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愈來愈少,是老了嗎?─美麗一生─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03,2022何謂月經量過少
月經週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或點滴即淨,或經期縮短不足兩天,經量亦少者,稱為“月經量過少”。
本病可以由子宮發育不良、垂體-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分泌不足、子宮內膜增殖不充分、過膜過薄等所致。宮腔手術時對子宮內膜搔刮過度,致內膜損傷,或宮腔部分粘連等,均可導致月經過少。
服用避孕藥期間血量過少者,停藥後多可恢復正常。若月經過少合併月經後期者,調治失誤或不及時,可轉為閉經、不孕。近40歲的女性若同時有潮熱出汗、煩躁失眠、帶下過少等症狀,可一方面檢查激素,以確定是否為卵巢早衰。
月經量過少之病因病機
月經過少的病機有虛實之分,然而虛證多而實證少。主要病機是陰血不足,血海空虛,無血可下。
中醫觀點認為腎主藏精,精血互化,共為月經的物質基礎。《傅青主女科》云:“經水出諸腎”;《醫學正傳•婦人科》:“月經全藉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血日益乾涸……漸漸至於閉塞不通。”故月經量過少的關鍵病因在於腎精失於濡養。
除了腎精不足,血海不充之外,月經量過少也和肝、脾的機能失常有關。肝主藏血,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是相輔相成和互相制約的,肝血不足則血海不充,衝任衰少,肝血鬱結則疏泄不暢,陰血不得下達衝任,均可致月經澀少。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氣血難以化生,無以充養衝任,亦可致月經過少。
月經量過少之中醫治療
了解了月經量過少的病因病機,不難理解中醫的治療方法,即為以滋養腎精為主,同時調理肝、脾的機能。明•王肯堂《證治準繩》提出:“經水澀少,為虛為澀,虛者補之,澀以濡之”,可謂其治療大法。補血益精之法,重在補腎、養肝、健脾。以養為主,稍事疏泄,同時根據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適時補瀉,分階段治療。
一般經前一週及經期四天內以活血通經為主,兼以養血補腎;經後期則以滋腎補血為主,可以熟地黃、枸杞子、女貞子、山茱萸、何首烏、菟絲子、山藥、當歸、川芎、丹參、雞血藤、茺蔚子、香附、黃耆等作為基礎方,再依個別情況加減藥味。建議持續治療至少連續三個週期經量正常才可停藥。
另外,由於現代女性工作或課業壓力較重,精神時常處在緊繃狀態,也較容易造成月經失調。在藥物治療的同時,也需注意安排作息,抒解壓力。一旦發生月經失調,應即早就醫,愈早治療,就愈能提高治療效果,拖延愈久,恐病情變得複雜而難治。
月經量過少之藥茶保健
以下介紹兩款藥茶,可作為平日之保養。
1. 益母紅糖茶
【配方】益母草15g、紅糖適量。
【製法】先將益母草加水煎湯取350ml,再加入紅糖令溶。
【功效】活血調經。適用於經期血量過少,甚至呈點滴狀,或經期過短者。
【來源】《常見病中醫臨床手冊》。
2. 歸耆棗茶
【配方】當歸5g、黃耆5g、大棗3枚、花茶3g。
【製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ml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養血補氣。適用於氣血虛弱,神倦、疲乏、咽乾;月經不調、經量少;產後氣血虧損;病久不愈氣血枯竭;免疫功能低下。
【來源】傳統藥茶方。
參考資料:
婦科臨證精粹 胡玉筌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中醫婦科學 羅元愷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中醫婦科理論與實踐 夏桂成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朱小南婦科經驗選 人民衛生出版社
本篇作者:王玫君醫師 (目前服務於百悅中醫診所)
百悅中醫診所官方網站http://100joyful.tcm.tw/
百悅中醫診所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100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