區活動中心的工作坊,為往後的規劃做準備。這是公興社區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一貫的態度跟做法:要推動一件事、一個計畫之前,先讓居民有「願景」。

剛起步的公興社區,社區營造越做越有興趣,大社區的大願景,在社區發展協會打下的基礎上,要對外跨出第一步了!


【文建會社區人物誌】人情味嘛卡有的巧手營造員-鄧長庚

編按/重建,不單單只是環境的重建,更重要在於人的重建。文建會配合社區組織的重建工作,也秉持培育社區人才的使命,於社區內培訓社區營造員,使他們能成為 社區重建工作的靈魂人物,引導社區創造美麗新家園。本專欄將逐一介紹這些在各地投入重建工作的社區營造員,他們的學習歷程,以及參與社區重建工作過程。

文/蘇之涵、圖/鄧長庚

從廟會到社區營造

鄧長庚大哥在從事社區營造員一職之前,是以「做茶」為主,但因為身體受外力之傷,無法再從事粗重的工作,而開始跟著公興社區現任理事長鄧同敬做「社區營造」。這樣的轉換會不習慣嗎?鄧大哥說,其實在這之前,他都有在參與廟會、民俗方面的活動,所以對這種社區性的活動並不陌生,而且他說「粗重的沒得做,閒著也無聊」,所以這樣的轉移對他來說,倒是一個重新學習新東西,以及跟社區的人建立新互動的開始。



(巧手又健談的公興社區營造員鄧長庚)

至於是哪些新東西呢?訪談過程中,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社區營造的理解。他說:「我們做『社區』,有沒有人來是一回事,有沒有賺錢也是一回事,能把生活周遭環境營造得好,能讓村裡外出的年輕人也覺得好,願意多回來走走、回來居住,村裡的老人也開始有事情做、不會無聊,這些才是最大的資產。我們也不會希望很多人來、賺很多錢,像有些計畫雖然給很多錢,但這些錢進到社區反而容易出現問題,與其要這些錢,不如要社區的願景。」除了他這樣想,協會理事們也都有這樣的共識。


自己與社區一起向前行

另外,他提到透過文建會的這個案子,有機會跟第一區社區營造站的老師們學習,也有機會跟不同社區的人做交流,甚至去別的社區參訪,這樣的學習跟互動讓他學到很多,這是他成長跟進步的動力。除了他自己,公興社區也一直在進步,所以,縱使他以前的工作可以早睡早起,現在的工作必須晚睡早起,他也沒有一點抱怨。



(公興社區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國寶級的藍腹鷴,圖為社區的生態記錄訓練)

在技術方面的進步,因為編輯社區報,讓他學習到蒐集資料跟編輯的方法;此外,他開始學習使用電腦,打字、上網、經營社群網路…這些都是新的摸索,打字還是靠手寫板的,一開始對他來說相當吃力,但他已漸漸在上手。

至於跟社區的新關係,也在鄧大哥參與營造工作之後開始轉變。他說一開始要請居民來參加活動或開會的時候,他們都會回他:要做工無閒啦!後來他嘗試和居民談社區要有更好的生活,居民們慢慢地願意來聽。這樣的轉變讓他回甘地嘆:「阮社區團結,人情味嘛卡有!」相較於他之前參與的社區廟會活動,這些跟更多居民的意見溝通跟邀請,讓他的生活圈、社交圈越來越廣,也讓他照顧的社區範圍,從內腦寮逐漸擴展到整個二十平方公里大的公興村。同時,他的溝通跟表達也在這過程中越來越進步。



(社區特有的竹製捕鼠器,誘餌放在竹筒中間,老鼠從左邊的洞鑽進去,一咬到誘餌,老鼠就會被繩子綁住)
 
訪談的最後,我們提到去年底參訪公興社區時,看到營造員令人印象深刻的手藝品-竹製捕鼠器。他說,這個竹製捕鼠器今年已經被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列為館藏了,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再看到這個竹製捕鼠器,就要去博物館看了。他說這個手藝是先人的智慧,是他和當地的長輩學習而來的,當他和社區夥伴們在進行社區文史的記錄時,其實就一邊把手藝學起來了。而且,他說他會做的還不只這個啦…至於還有哪些新手藝?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文建會重建企劃】生態旅遊與社區重建企劃之二:親自走一趟達來生態旅遊!

