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電子報第71期】走到盡頭之前,讓我們用力擁抱腳下這片土地。─黑潮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ne 10,2015【黑潮觀點】生態旅遊的實踐與思考@ 圖、文/林東良
隨著屏東縣政府將阿朗壹劃設保留區,不僅為臺灣的環境立下新的里程碑,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阿朗壹的訊息,因此伴隨而來的是新聞媒體極高的曝光度,我的電子信箱中每天都會送進阿朗壹的相關報導,而生態旅遊一詞也就漸漸的越聽越熟悉。但是,生態旅遊的意義與內涵肯定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瞭解。
在投入生態旅遊之前,我武斷認為生態旅遊只是遊程設計上的噱頭,打著當地生態豐富多元的口號行銷,目的只是推出新的商品刺激對走馬看花購物如此普通行程麻木的人再次消費,講簡單點就是商人用生態包裝好遊程然後消費環境。直到後來大學主修旅遊透過課程才漸漸清楚生態旅遊的模樣,且開始瞭解國外對於生態旅遊早已行之有年,終於明白生態旅遊並不是消費環境,而被賦予更深的意義「生態旅遊是一種具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保育自然環境與延續當地住民福祉為發展生態旅遊的最終目標。」根據定義我開始對負責任的旅遊型態感興趣,之後便開始以解說員的身份投入生態旅遊。
不過僅以此定義生態旅遊,對於操作生態旅遊剛起步的臺灣而言,許多商人的投機心態以及國人環境教育的素養普遍不足,讓生態旅遊的落實有其難度。所以我認為生態旅遊還必須具備無痕山林的觀念以及富有環境教育意義的解說。
Leave no trace, LNT在台灣被翻譯為「無痕山林」,主要傳達的觀念是享受自然的人應盡量減少對環境破壞的衝擊。但無痕山林的觀念不只適用於山林間而已,而是泛指所有的自然場域。體驗自然的人越來越多,但不管在海邊或者山林間往往有人走過的地方就會留下垃圾,享受環境的時刻卻造成環境的負擔,因此無痕山林最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當我們體驗自然時在生命安全無虞的狀況下,不屬於自然環境的東西全都不留下。行走於山林或曠野中的基本態度應該是有步道的地方就走步道,沒有設置步道的則盡可能分散行走減少對自然的破壞。無痕山林是對於自然環境與其它體驗自然者的尊重,進入自然場域體驗的人若不具備無痕山林的基本觀念,是沒有資格進入的,因為那只是消耗環境罷了!但不可能人人第一次進入自然場域就都能瞭解,所以經由解說員的解說便可達到解說教育的目的。
根據解說的經驗可以發現解說的本質在於教育,但是在生態旅遊中解說的成分不能夠只有知識性,還必須有環境倫理的觀念從解說中植入人們心中,才是真正的環境教育。生態旅遊是帶著非常多不確定性的行程,如同賞鯨還是有很多人不能夠認同,為什麼已經付了錢卻還要承擔看不到鯨豚的風險?這時候解說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們在解說的海洋是「可以期待,無法預約。」太平洋的遼闊以及野生動物的生活都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所以即便有著很高的目擊率,來到海上唯一能做的事,依然是期待。即使將生態旅遊排除觀察野生動物,還是會受到天候的影響,可能碰到陰天甚至下雨都是多數人認為不理想的狀況,但這也是生態旅遊中必須自我承擔的部分,不過如果透過有經驗的解說員引導,反而能夠看到更為難得的景象與更深刻的體驗。當你終於瞭解生態旅遊的不確定性,或許會因此愛上生態旅遊,因為每一趟旅程都勢必獨一無二。
上週前往阿朗壹古道行旅,我們的隊伍由旭海端進入由南往北,當我們高繞上觀音鼻準備下山時我看到的景象讓我既難過又憤怒。對於保留區的劃設,仍有許多人忽視法令的規定口口聲聲以不知情為由,但那是最不負責任的。因為當我們計畫前往自然場域體驗時收集好資訊作足功課是理所當然的,面對自然環境的多變預約有經驗的嚮導帶領,為自己的安全做好確保,也讓這趟生態之旅更充實且有意義。也有許多人經不住等待,便不顧自己與別人的安危從山徑旁的碎石坡攀爬而上,見我站立一旁,冷不防的伸手拉住我說到:「借我拉一下!」剎那間我還來不及反應就被這樣的舉動嚇出一身冷汗。沒想到這麼多人身處在自然環境中卻依舊如都市過斑馬線般急急忙忙的走,不顧自己的安全也忽略別人的安危,難道在自然環境中仍無法放慢步伐嗎?進入自然環境不難,但必須做足功課,並且相信每一個吸引人的環境裡都帶有致命的美麗。
作者簡介:
林東良,初入NGO的少年郎,覺得自己太過於複雜無法用三言兩語打發,披著陽光的外表卻有阿伯的心腸,他說這一輩子最虔誠的信仰就是--海洋。專欄介紹
【黑潮觀點】專欄,是由結合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中董事會、工作人員、資深解說員、資深志工等各個領域的夥伴所組成的"黑潮寫作群"所執筆。黑潮觀點的關懷領域遍及生態、議題、海岸、海洋、教育等層面,書寫出一篇篇有批判、有紀錄、有思考的文字,蔚然而成獨立並具有代表意義的黑潮風景。
{{有漁}} 毒與臭之間的甜美──不像大象的臭肚仔 @圖、文/廖律清
有一位來自澎湖望安的朋友,他經常講著家鄉的臭肚魚有多麼鮮美可口。記得他曾說,古早以前,臭肚魚在漁村可是非常不受歡迎的魚種,不過隨著漁業資源的衰退,臭肚魚的價格水漲船高,因豐收量多,曝曬成乾的臭肚魚乾能烤、能煎、能炸,是迎著海風下酒的佳餚,現已成為澎湖名產之一。不過,臭肚魚的背鰭、腹鰭、臀鰭共有二十四枚毒棘,一旦被刺,劇烈的疼痛可是會使人紅腫難忍哇哇大叫。至於被臭肚魚刺傷要怎麼急救?這位望安朋友傳受的解毒秘訣,並不是用自己的尿液沖洗傷口,而是將刺傷自己的那尾臭肚魚立刻宰了,迅速把魚眼挖出來揉碎後,用魚眼的透明黏液塗抹在傷口上,據稱療效奇佳。差不多就是這樣記下「臭肚」這魚名,卻也未曾進一步去認識以臭為名、又有毒棘的魚,究竟為什麼成了澎湖遊子的鄉愁。
近來常到漁港漁市走動之後,不僅一次聽見漁民魚販也好、釣客也好,叨唸著一句俗諺:「一魟,二虎,三沙毛,四斑午,五象耳,六倒吊。」這攸關性命安全的毒魚榜提醒著人們,務必要多注意幾種常見有毒魚種,以採取應對的處理方式。一魟,指軟骨魚綱的魟魚,因為那毒性有害的尾棘,魟魚被撈捕上岸要立即剪斷尾巴以免危險。二虎,指鮋科的石狗公仔魚,屬於礁岩區的擬態魚,身上多偽裝的虎斑紋,而毒腺藏在硬棘的基部。三沙毛,指經濟價值低的鰻鯰,其胸鰭和背鰭上的鋸齒狀硬棘有毒腺,遇有外敵,幼魚常群聚成球狀群體活動,俗稱「鯰球」。四斑午,指經濟價值高的花身雞魚,其鰓蓋末端的尖刺雖然無毒但鋒利,脫鉤時很容易被刺傷手掌。五象耳,即指臭肚魚。六倒吊,指粗皮鯛,位於尾柄上的毒棘,受驚擾時會豎起抵禦侵犯。
名列毒魚榜第五的臭肚魚,俗稱象魚,是台灣北海岸冬季藻餌磯釣的三大主角之一。試想這臭肚仔都成了討海人和釣客的口訣,顯然是常見魚種,可是為什麼鮮少在傳統市場或超級市場裡看見牠們的蹤影呢?難道只因為牠們有毒的臭名嗎?
