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
報主: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營造團隊
創刊日期:2010-07-08
發報頻率:雙週刊
訂閱人數:79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報
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1-12-25 05:00:00 / 報主:蘇之涵
本期目錄
【文建會社區組織加油站】尋根,也為桐林的未來定位-南投縣信義鄉桐林社區
【文建會社區人物誌】兼顧麵包與理想的社區營造員-歐豐卿、歐建欽
【文建會重建企劃】重建回家的路四:從手中長出來的陽光米
【重建活動】愛的響叮噹,繽紛泰武鄉& 2011/2012 紫蝶幽谷雙年賞蝶活動
友好連結
關於本報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頻率:隔週
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承辦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協力單位: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
、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臺灣藍色東
港溪保育協會、臺東縣南島社區大學
發展協會

執行編輯:蘇之涵、陳思安
聯絡方式:
臺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38號11樓
TEL:02-23930629
傳真:02-23216487
Mail:admin@cesroc.org.tw
Web:http://sixstar.cca.gov.tw/frontsite/、
http://recover88.blogspot.com/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文建會社區組織加油站】尋根,也為桐林的未來定位-南投縣信義鄉桐林社區

編按/文建會於莫拉克颱風災後,以社區營造為主軸協助災後重建工作,推動「社區組織重建計畫」。100年度共協助38個重建社區,引領社區透過文史調查、社區地圖及藝術創作的方式進行重建。本專欄將陸續介紹這些重建社區,與大家分享社區的重建故事。

文/吳羿葶、蘇之涵、圖/歐豐卿


脈絡中見社區特性

桐林是一個有著二次移民歷史的漢人社區,位處玉山山腳下及兩條溪匯流之處的河階地。日治時期為了躲避日本強制徵召軍伕,來自雲彰一帶的不同族群紛紛遷移此地。在日本統治結束後,留下的閩南人、客家人與原住民仍繼續耕耘此地,過著務實的農業生活。如今的桐林主要仰賴種植夏季蔬果與花卉外銷來獲利。

桐林因其豐富多層的歷史背景,使其擁有多元的習俗,最著名的包含紙馬陣、平安戲與竹筒炮。儘管許多儀式也許已不同於以往的原意,但社區居民仍一次次透過比賽與表演來重現這些獨特性,並於再現的過程中賦予新意。


(桐林社區位於海拔850到1500公尺的地方,是座讓青山環繞的小山城。)


尋根,也為桐林的未來定位

就在莫拉克颱風的那一年,桐林社區舉辦了一項盛大的尋根活動,「有一個老人家說,我們以前是用走的來到這邊的社區,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走回去,這個心願促成了歸鄉之旅。」桐林社區的社區營造員歐豐卿說道。經過一整年的籌備,社區裡三分之二的居民展開了兩天一夜的徒步尋根活動,循著祖先走過的軌跡回到原初之地。尋根的成員不只有大人,國小的孩子們也跟著徒步「回家」,桐林祖先們的故事,不用文字,也不需要默背,在雙腳的實踐中傳遞給下一代。

藉著本計畫,社區發展協會希望進一步將耆老們口述的歷史保留於紙本中,但他們認為這些生活的紀錄不應該是硬梆梆的,所以再度與桐林國小合作,在第三年提出了出版故事繪本的想法,在發展協會的規劃與協助下,讓孩子們自己來當作者,用孩子的視角來描繪家鄉,歐豐卿說必須有機會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根。

此外,發展協會今年也開辦了社區報。現階段社區報的功能主要為社區資訊的流通,像是公佈社區會議紀錄與相關活動成果,還有向居民募集老照片回顧社區古早生活影像,也有特色人物的報導等。歐豐卿說,希望未來能循序漸進的,將發言權交給桐林人,但是他也不希望長輩們因為不會使用電腦而放棄說故事的機會,所以他提議由家裡的小朋友們,動手打字把老人家的口述故事記錄下來,幫忙投稿。



(桐林社區一年一度的重要祭典-歲末平安戲,神明遶境全村,祈求來年的豐收。)