文、圖/蘇之涵


我們選在九月中旬抵達屏東縣三地門鄉,不巧的是,那幾天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天氣狀況很不好,讓行程充滿不確定。集合的地點是三地門文化館,也是進入屏東排灣與魯凱領域的入口,以行前說明作為開場,
由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老師率領的團隊與研究生,介紹社區林業實驗室在阿禮與霧台公路沿線的操作經驗,長期陪伴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know-how。


(遊程的入口,新達來與舊達來的連接)


社區林業實驗室的生態旅遊強調產、官、學三方的支持與合作,除了專業團隊的陪伴與培力,每一個社區都要有當地工作小組的建置,因為社區生態旅遊的長遠運作,最終要回歸到社區的自主動力,所以社區組織的健全體質便相形重要。

工作小組建置好了,便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遊程路線規劃與實作。在導覽培訓的過程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讓居民建立對於山林保育的良好觀念,環境的導覽要先從物種監測開始」。將工作團隊編組,定期在固定的路徑上,徒步記錄沿途的物種觀察,長期累積的資料由專業團隊處理後,回饋給當地。長期的紀錄有兩個最直接的幫助,有助於當地自然環境變化的觀察,也讓培訓的導覽種子人員建立基礎的知識。

社區林業實驗室帶著墾丁社頂與霧台阿禮的操作經驗,分別與霧台公路沿線數個原民部落合作,培力社區生態旅遊發展。有人擔心,如果沿線都是類似的東西,要怎麼吸引遊客上門?玩過其中一個景點的遊客,對於其他地方還會感興趣嗎?達來遊程的連絡人晨意說,每一個部落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團隊協助部落發展最強的項目,例如舊達來部落有難得一見的石板屋聚落、達文的咖啡與有機農業、阿禮的慢活部落生活方式...,當每一個聚落的培育達到一定的水準,便可以跟附近的其他點進行串連。

對於其他人來說,類似的產品可能會造成客源與市場的競爭,但是對於社區林業實驗室來說,越多點反而是越多選擇,排列組合的結果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的套裝行程。


(我們全程的導覽曉雯小姐,一身美麗的傳統服飾與花環,身旁高起來的平台是達來國小舊時的升旗台,身後則隱約可見霧台公路。)


下午,搭乘當地提供的接駁車,從霧台公路叉出去,一路下切到溪谷,在達來吊橋前停下來。我們的大件行李由居民騎乘機車協助運送,身上只留下輕便及貴重物品,因為接下來是一段兩公里長的上坡路。沿途有針對自然物種、部落小故事的導覽解說,走累了的休息時間還有族語小教學,我們學了基本的字詞,稍候進到舊部落就可以現學現賣囉。

悶熱的空氣與惱人的蚊子讓兩公里的上坡路格外辛苦,如果真的走不完,也有專車接送,因為路上可以看到達來居民頻繁地騎車往返。雖然部落在二十年前進行第五次的搬遷,從舊部落搬到霧台公路旁,但仍有許多老人家會回到舊部落耕種,所以兩地之間的往返對於部落的人很稀鬆平常。

在終點等待我們的是石板屋聚落,街道兩排的矮牆與房屋都是由薄石板建構而成,路面則是大小不一的石塊,因久無人居,到處可以看到叢生的雜草(或者對於我們而言都是無法辨識的植物),獨特的景觀與空間,製造出時空錯置的感覺。
奉上一杯回甘的苦苣茶,是達來舊部落隨處可見的植物,就生長在田埂的兩旁。


(遺世獨立的石板屋聚落,樸實而美麗,非常值得一訪,
體驗舊時排灣部落的生活。)



在我們抵達部落的前一天,聯絡人特別提醒我們要帶手電筒,因為前幾個風大雨大的夜裡,有人順手把電線偷走了,所以部落的夜晚沒有任何電源。雖然及時的修復讓我們住宿與洗澡的地方有電燈,但是舊石板屋聚落與道路仍是一片漆黑,唯一的光亮是天頂明月,剛過中秋,月光的亮度讓石子路隱約可見。