一月中旬開始,接連去了幾次新竹的亨元定置漁場,臭肚魚總是大宗漁獲之一,一簍一簍、一籃一籃,約莫三指幅、四指幅大,數量頗為驚人,可是地處鄰近的南寮漁市、永安漁市,或者再往北至富基漁港,賣魚的總說沒有什麼臭肚仔,甚至說,臭肚魚是少見的魚種。我向亨元的阿發老闆提出疑問,阿發老闆先是笑說,漁市裡賣的魚本來就不見得是咱們台灣近海自己抓的魚,現在許多魚都可能是從外面買回來賣的,或者是養殖的。他說:「在市場裡,賣大家認識的魚、習慣吃的魚,會比較好賣,所以妳看來看去,不就差不多是那幾種魚最常見。不過,跟妳說,這臭肚仔的肉是很好吃的,不要以為真的臭,腸子處理好就好……」阿發還告訴我,臭肚仔以藻類為主食,喜歡棲息在沿岸或河口等藻類叢生的水域,因為定置網上總會寄生海藻,所以天生貪嘴好吃的臭肚仔,自己就會成群結隊游進定置網裡「幫忙」處理網具上的海藻,如此便成了落網之魚。
到了三月初,我仍是沒有在傳統市場和超級市場裡看見人家在賣臭肚仔,可是四指幅、五指幅大的臭肚魚已經開始成批出現在基隆崁仔頂漁市,而拍賣行老闆們的說法差不多,說是臭肚魚隨季節和洋流的轉變會改變洄游路線,魚群到哪,哪就有漁獲,像現在這個時節的臭肚仔泰半是釣上來的,品質好,價格自然很不錯。
看著眼前成堆的臭肚仔,心中不免狐疑:用釣的能釣這麼多?
「當然,臭肚仔非常貪吃,只要餌料對了,釣都釣不完,拉魚就拉到你手抽筋。」終於有一位賣魚的先生肯停下忙碌的交易回答我。
「為什麼在傳統市場和超級市場裡很少看見臭肚魚?」我問。
「可能跟產量多寡不固定有關係,不過依我看,這臭肚,內行人在吃的啦,要不然就是澎湖。澎湖是臭肚的大本營,妳去澎湖就知道,一年四季都有臭肚,而且什麼吃法都有,報紙在寫澎湖海鮮類的臭豆腐就是指臭肚啦──」
事實上,不是只有澎湖人愛臭肚,在港式料理中,臭肚現在也是十分普遍的食材。
香港人稱臭肚魚為「泥鯭」,本來只能算作下等價格的食用魚,不能端上喜慶宴會的大桌見客,不過也是受到漁業資源萎縮的影響,再加上新鮮的臭肚魚肉質纖維細緻爽口,無論是拿來作刺身,還是清蒸炒炸燉等料理,皆不失自然甜味,如今香港有一句俗語──泥鯭充石班,而泥鯭粥已經是名聞遐邇的香港美食之一,深受日本人、韓國人喜愛。
魚類分類上,臭肚魚屬於刺尾魚亞目籃子魚科籃子魚屬,在台灣使用的中文種名為「褐籃子魚」。「褐」來自臭肚魚的褐綠體色,而牠們總是群體游動,經常成籃被捕獲,所以有了「籃子魚」之名。此外,臭肚魚為棲息在岩礁或珊瑚礁區草食性的魚類,草食性動物的特徵就是腸子很長,殘存在臭肚腸子裡的海藻需要較久的時間才能消化完畢,因此魚體死亡後,積有海藻渣滓的魚肚容易因為發酵腐敗而發臭,「臭肚」之名不逕而走,處理時要小心,不可把腸道弄破,以免鮮美的魚肉沾染藻腥味,可惜了。其實,單從外觀看來,最大體長可達
但我們能怪臭肚傷人嗎?
