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呂一銘專欄:和李登輝政委合作的「創造性報導」(二)/呂一銘(前新生報社長)
呂一銘專欄:和李登輝政委合作的「創造性報導」(二)/呂一銘(前新生報社長)
編按:本專欄由資深新聞前輩呂一銘先生針對其過往新聞經歷和見聞,進行一系列撰文,部分回憶性文章較長,因此採取分次刊登,如同連載小說概念進行刊登。
----------------------------------------
抓住「關鍵性」的新聞要點
1974年1月13日個人就先在聯合報二版的撰一「關鍵性」的特稿,標題是:「經建重點 提高農業成長率 平穩進取 使農工配合發展」,也就是後來蔣內閣各項重大經建、民生決策的衍變濫觴(像同年2月4日至3月6日的軍公教福利中心、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等的系列獨家報導即是其中一環)。
謹擇其中犖犖大者,作為見證:
「由於世界經濟情勢的演變,政府今年將以提高農業成長率,為一項經建重點。重農,並不表示不重視工商業的成長,而是因為今年的經 濟環境相當艱苦,必須有一套因應辦法,使我們的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驚濤駭浪』中,能平穩前進。去年國際間先後發生金融波動、糧 食等等問題,到了十月間,能源危機又爆發了,使各國經濟環境遭到劇烈變化,對臺灣也是一大衝擊,使我們不能不有所警惕,有所因應 。有關人士(即李登輝政委)指出,政府在去年年底集會多次,預估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由12.3%降至7%;其中工業成長率,當時認為 會由22.3%降至18%。可是到了今年初,發現還要降至15.1%。
簡言之,國際原料價格的上漲,使得工業成本提高,產品容易滯銷和利潤降低,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發展自然不易。政府當局基於此一情 勢惡化,曾邀集各有關單位首長研商對策,強調『民以食為天』,只要『足食』,先站穩『腳根』,再使農工商業相互配合,來達到『自 立自強』。
因此,政府決定在今年積極提高農業成長率,來彌補工業成長率的轉緩。有關專家(即中研院經濟學者于宗先、邢慕寰、李庸三及農復會 專家毛育剛等)認為,政府今年『重農』,是明智的抉擇。因為我們是開發中的國家,能源問題對先進工業國家影響較大,但相對影響我 們的農業較小,相對地有助于農業成長。由於農業依賴能源原料不大,可說是『土生土長』,在工業成長緩慢的時候,相對地農業就走得 比較快一些。農業成長率的計算,糧食佔的比重大,加上政府已採取糧食增產政策,今年農業成長率將可由3.5%增至4%以上。
行政院蔣院長在去年12月25日國民大會年會中曾指出:『今後發展經濟,農工商配合非常重要,同時更應注意糧食政策,要採取措施,提 高糧食生產,因為糧食不夠的話,經濟發展再快,也是枉然。』他的這番話,已把『農』放在首位,並揭櫫了『糧食增產』的重要性。
經濟部長孫運璿在今年元月5日表示,今後經濟發展要使多數國民生活安定,更需要全民合作與支持,大家勤儉耐勞,埋頭生產。財政部長 李國鼎也在今年元月7日強調節約的重要,應重新調整消費模式,克服難關。他把食衣住行作了詳細分析,特別指出糧食增產及農民施肥觀 念改變的積極意義。
其實,政府重農,不祗是當前權宜性的措施,也為未來農業發展奠定深厚基礎。譬如下一階段即明年的加速農村建設計畫,就與今年的農 業政策有啣接性,今年做好了,明年會更好。有關人士指出,政府今年對工業發展與正在積極進行的九項建設,並不放鬆。而是使工業與 農業結合。譬如推行產製複合肥料,加強農藥、農機具等的產製,並在農村地區開發工業,引進農產加工及需勞力較多的輕工業,增加農 村兼業機會,吸收工業人力,這些措施都是農工結合的做法。今年的農業著重開發水土資源,運用人力資源,充實農業生產資財(如肥料 、農機具等),同時充分吸收民間資金及運用,如充分供應農民貸款等。
簡要的說,便是集合各方力量讓農業扎根,使『人人有飯吃,有飯大家吃』,做為農工配合發展的磐石。今年的農業做法,增產糧食自列 為優先。為達到相輔相成功效,將把各項計畫『連成一環』,譬如養豬農牧經營,就配合雜糧的生產,玉米生產則透過大型農機代耕;而 農機化的推動,可使水稻綜合栽培計畫,實施機械化一貫作業,增加效益。……行政院蔣院長去年年底就指出,今年是經濟困難的一年, 但強調:『政府朝向一個目標,就是盡心盡力替老百姓著想,凡對老百姓有好處的,沒有不做的,凡是對國家社會有利的,沒有不做的』 ……可為這一連串政策的最佳註腳。…」