晚餐與隔日的早餐享用地點在部落的公共空間,尚未完成的建築。部落的vuvu跟gaga幫我們準備新鮮的蔬菜料理,還有在地生產的地瓜稀飯。晚會的時間有營火、傳統歌謠、有vuvu生動的生活趣事,山上的vuvu們下山打工時,與漢人的語言不通,所以發生了許多閩南語表達的趣事。當我們笑得東倒西歪,vuvu就講得更起勁了,與社區居民、環境能有最自然且平等的互動,對我們而言,是生態旅遊最珍貴的地方。


(達來vuvu手做花環,用新鮮的青椒、辣椒製成,據說要放冰箱才能長期保存,製作時不小心還會被辣到。花環製作也是可以事先安排的體驗項目之一。)


我們夜宿的地點很特別,是舊時頭目的家屋。達來的頭目家屋外觀,完全沒有藝術性裝飾,部落的人解釋說,多次的遷村經驗讓族人不會費盡心思去裝飾外觀,能住就好,空間夠就好。沒有紗窗的家屋雖然很通風,但一路上來惱人的蚊子不禁讓人擔心起夜間的睡眠品質;為此,傍晚時分團隊為我們在屋外升起柴火,加上此地的海拔高度,一夜清眠。


(夜宿的地點是以前的頭目家,閒置的空間打掃乾淨後,可供十至十二人住宿)


第二天的行程有兩大主題,舊部落的人文導覽與傳統活動體驗。我們的導覽曉雯,之前大部分的求學階段都在外地,但是對於舊部落的成長記憶仍栩栩如生:達來小學上課的情形,從馬鞍部落走路過來寄宿的小朋友、每天早上領麵包與牛奶的同學等,還有舊部落導覽會看到的教堂、頭目家、石板屋、傳統故事...都是新奇有趣的題材。

射箭與竹杯製作則讓遊客有難得的文化體驗,可惜的是,竹杯製作的後續工作未能在行程中完成,要帶回家再煮沸過才能繼續使用。行程的最後是問卷的填寫,意見供陪伴團隊與部落後續的經營與設計。


(新達來部落教堂外有一排石板畫作,其中一片記載著部落五次搬遷的紀錄)


如果從內政部的生態旅遊檢視原則來看,兩天一夜的達來行程幾乎是全數符合的,但是達來團隊的認真與熱情則是最動人的地方。六月才開始對外營運的台24線生態旅遊網,運作經驗還在持續累積中,透過我們的踩線,希望能讓團隊與部落累積更多經營的想法與經驗,無論是對於社區獨特的石板屋聚落保存,或是部落未來的發展。

就像美惠老師曾經說過的,生態旅遊是方法,生態守護才是最終的目的,種種設計都要回歸到對於人與社區的培力,增加居民對於自己生活環境的理解,與保育的責任感,以達到生態守護的目標。

【重建消息】漂流木木雕藝術創作展&阿里山祝山支線預計月底復駛
*迴藝。森林-建國百年國際木雕藝術創作展

2009年莫拉克颱風,豪大雨將山區樹木沖往大海,這些上千噸的漂流木,在國內外藝術家的巧手創作下,成為一件件的木雕藝術品。這些作品,10月1日起對外展出,要讓各界見證化腐朽為神奇,延續自然生命力的創意。此外,10月每周六、日設有木質創意及農特產美食市集,誠摯邀請全國民眾來一趟漂流木美學之旅。

時間:100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
地點:東勢林業文化園區

活動網站請點我


*阿里山林鐵 祝山支線預計月底復駛

阿里山林鐵神木等支線今年四月底因發生小火車翻覆意外停駛至今,其中祝山支線沿線棧橋防護工程已完成,交通部的營運管理小組週四將派員現勘,如順利過關,月底可望復駛,方便上阿里山看日出遊客。

原文出處請點我

推薦訂閱
台灣光華電子報-中華民國的世界通行證(2011/10/12)@【台灣光華電子報】
【TWEA電子報2011年3月號】飛向山的學校~~邀您與我同行!第六期生態登山輔導員熱情招募中!!@【TWEA電子報】
轉寄『文建會莫拉克社區重建報【No.3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