在常見的海產魚類中,臭肚魚不擅游泳,水中行動悠緩,嘴巴裡沒有利齒,體型不大,體表又沒有保護的硬鱗,在大海洋裡算是弱勢族群的一員,不過自然界的生物為了自保,總能發展出一套防禦系統,魚鰭具有毒腺的尖銳硬棘就是臭肚魚與生俱來的「武器」,當牠們被網、被釣離水面後即會豎起全身棘條奮力掙扎,棘條內的毒腺這時候才會分泌毒液,讓敵人付出慘痛的代價。對凡事講求便利的人們,市場上的常見食用魚種類簡單不無道理,可是許多明星魚種便是在方便抓、方便買、方便料理、方便吃的方便訴求下,不方便生生不息。反之,那些早年因為有刺、有毒,需要以比較特別方式去清理魚身的魚種,從被嫌棄的不起眼,到了漁業資源日漸枯竭的現在,反而成了「尚有庫存」的魚種,而嗜吃的人們不得不去「包容」與「開發」其實不新的新魚種。在台灣,臭肚魚雖然在南部和澎湖已有養殖,但野生的臭肚魚全年皆可捕獲,仍屬常見的海產魚類,主要漁法有手釣、圍網或拖網。當臭肚創意料理日新月益之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即早檢視漁法的適當性,以免哪一天連有毒的臭肚也面臨過漁的命運。
「臭肚仔,是最守時的魚啦,太陽出來就浮上來找東西吃,太陽下山就沉下去睡覺,像我們現在要收攤回家休息了,換臭肚要起床覓食。人和魚都是要過生活呀。妳如果哪一天想要試試磯釣是什麼經驗,一定要釣一下臭肚,小魚也是很有拉勁的,釣起來很過癮。」要離開崁仔頂時,天將亮了,一位收攤中的老闆娘這樣跟我說,我看她攤上的臭肚仔已經一尾都不剩,空空。
專欄介紹
【有漁】專欄,為黑潮本年度執行、為期一年的漁業調查計畫,由實地執行調查計畫的本會解說員──律清固定執筆,每個月定期與黑潮電子報的讀者們分享魚類的故事。本專欄針對多種不同的魚類作為書寫對象,並追溯每個書寫魚種背後的故事,扣合了生產者(捕撈方式)、消費者(如何消費與認識)、場域(購買地點或捕撈地點)、消費結構與食物鏈等面向,更深入地帶領讀者認識常出現在我們餐桌上出現的魚類,進而提供另一種友善海洋的綠色消費思考--祈願人類未來的餐桌上,依舊年年有魚。
【本期主題】環境之愛,生態旅遊。 @文/張卉君
人類應該有趨近自然的天性。
即使在迷戀進步與發展之後,困在文明城市水泥叢林中的人們,仍從未擺脫對於自然的渴望。所以文明城市裡的假日,人潮蜂湧似地奔向郊外,為了看見久違的陽光和綠地,如果更奢侈一點擁有長個兩三天的假期,能過越過一座山脈看見藍色太平洋,那一刻也必定如同洗淨全身疲憊一般獲得修復與滿足。
如果人們那麼渴望自然,期待豢養一座森林或海洋在身旁,那麼為何又高度擁護開發,把那美好的自然消耗在人類文明無止境的慾望之上呢?
如何兼顧生態平衡以及旅遊品質?這中間我們需要懂得如何溫柔對待這片土地的解說者引領,讓我們的好奇不致於扼殺任何一個生命,讓我們的參與不造成環境的任何負擔。而"生態旅遊"的矛盾在哪裡?用意在哪裡?和一般的旅遊差異何在?參與之後呢,我們應該負擔甚麼樣的角色嗎?
{{海人誌}} 旭蟹的滋味 @文 / 張卉君
一個黃昏,花蓮港就著夕陽餘暉,金黃色的水波蕩漾,格外有一種慵懶的感覺。小小的港區停靠著三三兩兩的漁船,此時的花蓮港,許多晚上作業的討海人正整理網具準備要出海。不是假日,港區的下午還是有三三兩兩買魚的在地人跟準備收購魚貨的魚行,一艘不小的膠筏旁特別熱鬧,擠著看熱鬧的人群。我們帶著問卷也湊上去一探究竟,只見膠筏的船板上一整片紅通通的爬行生物,依照體型大小分別被放在簍子裡,長長的腳在半空中不斷舞動,一致的體態互相推擠著,少說也有數百隻在船板上掙扎。
作者簡介
張卉君,七年級生,畢業於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早年即以「洪亮」為名,在東海岸走江湖。前半段生命史過於瑣碎,主要來自於山城埔里,擁有一半客家血統,熱愛文字創作、擺地攤、搞即興,自封義氣幫幫主。2005年以後加入黑潮黑洋文教基金會,自此以黑潮人自居,愛上藍色太平洋、陸地上的黑潮伙伴,和每一個面海的時刻。每年夏季固定洄流臺灣東岸,學習傾聽、謙遜與對生命的寬容。
專欄介紹
【海人誌】專欄,為黑潮過去執行一年的「台灣東岸花蓮漁村耆老、漁民口述生命經驗調查與研究」計畫研究成果,由實際執行的本會解說員──卉君(就是洪亮啦!)固定執筆,將過去一年與「海人誌」計畫協力訪談的志工伙伴們共同在花蓮港訪談的漁民口述稿,轉化為一篇篇「海人」故事的書寫,以不同於調查研究報告的方式,與更多黑潮電子報的讀者們分享討海人們美麗的生命篇章!
【黑潮綠沙龍】台灣生態旅遊發展現況與展望 @文/賴鵬智
- 前言
生態旅遊是一種自然的、文化的、知性的、感性的觀光旅遊概念。遊客以欣賞、學習、尊重、參與和培養敏感度來跟旅遊地的人、事、景、物與生命產生互動,將自己融合在當地的自然環境裡,並透過消費,對當地的保育和社區發展做出貢獻。因此,生態旅遊除了享受大自然野趣與人文風情外,也達到發展地方經濟、維護當地傳統文化,保育自然生態並永續利用觀光資源的目的。
雖然國際上提倡生態旅遊的初衷是以生態旅遊為手段來達到生態保育的目的,但無可諱言生態旅遊是觀光產業的一環,不能脫離商業機制,否則就不要掛上「旅遊」二字,但也因此造成在認知與做法上「生態」與「旅遊」常在天平二端擺盪,實務如何取得平衡,是保育界與旅遊界常有爭論的地方。
從生態旅遊觀念的出現(1965年)到目前為止,已經衍生各種含意,不同地區或因為特定的發展需求而給予不同的定義,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生態旅遊的發展仍以促進生態保育及地方居民福祉為最終目標。
台灣發展生態旅遊歷程不長,但優劣現象都已呈現,劣者是全世界都容易看到的通病,例如「漂綠」行銷;至於優者,則台灣已有社區型生態旅遊地的表現已脫離許多國際上旅遊地社區現在仍停留於推廣資源回收、工藝研習等基礎層次,能夠全方位顧及環保與生態保育,可以是國際範例。
- 台灣生態旅遊發展回顧
一、 政府政策
台灣要遲自2001年,政府才因應世界潮流面對生態旅遊的發展,並且納入相關政策文字中,各有關機關也開始藉以推動,底下是幾個重要政策歷程:
