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四○○期─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30,2012編輯室報告
細說金馬獎
【責任編輯:鄭淳予】
又一屆金馬獎揭曉了,首先恭喜本年度的國民電影《不能沒有你》勇奪「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兩項個人獎,以及「最佳劇情片」、「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年度臺灣傑出電影」三項影片獎,或許這麼說還不足以凸顯該片獲得的殊榮,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臺灣電影過去在金馬獎的表現。
綜觀金馬獎近十年的入圍名單,臺灣國產影片入圍「最佳劇情片」的包括二○○八年的《海角七號》、《九降風》、《停車》;二○○七年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二○○五年的《天邊一朵雲》、《最好的時光》;二○○四年的《月光下,我記得》;二○○三年的《不見》、《不散》;二○○二年的《美麗時光》;二○○一年的《十七歲的單車》、《你那邊幾點》;二○○○年的《運轉手之戀》。其中,唯獨二○○二年的《美麗時光》(張作驥執導)得到影片獎的大三元記錄,該年也正好是金馬第一次頒發「年度臺灣傑出電影獎」。
在金馬眾多獎項當中,「年度臺灣傑出電影獎」和「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總是引人非議;金馬獎一向是以「華語片的最高殿堂」自居,然而,臺灣電影在整塊華語電影市場中,總難抵中國電影或是跨國合資的影片,金馬獎設立這樣一座表明「臺灣限定」的獎項,彷彿是刻意保留給臺灣電影(人)的安慰獎。
事實上,金馬獎頒發過的曖昧獎項還真不少!金馬獎剛成立時並沒有入圍程序,直接頒發各個獎項。一樣有影片獎和各項個人獎,其中,影片獎在「最佳劇情片」之下還設有「優等劇情片」獎,就像是作文比賽一樣──只有唯一的優勝,與其下的幾部佳作。從第二屆開始,又陸續增加「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揭發共匪暴政特別獎」、「最能反映愛國精神獎」……等各種名目的影片獎獎項。以現代的角度來看,這些獎項聽來都讓人啼笑皆非,但也提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電影除了娛樂功能也是政府政治宣傳的工具。
到了八○年代,語焉不詳的獎項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則是「特別獎」或「評審團特別獎」,這類獎項似乎比較近似於今天的「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帶有鼓勵或表揚性質。直到二○○二年,評審團系列獎項改為「年度最佳臺灣電影(工作者)」,二○○六年一度更名為「福爾摩沙影片獎/個人獎」,翌年又改為現在的「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回顧這類用語特別的「特別獎」變革,若是就環境的角度來觀察,一系列「臺灣保留獎」出現的時機正是港陸影片蓬勃崛起的時候,有不少人認為拿特別獎是一種魔咒,拿了特別獎就拿不到真正的第一名,繼李安在二○○七年以《色‧戒》(其實也不算是臺灣本土製作電影)同時領到「最佳劇情片」又得到「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之後,《不能沒有你》總算打破了過去的不成文傳說,以小品電影堂堂拿下最風光的幾個獎項。
金馬奔騰朝哪兒去?
也許就如同李安導演所說,每部電影都有它的命。畢竟每年入圍影片的組合都不相同,得獎要靠運氣,入圍就是肯定。但也有不少人反彈,今年的入圍名單中,中國電影占了將近一半的名額,最後的得獎結果也是港陸籍影片、演員居多,以臺灣的金馬資源頒獎給這些電影,無非是在替它們宣傳。
每部電影或多或少都反映出製造地的社會文化乃至價值觀或意識形態,就華語電影的三個主要出產地來說,香港是電影工業發展最完整的地方,然而商業化發展到了瓶頸,大多數的類型片也走向僵化,導演紛紛出走轉向與中國合製巨資片,尋求更大的市場,僅有少數導演仍在挖掘原汁原味、原生於香港的故事。中國的電影審批制度仍嚴格箝制著電影自由創作的空間,近來幾部賣座影片不是朝都會型態走、就是內容政治正確的巨資片,儼然是政治因素仍操控著電影創作,商業化的步伐便不止歇地迎頭追上。
反觀兩岸三地最慘澹的「臺灣製造」,卻年年有讓人驚喜的作品出現,在臺灣電影還沒找到所謂的商業模式之前,總是有人前仆後繼地投身嘗試。
臺灣自由開放的環境讓來自世界各國所有的影片都有機會進入,但市場上最大宗的仍是好萊塢影片。在這個不患寡患不均的市場中,觀眾自然看不到多元的影片,對於電影-的想像、欣賞電影的角度也難免受到侷限。金馬獎是兩岸三地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對於電影的評鑑標準也是相對而言更回歸電影本身的,與其去追究金馬獎是否胳臂往外彎,或許我們應該思考的是,金馬怎麼把「電影」推廣給民眾,讓民眾有更大的平台,看到商業映演管道之外的「電影」,從華語電影開始,認識各地電影背後不同的文化樣貌。
Our Questions:
1. 人們看電影的胃口要用多長的時間去調整呢?