不久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還特別提了一段往事,說當初蔣經國自承不懂經濟、只懂「政治」(有恫瘝在抱的襟懷,能「苦民所苦」),但在石油危機等重大事件(首次發生在1973年,第二次於1979年)上,卻能做出顧及弱勢族群的「政治決定」,照顧人民生活需要,是今天民眾懷念蔣經國時代的重要原因。類此的「政治決定」前瞻性規劃,如果不是蔣經國當年提出要排除萬難,先穩定軍公教和照顧基層人民生活的「政治決定」,例如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軍公教福利中心等,就不可能會形成政策落實執行,安定民心。
在當時,頗為輿論詬病的是「中間剝削」問題,就是指農漁畜牧業的產銷過程中的「暴利」(即收受不合理的運銷佣金)現象,泰半受黑白兩道把持或政商勾結等的層層「剝削」,常使民生物價波動上揚,使生產者和消費者均蒙其害,尤以農民受害最深。不論生產食米、水果、蔬菜、水產品、魚肉等,都得不到合理利潤,消費者亦得不到「物美價廉」的好處;而工業生產的民生用品毛巾、衛生紙、肥皂、牙膏、洗衣粉等亦然。例如,當時的米穀需經過販運商、碾米廠、批發商、零售商等的「中間過程」,消費者被「剝削」約55.28%,也就是一塊錢的米到消費者手中是一塊五毛五分餘;像一塊錢的豬肉,到消費者的手裏卻是兩塊錢。同時,臺灣多天然災害,並受季節性影響,農漁畜牧生產又不穩定,即便政府補貼或採保證價格,仍難彌補虧損,加上「中間剝削」,易形成惡性循環,肥了不肖業者(各種特殊組織、牟利團體),造成國家經濟利益和農民、民眾的無形及有形的損失。
因此,當局基於國家「均富」政策理念,如何加強消除「惡性」的「中間剝削」,回歸合理利潤的產製(加工)運銷過程,就變得很重要了。蔣經國更在各項重要會議中耳提面命,勉勵行政團隊設法從各種途徑中,找出可行辦法。例如設法整理相關多如牛毛的產銷法令規章,亦構想設立事權統一的運銷機構,或全面性整頓管理臺灣都會區的市場,推動普設小型超市,或將現有三千多個各類合作社的組織,建立現代經營管理制度,以發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基本合作精神要旨,讓生產者和消費者互蒙其利等等。
但諸如此類的計畫,比較曠日費時。因而李登輝政委改研究採取「示範性計畫」(pilot plan)做法,就是先設立財團法人型態的「農產運銷公司」(選擇都會型的台北市,和農村地區建立一個產銷網,便利調節供需,以降低生產儲運成本,讓農民有合理利潤,消費者亦可不受天災或季節性影響,買到合理價格的農漁畜牧產品),一旦成功後再普及推廣。
然則,早年時空環境特殊,當局認為須分輕重緩急、優先順序,先加強照顧國家的「基柱」,即多數待遇較低的軍公教階層,與「縮短生產者與消費者差距」措施齊頭並進,之後,才有了將政府現成的「公教福利」和「軍中福利」辦法,合併為「軍公教福利中心」的做法,避免因能源危機、通貨膨脹、物價上揚等因素,衝擊軍公教及民眾基本生活需求的影響,得以安定人心。
由此「調查、研究」型的採訪過程中,不難了然,記者平時勤「做功課」,做好「前置作業」很要緊,否則遇上像「李教授」者(當6年政委期間,鮮有新聞同業,甚至跑黨政的同事,能從他口中得到隻字片語的訊息),很容易三兩下被當掉,顯然他不是一個可以「威脅利誘」,便能擺平的「消息來源」,也是一個不懂得「給消息」的學者(之後,當了總統則是另外一番局面,高度和格局自然不同),而是比記者還會QUESTION問WHY的「李教授」,有時還真會被他的「博學和深思」問倒,變成「話不投機」,只有知難而退(待續)。
科學家發現七公里深海域有魚類活動
廖凱弘 | 明志科技大學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 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
科學家近期成功捕撈能在七公里深海域生活的魚類(圖片來源:2014 / 美聯社
新聞報導
美國國家科學院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在今年(2014)3月一場研討會上,一篇由美、英與紐西蘭科學家共同發表的論文,描述紐西蘭海域7公里 (4.3海哩) 深處,發現5條全身透明的鈍口擬獅子魚 ( hadal snailfish ),據此推論魚類可以存活的海域深度。
紐西蘭海洋生物學家亞敘里‧羅登 ( Ashley Rowden ) 指出,60年來沒有捕捉到鈍口擬獅子魚的紀錄,此一魚種的魚身因生存環境缺乏光源以致缺乏黑色素沉澱。
科學家以鯖魚為餌,吸引類似沙蝦的小生物,那是鈍口擬獅子魚的食源,「它們靠近時,我們驚呼捕捉到了,而且不只一條,」羅登說。