(一) 國民旅遊方案(2001.05.02):發展策略中明訂:結合各觀光資源主管機關,共同推動文化旅遊、生態旅遊與健康旅遊。其中發展生態旅遊的具體措施為「推動中部地區地震地質景觀生態之旅」、「推動森林步道系統健康與生態之旅」、「推動海岸地質景觀、溼地、海洋生物生態之旅」、「推動脊樑山脈地形景觀、動植物、原住民文化生態之旅」。
(二) 發展觀光條例(2001.11.14):修正增加「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與「專業導覽人員」的設置。
(三) 2002生態旅遊年計畫(2002.01.16):配合國際「生態旅遊年」,行政院宣示2002年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台灣觀光產業正式涵蓋生態旅遊領域。
(四) 跨部會任務編組的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小組(2002.07.10改為委員會)原為中央整合生態旅遊相關業務的決策單位,交通部觀光局為幕僚單位,在2002年9月發表台灣第一版的《生態旅遊白皮書》。不過還來不及驗收成效,2003年開始,轉由行政院永續會國土資源組接手督導生態旅遊業務,內政部營建署為幕僚單位,從國土資源保育角度重修《生態旅遊白皮書》,並於2004年12月發表第二版的《生態旅遊白皮書》。
(五) 農委會林務局於2008年研訂「森林生態旅遊發展策略暨行動方案」,據以推動後續事務,並將加強與社區、旅遊業之策略聯盟。
(六) 行政院於2009.05.14宣布「六大新興產業」(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文化創意)政策,其中觀光旅遊部分「觀光拔尖計畫」之行動方案與生態有關的只有一句話:「異業結合(結合醫療、農業、SPA、文創、生態、部落等資源,共同開發行程)」,「生態」應只是「化妝用語」;精緻農業部分則在「樂活農業」項下有森林生態旅遊之具體相關策略與措施。
二、 民間參與
1984年台北鳥會成立(衍生於1973年成立的台北賞鳥會),其後各地鳥會陸續成立,這是台灣最早成立的自主性民間團體(以前的社團都具官方色彩)。其他保育、環保組織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1989)、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1989)、荒野保護協會(1995)、蝴蝶保育學會(1996)、鯨豚協會(1998)、螢火蟲保育協會(1998)、自然步道協會(1999)相繼成立,各自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吸引不同年齡與階層的民眾進入大自然,與野生物「無害相遇」,欣賞台灣生態之美,同時進行環境教育,提升休閒遊憩品質。
民間社團推出主題式自然觀察之旅,行程主要在體驗並欣賞當地的生態資源(如鳥類、蝶類、地景),不以熱門觀光景點為訴求,懷抱關懷與學習的態度,不但是替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是為旅遊目的地的生態環境負責,逐漸養成了參加者仔細聆聽、細心觀察的習慣,也培養了一些同好、義工、解說員,更將台灣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一點一滴記錄保存下來,讓台灣在國際間的生態保育聲望展開新頁,也為台灣日後發展生態旅遊奠定良好基礎。
2001年3月,成員含括產、官、學及各相關保育社團代表等台灣在觀光與生態保育二方面的專家與有興趣的人士,集結成一個活力十足、專業導向的行動團隊,成立了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該會成立後積極探勘台灣可以發展生態旅遊的地點、架設專業網站、提供相關訊息交流、培訓相關人才、輔導景點及旅遊業者、大眾媒體宣導、舉辦研討會、規劃或勘選生態旅遊遊程,在台灣全力推展生態旅遊。
- 台灣生態旅遊發展現況
一、 政府推動
台灣的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元性舉世聞名,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地形景觀世所罕見,生態旅遊正可以凸顯台灣的特異風情,對中外遊客而言都會是重新認識台灣價值與深切體驗台灣文化的最佳方式。所以生態旅遊在台灣的觀光產值不能以它是「小眾市場」而遭輕忽,長期而言,它反而是台灣向國際發聲的主流戰略才對。生態旅遊不是只在「生態旅遊年」才受重視,推動生態旅遊應是政府永續的政策,不因公部門主事者更替而異,也不因政黨輪替而易。
但多年來無論行政院或相關單位,主事者遞嬗頻繁,生態旅遊政策或業務受重視與否常因人而異,故而造成推動事務不持續,甚或每下愈況,形成停滯,甚至變質。現在的態勢是行政院已不理生態旅遊政策,只有相關單位(甚至層級不高)就業務範圍自行決定發展與否。生態旅遊要產業化,如果缺少政府的政策引導,民間要突破現狀是很困難的。
目前主要推動生態旅遊相關業務的單位有國家公園系統、國家森林遊樂區系統及國家風景區系統。每個系統都會舉辦生態旅遊相關活動,但非常態舉辦,且較著重在環境教育或自然遊憩層面,對產業面之聯結與推廣則少。不過近幾年這三大系統積極輔導社區景點營造與人才培力,帶動許多社區朝發展生態旅遊方向前進。
內政部營建署於2005年至2008年連續4年推出「生態旅遊輔導團」,先遴選生態旅遊地,再由輔導團前往訪視,進行很短時間的諮商,2009年起則停止此項業務,自此中央即無整合性及宣示性的生態旅遊業務。
農委會林務局從2003年開始持續進行森林生態旅遊遊程評鑑、林務人員生態旅遊教育訓練、森林生態旅遊潛力社區遴選、森林生態旅遊策略聯盟機制建置、森林生態旅遊政策研訂等,且持續積極推動生態旅遊相關業務。
農委會漁業署於2003年大力支持中華鯨豚協會推出賞鯨標章,這是台灣第一個與生態旅遊有關的標章,當年有2艘賞鯨船獲得認證。至2009年底,則有8艘賞鯨船獲有賞鯨標章,宜蘭烏石港3艘(蘭鯨號、華棋168號、新福豐168號)、花蓮石梯港1艘(海鯨1號)、花蓮港3艘(多羅滿號、多羅滿1號、鯨世界3號)、台東成功新港1艘(晉領號)。具示範效果的賞鯨標章船愈多,愈有助於賞鯨旅遊品質之提升,也因要遵守嚴格賞鯨規範,對鯨豚的干擾也會降低。