產業中的希望

以大量種植高冷蔬菜、水果及花卉為經濟來源的桐林,位處產業鏈的最前端,農產品的價格從產地運送到消費者的手上,一層又一層的拉高,但是位於底層的生產者卻沒有因此得到比較多的利潤,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歐大哥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成立一個行銷團隊幫助農民,努力縮減收購價與市價的價差,以保障雙方的權益。然而,歐大哥也承認,把不同於以往的行銷概念介紹給社區的過程是漸進而困難重重的,所以今年發展協會特地帶領部分居民到其他社區進行產業觀摩,透過看見與學習,反思自身產業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桐林另一項特色紙馬陣,是一種「騎竹馬而戲」的趣味陣頭,騎馬者與馬伕一拉一扯的橋段非常逗趣,但其實都是經過長時間排練的成果。)

歐大哥很有想法,還提到了文化休閒園區的規劃,結合經濟與文化的觀光發展藍圖,但他也知道路程是漫長而辛苦的,未來仍充滿著許多挑戰,這都必須透過整個社區的創意與共同努力來克服。
 
【文建會社區人物誌】兼顧麵包與理想的社區營造員-歐豐卿、歐建欽

編按/重建,不單單只是環境的重建,更重要在於人的重建。文建會配合社區組織的重建工作,也秉持培育社區人才的使命,於社區內培訓社區營造員,使他們能成為 社區重建工作的靈魂人物,引導社區創造美麗新家園。本專欄將逐一介紹這些在各地投入重建工作的社區營造員,他們的學習歷程,以及參與社區重建工作過程。


文/吳羿葶、蘇之涵、圖/歐豐卿

桐林社區的社區營造員有兩位,歐豐卿與歐建欽,大家都稱他們為大歐、小歐,叔姪倆一同出席社區營造員交流會,也一同為社區服務,一份基本薪水拆成兩位兼職人力其實很吃緊,但對於他們來說,重點不在薪水,而是希望能栽培年輕的社區人才,讓小歐能透過這個機會熟悉社區事務的運作,在這個案子結束後,也能留下來長期為社區服務。在分工上,大歐負責對外聯繫及接洽,小歐則負責對內的溝通、網站管理等行政業務,大歐與小歐協力一同向前進,一年多的時間下來,兩人的搭配也挺有默契。


(桐林兩位社區營造員-大歐跟小歐的合照。)

兼顧經濟的均衡社造

問歐豐卿如何與社區營造結緣,他說自己在桐林長大,後來外出工作,多年前在社區會員大會的場合中,認識了當時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在社區的公共議題上,兩人談出了火花,一次次的會談激發了歐豐卿想返鄉服務的念頭。就這樣,他收拾了在臺中的生活,回到故鄉桐林,開始從基礎學習社區的相關事務。

過去曾從事過保全、倉儲業以及資訊相關工作的歐豐卿,對社區營造相當有想法,他說,要改變居民的思維是很不容易的事,特別是要讓居民改變日常生活的作息,放下自己的生產工作,花時間投入無法立竿見影的社區公共事務,難度更高。推動社區營造的人,心態如果沒有調整好,很容易因此喪氣而打退堂鼓。

就像兩年前桐林成功地舉辦盛大的「尋根之旅」後,社區裡的文化活動馬上面臨消停。歐豐卿說:「動員居民就像拉橡皮筋,太常拉會疲乏;如果文化活動與生產經濟起衝突,大家都會選擇可以讓人溫飽的經濟。」所以他的心得是,在鄉村推動社區營造或文化工作,必須兼顧社區的經濟發展,這樣才有可能走得長遠。
 

(今年暑假,社區特地趁著年輕人返鄉的時候,邀請老師來開授行銷包裝的課程,大家一起動腦、動手創作桐林的logo跟產品意象。)

也要勇敢的作夢!