2. 頒獎典禮是「電影」和民眾最接近的時候嗎?我們除了透過典禮來「認識」電影,有沒有更多的管道去「看」它們?
新聞來源:
自由時報(2009年11月28日)。<台灣影人不需要安慰獎>。
媒大事
各界對動新聞的相異觀點
【責任編輯:柯姿韻】
最近壹傳媒推出的「動新聞」,將新聞以動畫結合圖片、文字方式呈現。內容多涉及社會新聞事件,在畫面處理上有詮釋過度之嫌,引發社會爭議。台北市長郝龍斌也出面批評,並依兒少法罰壹傳媒五十萬,也將蘋果日報撤出台北市校園,此舉引發新聞自由與違反社會善良風俗兩方面的論戰。動新聞事件引發國外的討論,MSNBC(Microsoft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認為禁止動新聞的決策,干預了新聞自由並對於台北市政府的作為提出批評。
小編媒批:
壹傳媒使用動畫模組「壹斑馬」快速將新聞內容以動畫方式輸出,並配合聲音、文字、圖片製作多媒體新聞,塑造出傳統電視新聞無法取得的現場畫面,讓民眾身歷其境,卻也引發致使年輕人仿效或心理不快的疑慮。
利用動畫呈現新聞並非壞事,但礙於文本過於煽色腥,這不禁讓各界大批尺度太超過。雖然NCC緊急做出分級的決策,但這恐怕也只是治標不至本,如此清楚的描述事件發生的經過,未必所有內容都與當時情況相符,另一方面,看在受害者家屬眼裡,只是再一次的傷害。而政府在對於處理動新聞的限制條款上應有更多的管制及規劃,在不違反新聞自由的情況下,該如何讓民眾免於受害,會是動新聞在製作過程中必須被考量的重要關鍵之一。
草根記者發聲跳板
【責任編輯:柯姿韻】
Youtube在近日發表了一個新的媒體平台YouTube Direct,希望讓民眾皆可能為公民記者,將具有議題性的畫面放置於平台,並且可供於新聞媒體使用。由此看來媒體近用的觀念,正一步步席捲全世界。
其實台灣公視早在2007年便開放了「peopo」給民眾使用,這與YouTube Direct的出發點相同,兩者之差在於peopo較傾向個人的使用,公視也開設許多相關課程供民眾學習;而YouTube Direct,除了可以個人使用,另外也開放給企業,可讓企業建置與客戶之間的Vlog,為個人或企業影片的交流平台。
小編媒批:
媒體播報電視新聞的門檻非常高,需要有龐大的資源及人力,並非一般企業或民眾所能做到。近年來,拜電腦與網路科技之賜,現今民眾自製影片於電子平台上播放已經不再遙不可及。因網路新平台的建立,人人都有發聲的機會,打破以往只能單向接收主流媒體的訊息,另外,民眾對知的渴望已經更多元化,網路提供了一個全民發聲的管道。
綠林好漢媒來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
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gmail.com)。此外,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
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
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
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
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
傳學鬥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gmail.com
狡兔三窟發報不辣閣: http://blog.roodo.com/scstw
跟上時代來噗浪:http://www.plurk.com/scstw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