交通部觀光局則於2009年8月協助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推出生態旅遊標章,先以生態旅遊遊程認證為主,至2010年3月尚無旅行社申請。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民會)及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從2002年開始也參與推動原鄉、轄屬農場發展生態旅遊。原民會在初期二年尚注重對部落實質的生態旅遊營造輔導,但以後就只是藉生態旅遊之名行銷部落觀光而已,未盡生態旅遊內涵。退輔會所轄武陵、福壽山、清境三個高山農場背負歷史包袱,在國土復育的政策下,也須由純農業生產轉型發展為休閒農業甚至是生態旅遊,因此多年來積極輔導多個農場(包含高雄與東河農場)學習生態旅遊經營管理知能,研訂相關機制、設立標準作業流程及訓練解說員,同時退耕還林或轉為自然農法,配套發展生態旅遊,雖一時未能竟全功,但已具指標作用。
客家聚落多具人文與生態之美,是很具潛力的生態旅遊場域,惟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在這方面無實質深入的輔導或發展措施,一昧以各式嘉年華活動促銷客家聚落觀光,帶來大批遊客吃喝玩樂一番,對提振社區經濟有幫助,對環境則傷害不小。
生態旅遊在台灣的發展還有一項弔詭的現象,就是有的部門深怕生態旅遊與產業掛勾而變質成大眾旅遊,破壞環境資源,因此遲不願見旅行業者進場;有的部門認為生態旅遊只是塞牙縫的肉屑,不值得關照,對生態旅遊相關輔導是抱著被動與施捨的態度,這二種現象都壓抑了台灣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的潛力。
二、 人才培育
(一) 教育體制內
台灣長期的觀光科系教育,偏重傳授餐飲、飯店、旅行業的經營管理與活動行銷等知識,未曾關注生態、環保等相關知能,造成從業人員在觀光資源運用與管理上從未考量過永續發展的議題。不過近些年來,觀光系所及大量新增的休閒、遊憩系所已開設生態旅遊課程,連其他系所也開生態旅遊學程,逐漸讓未來的台灣觀光業領導人或從業人員開始稍具生態保育、環境保護與文化尊重的素養,這是可喜現象。
(二) 社會
生態旅遊如果少了專業解說,少了環境教育功能,就不能稱為生態旅遊。多年來台灣各地生態保育社團培育了許多優質的生態解說員,是台灣發展生態旅遊最寶貴的種子人才。而近年來山村與農村積極發展觀光旅遊,基於需要也培植了不少在地解說員,但因養成過程講師素質不一,有時習得錯誤觀念與動作,反成環境殺手與錯誤示範而不自知,這是台灣發展生態旅遊的隱憂。
目前台灣要發展生態旅遊最缺的就是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之間負責沿路解說的「全陪」—外語導遊或領團人員與生態旅遊地在地解說的「地陪」—專業解說員,全陪與地陪都必須具備相當的自然生態與人文專業知識,非長期培養不可得。
在旅遊市場上,帶外國人在台灣旅遊的外語導遊為數眾多,但具有生態保育、環境保護、地景維護、文化傳承觀念與實務經驗的少之又少,而能用外語介紹動植物生態或地景者幾希。以台灣賞鳥為例,台灣鳥類資源在國際上名聲響亮,但台灣能以流利外語(英語、日語為主)帶外國人賞鳥的專業導遊不出十人。台灣雖無大山大水,但有精緻多元的地質與地景可吸引外國人觀賞,但找不到有這方面專長的專業導遊。賞鯨豚、賞蕨也是一樣情形,外語能力差是台灣長期無法發展國際人士到台灣生態旅遊最主要的原因。政府若要吸引外國人到台灣生態旅遊,就要長期投資訓練現有的外語導遊人員具備生態旅遊全陪或地陪的能力。
國民旅遊領團人員沒有語言問題,也不需要證照,素質參差不齊,具生態旅遊素養者比例甚少,連國民旅遊帶團品質都堪慮,遑論生態旅遊。不過這情形在2002年3月台灣觀光領團人員發展協會成立後有所改觀,該協會致力培訓全方位觀照生態與人文各面向的華語導遊(接待大陸遊客之導遊)與領團人員,大幅提升領團員素質與形象,至2009年底也有25位會員通過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認證的生態旅遊導覽人員,為旅行業培植了進入生態旅遊產業門檻的領團專業人才。
反觀旅行社本身能力之建構,則因業界競爭激烈,只能在現成的紅海廝殺,無餘力培養企業內部相關規劃、行銷生態旅遊的人才,使得旅行社一直沒有經營生態旅遊市場的可用人力。
三、 景點營造
近幾年來,全台灣瘋觀光,競辦各項活動吸引人潮以增進城鄉商機。原住民部落也為因應山村農業轉型與文化覺醒,幾乎都以發展觀光為當務之急,尤其自從嘉義阿里山鄒族部落達娜伊谷聲名大噪,收益與補助甚豐,更刺激全台原住民部落都以達娜伊谷為楷模,爭相設法營造觀光環境與創造知名度,希望獲得遊客與公部門青睞,增進社區產業或建設,改善部落生活環境與提升生活水準。農村聚落則從早期富麗農村、休閒農漁園區到現在的農村再生與樂活農業計畫,一再有各種名目進入農村建設。可惜無論山村或農村,因為過度建設,許多地方早失純樸面貌,生態旅遊景觀與環境皆大量流失,只能不斷以各種大同小異的活動招徠大眾旅遊遊客,進而再加速環境之破壞與社區之墮落,如此惡性循環,是目前台灣許多旅遊地的現象。
台灣現在的社區旅遊蓬勃發展,許多社區為因應旅遊需求而發展出相關產業如民宿、解說員、接駁車、餐飲等。無論是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原民會的重點部落計畫、林務局的社區林業計畫、農委會的休閒農漁業計畫,許多社區申請時都表示要發展生態旅遊,但實際上社區多不具生態旅遊概念,絕大多數社區從事的是大眾旅遊型態,環保與保育並非關注核心。少數以生態旅遊為發展重點的社區(如阿里山達邦部落、頂笨仔聚落),則缺乏與旅行社聯結的利基,沒有小眾團客常態的支持,對該社區的實質經濟協助還不永續。
四、 旅遊業