羅登戴上手套,輕輕抓起其中一條說,「好像一個裝滿水的保險套,像是濕濕滑滑黏黏的膠狀物在手上游動,更酷的是,我們可以透視它的內臟和體內活動。」
這是科學家們證實魚類能夠存活在如此深海域的寶貴證據。
現存的世界紀錄,科學家1970年曾在智利海域發現鼬魚科 ( cuskeel ),估計它們生存在深達8370公尺的海域;但當時科學家是以拖網捕獲,無法判斷此一魚種是生存在深海底,還是在較上層的海域,剛好被網住上岸而已?這是研究上難解的疑問。
科學家研究發現,魚類的身體組織構造無法承受太大的壓力,因此不可能生存在深於8200公尺 (5.1海哩) 的水體裡,換句話說,所有魚類都不會生存在海洋最深處的海域。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魚體內的氧化三甲胺 ( trimethylamine oxide ) 是一種穩定的蛋白質化合物,能夠保護魚蛋白質免遭水的壓力破壞,因此魚類棲息的海域越深,肌肉組織內的氧化三甲胺的濃度就越高。研究者因而得依魚體內的氧化三甲胺含量的多寡,評估魚類能夠生存在多少深度的海洋。
科學家指出,鈍口擬獅子魚死亡分解時,會產生很濃的腐敗味,這是因為魚類死亡後,體內氧化三甲胺霉化後產生三甲胺,形成魚腥味;存活在愈深海域的魚,體內氧化三甲胺越多,當其死亡後自然會產生越濃的魚腥味。(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來源:《How deep can a fish go? Scientists may have answer》美聯社2014/03/05 紐西蘭-威靈頓訊/記者NICK PERRY
延伸學習:
林俐吟(民102),剝皮魚化學組成儲藏期間之變化及魚 內臟 TMAOase 誘發甲醛生成之探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所碩士論文。
錘忠勇、陳學良、吳全耀、黃紹國(民62),魚肉組織中氧化三甲胺含量之快速定量法,臺灣水產學會刊,2(1),60-68。
維基百科:氧化三甲胺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15/10/1/1355.htm)
你知道的恐龍有多少?賴慧玲
一、活動名稱:你知道的恐龍有多少? (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科目:國小以上
三、活動所需準備的材料:畫紙、畫筆、與恐龍相關的電影、動畫與圖書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多數人對「恐龍」這個生物的認識與知識,都非常的狹隘,除了學校考試、作業需求之外,如果本身對恐龍不感興趣的話,要主動認識牠的機會微乎其微。但卻又不可否認,有極多的兒童與成人對恐龍著迷。恐龍巨大又神秘,目前沒有人真正看過牠,能知道牠的管道除了圖鑑、圖書、國內外各種展覽之外,另一個輕鬆又簡便的方式就是電影與動畫,然而如果我們僅以便利的方式來認識恐龍,那麼我們所接受的資訊也將是片面而偏頗的。因此,本活動希望趁著最近的「侏儸紀」電影熱,透過親子共視、共學,讓孩子練習蒐集、整理恐龍資料,並與媒體再現的內容相互比較。
五、活動說明:
1、讓孩子在畫紙上試著將自己知道的恐龍種類列舉出來,並畫下各種恐龍的樣子,在每一種恐龍的旁邊寫下對恐龍的認識與想像。
2、呈上,不管孩子的完成度如何,讓孩子試著思考,在畫恐龍與想恐龍相關的知識時,是困難還是簡單的,為什麼?(困難:因為很少接觸、不感興趣 / 簡單:因為喜歡,常看書、影片或展覽…)
3、呈上,腦中所浮現的恐龍參考內容,又是從何而來?(某一次展覽內容、聽說的、卡通、電影、書、動畫…)等。
4、你覺得說到恐龍,大家會先想到的是甚麼龍,讓孩子用自己畫的恐龍排序,例如:1暴龍、2梁龍、3三角龍、4迅猛龍...等。
5、恐龍電影配:從自己看過的電影、動畫、或其他媒體文本中找出出現過哪些恐龍,以甚麼恐龍為主角,將結果以圖表方式呈現。例如:<侏儸紀世界>-暴龍、迅猛龍、梁龍、滄龍、翼手龍、<玩具總動員>-暴龍、<地心冒險>-魚龍、蛇頸龍、暴龍,<冰原歷險記>-甲龍、雷龍…爸爸媽媽可引導孩子為統計結果下結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發現媒體同時開啟與限制我們對恐龍的了解。
6、呈上,選一種龍,仔細分析不同的媒體文本如何呈現與再現這種龍的特徵特質,例如暴龍是可怕兇殘還是可愛的,不同媒體文本在呈現與再現恐龍手法的相同與相異。
7、呈上,從不同的管道,例如網路、圖書…找出更多相關資訊,歸納與整理出「原來恐龍是這樣的啊」至少五至十個你原本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