儘管時常感到疲憊,仍然有股支持他走下去的動力。他笑著說,在某次社造員交流會後,他了解到:「不是只有我在做傻事!」在跟其他社區營造員分享的過程中,他找到了認同。藉由聆聽他人經驗,他學到許多做事的「眉眉角角」,也得到很多新的靈感。他說,社區營造帶給他的改變,除了溝通能力的提升,也讓他膽量變大,勇於嘗試許多新鮮事。
 
詢問起歐豐欽最喜歡桐林的哪一個部分,他很肯定地回答文化,對此,他提出了一個關於桐林社區古厝建築群的構想,桐林社區淵遠的移民歷史反映在建築上,呈現出獨特的樣貌,「剛開始的移民因為不可能馬上蓋好房屋,所以是住在石頭夾縫中的」,他自己對於這段歷史非常感興趣,也希望有機會能恢復社區裡不同歷史階段的建築樣式,無論是製作模型、實體建築的修復,他都想爭取一些經費來實現這個構想。
 

(今年桐林社區參加南投葡萄節的竹筒炮比賽,派出「竹雞開炮隊」與「木馬文化隊」,非常吸引眾人目光。)

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歐豐卿也想告訴更多未來準備投入社區的營造員們,唯有在充分瞭解桐林社區的歷史脈絡與獨特性後,才有可能看見對社區最好的發展道路。


【文建會重建企劃】重建回家的路四:從手中長出來的陽光米

編按/「重建回家的路」系列緣起於八月初重建團隊在高雄辦理兩天的「培力、協力、行動力-莫拉克災後兩周年社區組織重建研討會」,十多組的發表人,有專家學者、第一線的輔導團隊、社區營造員。不同位置上的人提出不同的觀察,觀察蘊藏著最真實的力量:每一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家而努力。家不僅是遮風避雨的居住空間,更是根的所在,傳承生命的記憶,延續每一種生活的獨特性。

 

文/蘇之涵、圖/甲仙愛鄉協會


從手中長出來的陽光米-
呷秈米

「呷秈米才剛開始,我們還在努力的階段」,這是甲仙愛鄉協會社造員曾麗雲說的第一句話,謙虛地為他們過去兩年來的開創與試驗,做了階段性的小結。

甲仙愛鄉協會是甲仙在地的社造團體,莫拉克颱風後,環境的巨變對甲仙的農產、觀光帶來嚴重的衝擊。危機的發生讓愛鄉協會開始思考,除了協助小林村與甲仙地區的救災工作,自己還能為地方做些什麼事。
 

(被泥沙與大小石頭淤塞的水圳路。)


莫拉克颱風從楠梓仙溪上游帶下大量的土石與泥沙,沖毀了水圳,山區的可耕地面積本來就少,加上休耕政策後,願意持續耕種的農民本來就不多,無水可用的挑戰更讓少少的耕種土地晾在一旁。風災過後的半年,無水可用的農民求助無門,所以愛鄉協會踏出的第一步,就是協同農民尋求水利會的協助。透過社區報的力量,集結地方眾人的聲音,爭取到限水分區灌溉,但有限的水量並未解決根本的問題,農友們只能在水門前排隊輪流用水,在這樣窘迫的情況下,甲仙的農田才一點一點的的復原。

除了用水的問題以外,愛鄉協會還能做哪些事呢?他們想到利用原有的公田(註一)種點東西,試著讓生活慢慢步回常軌。經過眾人的討論,稻米被認為是這個區域裡最合適的作物,因為稻米是主要的糧食來源,對農友而言,也有地方文化與歷史傳承的意義。這樣的構想也獲得甲仙國小的大力支持,結合孩子們的鄉土教育體驗課程,讓孩子可以參與稻作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認識自己的家鄉與土地。
 

 (多麼令人欽羨的校外實作課程,都市孩子幾乎沒有這樣的機會可以親近土地,親身參與稻米成長的過程。)


為了要好好地經營公田,愛鄉協會「聘了」一位資深的「田間管理員」漢忠伯,專職照顧稻作,憑著他豐富的經驗,在每一個時節下最好的判斷,也讓稻作得到最好的照顧。學校的校外教學時,漢忠伯同時也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該怎麼插秧、怎麼收割,連製作趕鳥器與稻草人,都可以是生動活潑的課程。其中最累人的事就是曬穀了,對於稻米能夠在陽光下天然熟成的堅持讓所有人都累到人仰馬翻,早上曬,下午如果有西北雨就要趕快收,不然一場大雨就會毀掉所有人的心血。
 