交通業、餐飲業、住宿業及旅行社都是生態旅遊產業的一環,但以旅行社為產業核心。多年來相關產業都期許旅行社能扮演發展生態旅遊的主要領導角色,由其串連相關成員及旅遊地,讓生態旅遊真正產業化。但絕大多數旅行社仍以大眾旅遊心態來經營生態旅遊,以大眾旅遊做法包裝為生態旅遊,故常有違反生態旅遊原則之情事發生,儘管有少數旅行社推有專業自然或文化觀察行程但操作面仍不盡然符合生態旅遊做法,以致至今尚未見有正確做法且成熟的生態旅遊遊程在旅行業界常態操作。
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於2003年1月輔導十四家旅行社會員成立「生態旅遊推廣中心」,但因中心運作只是靠生態旅遊協會設計遊程由成員各自集客聚合出團,沒有整體規劃、行銷、運作之能力,加之成員各有盤算,無法團結共事,不數年終致解體。
五、 民間團體
不同保育團體各自有關注的保育議題或物種,有的團體會組團帶領會員或民眾前往生態資源豐富的區域,針對部份特定物種進行自然觀察或導覽解說。一般來說出團頻率很低,且大都偏好特定物種,以往在遊程安排上多為直接抵達生態觀察現場,較少與當地社區有所互動,對於當地經濟及產業發展的幫助不大,所以多數民間團體舉辦的活動只能稱為自然之旅或環境教育活動,不能認定為生態旅遊。不過保育團體自從瞭解生態旅遊內涵後,已開始轉變活動型態,除了既定的自然觀察、環境教育內容外,也會融入社區見學,將經濟利益與保育力量帶入社區。
其實民間團體(包括各種協會、學會、基金會、農漁會……)在現行法令規定下,是不能招攬非為會員服務的旅行活動,因為「發展觀光條例」賦予旅行社特許權利,只有旅行社可以「為旅客設計安排旅程、食宿、領隊人員、導遊人員、代購代售交通客票、代辦出國簽證手續等有關服務而收取報酬」,「未依本條例領取營業執照而經營觀光旅館業務、旅館業務、旅行業務或觀光遊樂業務者,處新臺幣九萬元以上四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營業」。
但民間的保育團體最具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概念,解說人員素質也高,更具生態旅遊實務能力與協助社區發展的熱忱,若由生態社團操作生態旅遊,最能輕易入門且各界無須擔心漂綠行為。由其串連社區與景點,加之社團公信力,立刻能發展出成熟的生態旅遊遊程,進而形成產業,這是旅行業望塵莫及的,卻被不合時宜的法令限制住。旅行業在特許法令的保護下吃不下又放不開生態旅遊這塊小餅,反而讓台灣的生態旅遊遲無大幅進展。期待很快有一天政府修法開放民間團體招攬國內(包含外國人來台)旅遊生意,除了能立刻促進特殊、小眾旅遊市場(如生態、地景、天文、文化、藝術、工藝、考古、養生、環保、農業、能源之旅)的發展,也能刺激台灣旅行業的成長。
六、 熱門資源
台灣的地理位置相當特殊,是北方溫帶環境的南緣和南方熱帶環境的北限、是北方南下的寒冷洋流和南方北上的溫暖洋流的交會帶、是北方冷空氣與南方熱氣流相會之處、是世界最大海洋板塊和最大大陸板塊的交界。這些不同環境相會的特質,使得台灣兼具雙邊特色。加之台灣是一年輕土地,在板塊擠壓抬起與風水侵蝕剝落雙重力量作用下,多變的地質與地形除了有小而美的地理景觀外,也形成孕育高度生物多樣性的各種棲地。
台灣有許多單位面積數量比可以在世界競爭而作為生態旅遊旗艦物種的生物,例如約550種的鳥類(全球約9000種)、約400種的蝴蝶(全球約18000種)及約32種的鯨豚(全球79種),都是值得吸引國人與外國人觀賞的自然獻禮。
台灣因為是海島,地理隔絕關係,造成一個小島有17種特有種鳥(黑長尾雉(帝雉)、藍腹鷳、台灣山鷓鴣(深山竹雞)、台灣藍鵲、台灣紫嘯鶇、冠羽鳳鶥(冠羽畫眉)、台灣斑翅鶥(紋翼畫眉)、台灣噪鶥(金翼白眉)、白耳奇鶥(白耳畫眉)、栗背林鴝(阿里山鴝)、黃山雀、台灣戴菊(火冠戴菊)、烏頭翁、黃痣藪鶥(黃胸藪眉、藪鳥)、台灣短翅鶯(台灣叢樹鶯、褐色叢樹鶯)、五色鳥、台灣畫眉)及60種特有亞種鳥,是對全球賞鳥人士致命的吸引力,近年來也有歐美、日本遊客專程來台賞鳥,惜因旅行社不懂也無力操作這塊賞鳥Inbound市場,只能憑藉口耳相傳的少數幾位專業鳥導消化掉少量需求,至於廣大的國際賞鳥客市場就眼巴巴的謝絕於門外。
台灣的第一艘賞鯨船(海鯨號)於1997年7月在花蓮的石梯港開航,開啟台灣鯨豚保育及海洋生態旅遊新頁。目前台灣東部的宜蘭烏石港、花蓮花蓮港、石梯港與台東成功新港已發展賞鯨旅遊,其中花蓮港有6艘、烏石港有12艘賞鯨船,是賞鯨旅遊最盛的港口。烏石港因為近台北市,加上北宜高速公路開通後的交通便利,賞鯨季節(5至10月初)遊客絡繹不絕,賞鯨加上龜山島成為熱門遊程,放眼港內停泊的幾乎都是賞鯨船,烏石港已是國際少見的賞鯨專用港。船家甚至多次施壓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退讓,提高登龜山島的遊客量,最近一次是自2010年3月開始,平日從4百人增為5百人,假日從5百人增為7百人。依據東北角風管處統計,這兩年由烏石港出航賞鯨或登龜山島人數,每年都近廿萬人,帶動三億餘元商機。雖然賞鯨生意旺盛,但競爭激烈,殺價搶客為常態,也導致出海時程縮短、服務品質低落、不遵守賞鯨規範等情事發生,對賞鯨客具有環境教育意義的行前解說等配套服務則是奢求。中華鯨豚協會自2008年暑假開始,提供解說義工讓船家預約出海解說服務,並假烏石港遊客服務中心定時進行行前解說,協助提升烏石港賞鯨旅遊品質。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自2000年以螢火蟲爆紅,帶動台灣鄉村聚落重新尋找兒時記憶,一處處農村與休閒農場、遊樂區爭相以螢火蟲為賣點吸引遊客前來,增進觀光商機。螢火蟲是生態指標,螢火蟲多了也表示台灣環境變好了,這是可喜的。但也因民眾及業者對生態旅遊認知不清,操作手法不當,純將螢火蟲當商品看待,不知憐惜,導致在賞螢季節反造成螢火蟲浩劫與棲地髒亂。多年來中華民國螢火蟲保育協會積極在各地舉辦研習、演講與參觀,推廣正確的棲地維護與賞螢守則,現在許多社區懂得如何護螢與賞螢,對賞螢生態旅遊之推廣迭有助益。
近年來還有二個社區發展出特殊物種的生態旅遊,分別是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的社頂部落推出觀賞復育野放的梅花鹿、嘉義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頂笨仔聚落推出賞飛鼠,二者皆由公部門聘請專業團隊深入輔導,社區發起禁獵,義工投入巡護、保育生態資源,同時以嚴謹的規範操作生態旅遊,因而獲得好評,是生態旅遊促進環境資源保育及社區經濟利益的最佳佐證。
台灣的生態旅遊資源豐富多元,除了以上數種,舉凡森林(尤其檜木林)、地景(如太魯閣、野柳)、人文歷史……都有國際級的吸引力,可以促進生態旅遊產業發展,端視中央政府、資源所在地的主管機關、社區居民、旅遊業者如何妥善運用及有效保護這些資源,本文不再贅述。
- 展望
台灣發展生態旅遊從早期的自然之旅到2002生態旅遊年全面啟動,至今生態旅遊產業環境已大致奠基,但有以下幾點困境尚待突破:
一、 除非是國家重大經濟產業,否則經常人去政息,生態旅遊是弱勢產業,在中央就無長期一貫的產業輔導政策,雖曾有過二版《生態旅遊白皮書》,但未努力落實,對社團投入生態旅遊市場也予抵制,讓生態旅遊無法在台灣快速成長。
二、 在國民道德與遊樂素質仍待提升的今天,生態旅遊的推廣首重教育宣導,只有先讓大眾瞭解什麼是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如何玩法,生態旅遊有哪些要求必須配合,生態旅遊不是為所欲為……等,才能將台灣人帶到自然人文資源豐盛的環境敏感地帶,從事高層次的生態旅遊。但目前除了保育團體的零星環境教育外,大眾媒體呈現的旅遊報導或節目(尤其是電視台)常給觀眾錯誤認知與示範,拉低台灣人的休閒遊憩行為水準,令人不安與痛心。
三、 旅行業的環境責任概念並未與時俱進,國民旅遊經營手法數十年不變,要進入生態旅遊領域的知能與人才皆乏準備,嚴重落後國際水準。
四、 台灣生態旅遊的外語服務環境與人力缺乏,公家機關或民間的網站都嚴重欠缺外文詳細資訊,很難吸引國際觀光客到台灣生態旅遊(或一般觀光旅遊)。
五、 台灣社區急於發展觀光旅遊,政府又常錦上添花,重複補助,社區硬體建設多但不美觀,住民公德心差,美學修養不足,景觀凌亂又髒亂,未從生活基本層面改造就想一步登天,難矣。
六、 在地優質解說員缺乏,除了只能讓遊客看熱鬧不能看門道,還降低社區收納生態旅遊市場的容量。只能做大眾旅遊,不能發展生態旅遊,對社區環境資源長期而言是一大威脅。
七、 台灣社區缺乏環境變遷意識,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知識闕如,對生態旅遊資源之經營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當然,以上台灣生態旅遊發展瓶頸都可樂觀期待在政府有心改善、民間積極學習下轉劣勢為優勢,只是這段時程不能太久,才不會扼殺了正在萌芽的生態旅遊生機。
生態旅遊是在自然資源或人文風情豐富的地方進行遊憩休閒,但又須兼顧環境保護、生態保育、文化維護、社區自主的旅遊活動,比一般性的觀光旅遊活動,多了一層嚴肅性,多了許多責任與義務,所以,生態旅遊不是隨便玩玩的
生態旅遊的基本立意是讓生態旅遊地的居民擔任守護神,好好保護他們的生活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或特殊性,保存文化原始風貌與傳承,也藉此吸引遊客探訪,為居民謀得生活利益,以此良性循環為環境與生命取得和諧共生。
因為生態旅遊承擔著重大使命,所以整個產業所牽連到的人、事、物,都不能掉以輕心。政府須要建構完善的推動機制,並積極投入輔導或協助;業者須要更多的學習與專業操作;旅遊地資源須要更有效的保護;社區須要更積極的投入及精進經營管理知能;遊客則要完全尊重自然與文化,並實踐環保的要求。
台灣是美麗之島,是世界生態瑰寶,台灣甚至有外國人沒有的老子觀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所有環節都全力扣緊,建置工作精實度也提升後,加上人與環境的共生共容,生態旅遊產業必能在台灣生根茁壯,展現亮麗成果,成為國際綠色產業範例,永續經營。
[原文註]
本文發表於2010年3月27日由金車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看見福爾摩沙~休閒新浪潮研討會」,純為個人以管窺天之見,不代表所屬團體之意見,如有違誤之處,敬請指正。在此文,我也提出修訂「發展觀光條例」的呼籲,鬆綁民間社團對不特定大眾舉辦旅遊活動的限制,打破旅行社的保護傘,讓保育團體操作生態旅遊的專業進場,帶動台灣生態旅遊產業的成形。
[黑編註]
本文轉引自賴鵬智先生部落格[ 賴鵬智的野FUN特區],更多環境相關的精彩文章可以聯結觀看喔!
作者簡介:
賴鵬智 ,現任野FUN生態實業公司總經理、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監事及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監事,也擔任過許多年的中華鯨豚協會理事及賞鯨標章評鑑委員,積極推動海洋生態與鯨豚的保育。長期關注環境議題,藉撰寫文章、報導、翻譯國外資訊、拍攝生態影像及演講等方式進行大眾環境教育,積極推廣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觀念及實踐之道。希望喚起民眾對自身所處環境有更深層的認識,並瞭解現代人生活與環境衝突的危害,知道怎樣的作為會加速、減緩或改善環境問題,讓人類與萬物可以友善、健康、永續的生存在這美麗的藍色星球。
專欄介紹
【黑潮綠沙龍】專欄的規劃,是依照當期電子報主題衍伸出的議題,向同在環境保育領域中努力的NGO盟友們邀稿。面對當前不勝枚舉的環境問題,其實是全人類的切身問題,需要大家一起關心和討論。所幸國內、外都有長期在各個環境領域中耕耘、奮鬥的環境NGO組織,在第一現場敏銳、準確地意識到全球的環境問題。面對這些議題,我們需要更多談論、交流、對話的空間,我們期待更多新的思想與發現,能夠在這樣的"沙龍空間"裡,迸現出火花。