(人工曬稻的過程,完全要看天公的臉色。)


其實,在莫拉克颱風之前,愛鄉協會就已經開始推廣有機種植的概念,但是在山區農村,有機耕作推廣真的很不容易。常常有人問:「噴農藥的收成就已經很不好了,不用農藥和化肥機的方式,能有什麼收成?」協會的夥伴也為了有機耕作到外面 上了很多課,向許多老師請益。這些摸索的過程,有愛鄉協會帶著大家一起做,因為他們希望能建立社區共有品牌,把這一條路的經驗跟農友、社區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愛鄉協會申請了一批八八臨工協助地方的重建工作,不同於一般人對於臨工的印象,這群臨工夥伴超級投入,跟著協會一起從無到有,甚至晚上還主動來參與並協助協會的相關活動,只為了要產出健康無毒的陽光米。今年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在中元節推廣「以功代金」的同時,結合傳統的功德狀與呷秈米共同販售,這無疑是在宣傳與行銷上幫了協會很大的一個忙,讓呷秈米送到更多人的手裡。
 

(收割後,吃飯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讓眾人一同享受豐收的成果。下一期稻作也要這麼努力!)


含淚播種,必歡呼收割。呷秈米的香甜,不僅來自陽光與雨水的滋潤,還有一群人認真的付出,除了生產出無毒的好米,還有對於甲仙土地及環境的關懷與堅持。



註一:甲仙公田原為旗美社大「甲仙農業共同成長班」學員們,基於對有機農業的興趣與熱情,合力在甲仙地區找到一塊農地,進行有機作物的栽培與管理實驗。

【重建活動】愛的響叮噹,繽紛泰武鄉& 2011/2012 紫蝶幽谷雙年賞蝶活動
*愛的響叮噹,繽紛泰武鄉

屏東縣政府今年為擴大辦理萬金聖母聖殿福傳150年活動,特於12月17日舉辦「福傳150聖火鐵馬行」,將帶領民眾自高雄玫瑰天主教堂經過新赤農場(吾拉魯滋部落)一路騎到屏東萬金聖殿,體驗一百多年前福傳行腳的艱辛。

莫拉克颱風災後,屏東縣排灣族泰武鄉泰武村遷居至萬金教堂附近的永久屋基地,命名為吾拉魯滋部落。社區居民80%以上為天主教徒,為了讓部落族人更加貼近在地生活,政府與民間單位亦配合萬金聖誕季系列活動,在吾拉魯滋基地舉辦馬槽裝置藝術票選比賽、創意市集與草地音樂會等活動,歡迎民眾12/17、12/24到吾拉魯滋部落騎腳踏車、喝咖啡,聆聽泰武國小傳唱古謠的天籟美聲。

更多資訊請點我

*2011/2012 紫蝶幽谷雙年賞蝶活動


雙年賞蝶活動: 自100年12月10日(星期六)至101年3月4日(星期日)止。

高雄市茂林風景區為全世界著名的越冬型紫斑蝶棲息地,與墨西哥「帝王斑蝶谷」併列為目前世界兩大規模「越冬型蝴蝶谷」,同屬世界級的自然資產,一年一度的紫斑蝶遷徙生態景象,加上具有魯凱文化特色的萬山岩雕及黑米祭活動,總會吸引上萬名的遊客來到此地參訪。

活動網頁開放遊客上網預約導覽解說服務,並於每周六、日,在農會停車場提供農產品及手工藝品販賣。高雄市政府亦推出賞蝶專車,服務民眾多樣且便利的交通選擇,同時倡導搭乘大眾運輸旅遊的環保概念。

活動網址請點我

推薦訂閱
照顧孩子,永遠是我們的責任@【兒盟電子報】
【每日一詩】在大英博物館看埃及木乃伊.陶里@【每日一詩】
轉寄『文建會莫拉克社區重建報【No.3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