【黑潮綠沙龍(特稿)】初秋種下九芎林—記秋季美濃種樹小旅行。 @文/辜以舒
前言
上午7點半,急忙的到美濃國中對面的小製麵廠買到梅娣與秀鳳昨天交代的地瓜粉,也沒時間多瞭解這間看來有點歷史的老店就趕到廣林了。沒想到我還是晚了點,到秀鳳家時大家都已經出發到種樹基地去了。放下地瓜粉後就趕快沿著第三幹線(從竹子門電廠送水過來到龍肚廣林的水圳支線),從檳榔園旁的雜木樹枝下鑽過,冒著遇到毛蟲、長蟲的「危險」,才跟正準備種樹的一群人相遇。
我們要種樹的這塊地,是元鴻瑋瓴夫婦在一次戶外探勘協助帶隊時遇到的有緣人,出租給他們做生態農法經營用的。這位有緣人是高雄野鳥協會的會員,買下這塊地已經有幾年了,但一直沒有機會運用,當初買下這塊地也是想要作生態用途。基於相同都有保護土地、照顧環境的理念,元鴻夫婦跟這位大哥一拍即合,夫婦倆將這塊三分左右的地租下,一點一點的整理。因為田地荒廢時間已久,要重新使其重回「生產」行列,得花費不少力氣將許多盤根錯節、意志力堅強的野草、雜木給移除。現在這塊地已經整理的差不多了,夫婦倆對於這塊地的想像,是希望可以將他打造成適合環境教育的場地,田地周圍的樹木會適當的保留,也種下一些誘蝶、誘鳥樹種,希望可以提供更多棲地給需要的動植物。
田地打算用來種水稻,田邊保留了一塊溼地作為生態池,元鴻希望在水稻休耕期也讓青蛙和其他水生動物有去處。這次要讓遊客協助種下九芎,除了幫忙恢復社區的舊地名「九芎林」之外,更因為九芎是個許多動物都喜歡的樹種,種在這塊田的周邊,可以護住邊坡,也可以當作生態稻田的隔離帶,把其他田裡可能飄來的化學藥物擋下。
這批樹苗是在豐水期來臨前,美濃愛鄉協進會的理事長劉孝伸老師和元鴻兩人相約進到翠谷的溪床中移植出來的,因為種子落點不巧,掉在溪床上,大水一來會被水沖走,完全沒有長大的機會,所以把他們帶出來,重新落腳在社區裡,長大茁壯,讓更多的生物有棲所,也為社區增添更多色彩。這些樹苗在元鴻家後的山坡等待大家把他們種下已有數個月,現在終於可以開始舒展根莖,發揮所長了。
種樹點的地形十分具有挑戰性,元鴻夫婦帶著大家來到田的邊緣,有個小小的坡度,下去就是圳溝了,眼看水源就在小坡下,但要怎麼把水打上來?又要怎麼種樹呢?別擔心,這根本難不倒從小在農村長大,具有高度冒險犯難精神、腦精靈活極具創意的元鴻。咕嚕嚕的,他就爬到斜坡下去開始示範、挖起樹洞了,看看在場夥伴的裝備,沒有人穿雨鞋也就罷了,還有一兩位朋友穿的是拖鞋呀!老實說,這時我有點擔心了起來,會不會大家都不敢嘗試?
眼看著元鴻已經示範種下了第一棵樹,也示範了如何用綁了繩子的水桶甩到圳溝裡取水,大家好像還在猶豫要不要跟進,然後他開始挖其他的洞,給大家後續種樹。然後美濃鄉親林老師率先爬下小坡,大家就也慢慢跟進,一個小朋友很快的去拿下「水權」,開始施展身手。另外兩位小朋友也在爸媽的協助下,下到坡上幫忙挖洞、放樹苗。其他人也自動分工放樹苗、挖洞、澆水、覆土,還在元鴻的帶領下清除了前個地主遺留在田邊的黑色塑膠袋。千里步道的詩芳開玩笑說他們在全台這麼多地方種過樹,就屬這次的地形最為艱難,但大家很願意嘗試、體驗,連小朋友都排隊著練習打水,元鴻也將樹洞挖的靠近斜坡上方一些,讓後半段的種樹人員不用再爬到比較多雜木的斜坡下面。
30幾棵樹苗並沒有全數種完,因為斜坡的另一頭太多其他的植物,沒有空間再種植更多樹了,雖然意猶未盡,但最後大家在種下小樹的這個地點大合照,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回到這塊田地,來看看是不是有很多新朋友搬到我們種下的樹上。
我們悠閒的往回走,元鴻設計了一個穿越豬舍、檳榔園的路線,可以沿路解說不同的產業和地貌...。我們遇到了一個週末返家協助農務的年輕人,元鴻跟他介紹我們的活動和理念,想不到這位小哥也是位有緣人,他打算在接收田產之後,用友善土地的方式來維護自家的田。果然多同心照顧環境的朋友,在保護鄉土的路上,我們總不會孤單。
-------------------------------------------------------------------------------------
[黑編註]
台灣的環境問題從東部到西部都有,而各地的NGO組織亦藉由舉辦"生態旅遊"、"working holiday-工作假期"等活動,讓民眾從軟性的活動參與更進一步願意維護這些自然環境的美好,而免於被濫採或開發的厄運。位於高雄的美濃客家小城,有一群青年後生為了為了維護家鄉的美好生活而努力,他們是"美濃愛鄉協進會"。歷史悠久的美濃愛鄉協進會,從反水庫運動開始累積民間力量,目前他們積極推動"美濃自然國家公園"的願景,期盼藉由闡發生態、人文、自然等各個層面的珍貴資源,喚起人們一同保存這塊生活的樂土!本期電子報特意邀稿,做為"生態觀光"主題的呼應,也試圖做為一個跨越山脈東西岸的環境運動串連,與黑潮電子報的讀者們一同分享。
-------------------------------------------------------------------------------------
作者簡介:
辜以舒,明明應該努力拼聯考卻到英國交換學生,明明沒有教育學分卻到泰北教書,明明外交系畢業卻到鯨豚研究室助理,明明不是客家人卻到客家庄工作。從小到大都「不務正業」,目前任職於美濃愛鄉協進會,負責生態保育工作。
「美濃愛鄉協進會」簡介:
成立於1994年4月10日。由1992年反美濃水庫運動而起,由農民、地方政治領袖、返鄉知識青年、藝術家等各行各業的有志之士所組成。除了反對破壞生態,也極力維護客家文化。2000年陳水扁上台,承諾在任期間暫不興建水庫,危急性降低之後仍持續關注水議題與黃蝶翠谷保育問題之外,也經營社區營造、傳承客家文化,並關注農村農民農業等議題。
專欄介紹
【黑潮綠沙龍】專欄的規劃,是依照當期電子報主題衍伸出的議題,向同在環境保育領域中努力的NGO盟友們邀稿。面對當前不勝枚舉的環境問題,其實是全人類的切身問題,需要大家一起關心和討論。所幸國內、外都有長期在各個環境領域中耕耘、奮鬥的環境NGO組織,在第一現場敏銳、準確地意識到全球的環境問題。面對這些議題,我們需要更多談論、交流、對話的空間,我們期待更多新的思想與發現,能夠在這樣的"沙龍空間"裡,迸現出火花。